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原因及其提升路径
2021-08-27谭贵平邹太龙
谭贵平 邹太龙
关键词 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精神幸福;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12-0038-04
当前,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新生代乡村教师所占的比例逐年攀升,他们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信息技术,感知最新的时代脉搏,已成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力量和新鲜血液。但与此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教育价值取向离农化、青年学生城市化特征明显,导致新生代乡村教师成了乡村教师队伍中流失比例最大的群体。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强调要“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婚恋问题,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帮助他们幸福成家、美满生活”。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幸福感是稳定乡村教师队伍的内生动力,对于教师自由价值实现、乡村孩子成人成才和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低迷的现实表征
教师幸福感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其职业理想和教育追求时所体味到的一种心理满足和精神愉悦。然而,近些年来,新生代乡村教师“留不住、教不好”的现象频频发生,“负担重、待遇低,职业尊严和幸福感丧失成了他们的写照,无奈、无助和迷惘普遍意义上构成了乡村教师的共同特征”。具体而言,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低迷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留任意愿衰微,缺乏职业认同感
在内外诸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乡村教师对自身职业产生认同危机,在难以安心从教的同时随时准备逃离乡村,奔赴城市。在和城镇教师的对比中,新生代乡村教师逐渐形成了一种优劣思维和自卑心理,认为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不论是薪资待遇、社会地位、环境资源,还是人脉资源、学生素质、家长支持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城镇教师。很多毕业生将乡村教师这一职业仅仅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是养家糊口的无奈之举,或者是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并没有从内心深处生发职业认同。除此之外,由于青年学生刚刚大学毕业,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城市环境中难以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最终不得不选择乡村教师岗位,而这种迫于就业压力而非真正热爱的职业选择导致他们缺乏“为乡村而教”的责任自觉和使命意识,难以产生高度的职业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人对乡村教师产生了刻板印象甚至偏见和歧视,错误认为只有那些无法进入城市教师队伍的毕业生才会被迫“流放”乡村,简单地将乡村教师和“差教师”画等号。如此一来,不少新入职的教师只是将乡村教师作为谋求自身进一步发展的“跳板”或“缓冲垫”,在刚入职不久就滋生强烈的逃离乡村学校的倾向,留任意愿低,职业认同感不高。
(二)候鸟特征明显,缺乏乡土归属感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县域内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两地化成为一种新趋势”,乡村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以城为家”的“候鸟型”乡村教师。对他们而言,乡村是工作场域,城市是生活空间,他们就像候鸟一样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来回迁徙,工作生活异地化现象突出。新生代乡村教师从小深受离农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濡染,长大后又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接受高等教育,以至于他们在身份认同、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城市化特征,在内心深处也涌动着强烈的向城性愿望。不像老一辈的乡村教师“以村为家”,新生代乡村教师实现了“进城安家”,除了上班时间蜷缩于乡村学校这块狭小的天地外,工作之余就立马返回城市生活,这导致他们对乡村学校和乡村社会不仅产生了空间上的距离感,更产生了心理上的疏离感和陌生感。由于候鸟型乡村教师习惯了工作生活两地化的生活,他们往往不愿意融入乡村社会,缺乏与乡村民众的沟通和交流,也不会发挥乡村教师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新乡贤”的责任和使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村内公共事务。长此以往,新生代乡村教师就成为游离于乡村社会之外的“局外人”,与乡村社会没有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有效对话的共生关系。这类乡村教师不仅在物理空间上处于漂浮状态,而且缺乏对乡村社会持久、深刻且稳定的切身感知和生活体验,从而难以形成对乡村孩子的热爱感,对乡村教育的责任感和乡村社会的归属感。
(三)教学投入不足,缺乏事业成就感
教学投入既是新生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力量,又是预防其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教育效能感。然而,在艰苦的工作条件、较低的薪资待遇和繁重的工作任务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乡村教师成为整个教师队伍中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群体,很多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工作激情在入职后的短短几年里就逐渐消磨殆尽,很难保持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高度的使命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这种缺乏内生动力的工作状态反过来又降低了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和事业成就感。另外,乡村教师岗位选择的非自愿性和被迫性是造成新生代乡村教师难以安心从教的主观因素。他们内心深处只是将乡村教师职业作为临时的跳板和谋生的手段,缺乏对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明确的目标规划与实践反思。对从事职业的不认同让他们在倍感价值迷茫、意义迷失的同时,也使得他们缺乏生活激情和教学动力,丧失主动探索和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而且,大多数新生代乡村教师是生活工作两地化的“候鸟型”乡村教师,长期的来回奔波让他们身心疲惫,教学精力分散,因而無法将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到乡村学校和乡村孩子身上。总之,教学投入不足会导致教学成效式微,进而降低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教学自信心和职业幸福感。
(四)教育理想失落,缺乏自我价值感
新生代乡村教师是敢于睥睨世俗眼光、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人生梦想的独特群体。平心而论,这样一群为理想而奋斗的热血青年是激发乡村教育活力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然而,整体上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乡村教育生态致使他们当初美好的教育理想最终不得不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壁,从而弱化了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一方面,乡村学校师资屡补屡缺的残酷现实导致新生代乡村教师不得不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缺乏必要的闲暇时间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他们的教育理想在永无止境的日常琐事中渐渐失落,对自己的价值定位也日益模糊。另一方面,新生代乡村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所希冀的师生关系在乡村学校很难实现,他们所追求和践行的现代学生观、学习观和师生观往往得不到管理者、老教师和乡村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在教学方面所尝试的改革创新也因缺乏多方的信任和支持而铩羽而归,这些都挫败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教育理想,降低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二、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低迷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支持悖离教师的内在需要
为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痼疾,促进新时代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的政策来加强和改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些政策对于吸引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教育、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诸多的政策供给和政策倾斜是基于全体乡村教师的整体情况而制定的,这就必然会造成不能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乡村教师的群体特征和内在需要,更缺乏对新生代乡村教师这一细分群体的特殊关照,结果影响了政策支持与真实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削弱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刚刚步入职场的新生代教师与其他代际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不同,较之于物质待遇,他们更看重自己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工作的内在激励。”因此,政策供给要在深入的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瞄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切身利益和真实关切,尤其是当物质待遇的改进达到一定程度后,更要转向对精神需求和心理感受的关照。
(二)世俗偏见削弱教师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对“我是谁”的肯定回答,它是整个教师发展的逻辑基础,也是当下我国乡村教师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明确的定位和深刻的体认,才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去。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本质在于青年个体对乡村教师这一职业所内蕴的价值观念、制度文化和角色使命的主动接受和自觉践履。其实,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受到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舆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身份认同。通常,人们会认为优秀的青年才俊会把城市作为工作的首选之地,而只有那些能力不足、难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才会被迫选择去乡村,由此衍生出“城市教师优于乡村教师”的错误逻辑,对在乡村从教的新生代乡村教师产生偏见甚至歧视。如此一来,这就会对他们形成高度的身份认同构成威胁。
(三)城乡差距挫败教师的职业理想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理应要适应乡村的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与乡村社会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然而,新生代乡村教师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教育经历使得“他们在居住空间、主观情感和行为方式上不断趋于城市,远离乡村”。与城市学校相比,乡村学校在硬件设施与文化生态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一方面,乡村学校的校舍环境、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很难完全满足新生代乡村教师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实现美好的职业理想。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乡村学校在思想上往往趋于保守,对新生事物的反应比较迟钝,这与新生代青年大胆尝试、敢于创新、追求理想的群体性格相抵牾,正在不断消磨他们的激情和梦想。此外,城市化特征明显的新生代乡村教师不熟悉乡村社会的人情世故、风土民俗,很难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自然也就很难得到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新生代乡村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变革、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和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往往因遭遇领导的怀疑、同事的冷讽和家长的反对而中途夭折,他们美好的职业理想和教育愿望被无情的现实碾碎,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四)异地分离加重教师的情感负担
随着教师招聘制度的改革,乡村教师的地域来源更加广泛,这虽然有利于健全乡村教师队伍的补充机制,激发乡村教育的内生活力,但任教学校和所在家乡之间的空间距离却对新生代乡村教师各方面的情感满足产生了多重挑战。一是新生代乡村教师远在他乡从教,不能经常回家探望和陪伴父母,这种空间阻隔不仅加重了其父母的孤独感,也让他们自己心生自责和愧疚,降低了幸福指数。二是由于城乡之间物质条件的差距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新生代乡村教师倾向于选择让子女在城镇接受教育,而自己却在乡村学校工作,由此造成的亲子分离削弱了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情感需求。三是对于已婚教师而言,异地分离会影响夫妻感情,夫妻双方生活时空和文化语境的不同增加了其共同交流、相互理解的难度,尤其可能缺乏对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选择和价值取向的支持,这无形之中/中蚀着他们的职业幸福。
三、提升新生代乡村教师幸福感的路径选择
(一)了解教师真实诉求,精准实施政策倾斜
作为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新生力量,新生代乡村教师并不完全追求丰富的物质待遇,他们还特别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研究表明,纯粹的外源型物质激励并不是吸引青年人才投身乡村教育的充分条件。为此,教育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时要关注乡村教师队伍的代际特征,利用大数据强大的聚类分析功能勾勒新生代乡村教师的“需求画像”,精准识别他们的真实诉求和内心期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政策供给与教师需求的无缝对接,满足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个性化需要,让他们切身体验到尊重和幸福。具体而言,教育部门除了要整体上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外,还要全面落实差异化的乡村教师补助政策,建立多样化的乡村教师任教津补贴制度。尤其重要的是,要基于新生代乡村教师的城市化特征,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集阅读、休闲、健身于一体的“教师之家”,为新生代乡村教师创造城市化的生活条件,帮助其尽快适应和融入乡村生活。此外,还要从法律和政策的高度确保新生代乡村教师追求教育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权利和自由,鼓励他们宣传和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尝试最新的教學方法,开发独特的校本课程,同时要为他们不断追求进步提供机会,因地制宜地精准开展特色鲜明的乡村教师培训,并使其更加契合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和乡土性的需要。
(二)营造尊师氛围,逐渐消解社会成见
因乡村教师工作场域的特殊性,社会对其产生了刻板印象和错误偏见,致使他们的认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消磨殆尽。“信任是乡村教师的立足之本”,社会的信任、支持和肯定是提高乡村教师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整个社会应该努力营造和优化尊师重教的氛围,为新生代乡村教师安心从教、感知幸福创设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一方面,社会要充分认识和高度肯定新生代乡村教师对于乡村孩子成人成才、乡村教育长远发展和乡村社会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对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教育的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怀揣敬意和感激,逐渐提高新生代乡村教师的社会声誉和价值认同;另一方面,社会要努力形成相信和支持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意识倾向和心理氛围。作为接受现代教育、掌握前沿科技的青年才俊和时代新人,他们完全具备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岗位胜任力。因此,要给予乡村教师极大的人文关怀和宽松的成长环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
(三)加强民主管理,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从学校层面看,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新生代乡村教师特殊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加强民主管理,为教师追求专业发展、实现人生价值创设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新生代教师是一个有着理想主义的教育色彩、民主自由的价值取向、批判否定的哲学勇气、个性鲜明的自我展示的群体”,相较于老一辈的乡村教师,他们更加注重自尊需要、专业自主需要和成就需要的满足。为此,学校管理者一要建立注重专业发展的评价激励机制,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烦琐考评和严格监管,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权利,为教师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资源和平台;二要让每位教师都有明晰的目标规划,有施展自身才华、展示自我技能的机会和平台,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与创造欲,让他们保持乐观向上、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实现从“在乡村从教”到“为乡村而教”的价值自觉和人生增值;三要倾听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心声和诉求,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专业发展道路,为乡村教师运用地方性知识开展教学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将乡村社会的资源禀赋进行开发和教育利用,建设彰显乡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四)明晰人生价值,追求内在精神幸福
从提振教师幸福感的微观层面看,新生代乡村教师应树立特色思维,保持高度的价值自觉、职业认同和使命意识,追求内在的精神幸福。虽然教师职业本身不能保证教师必然获得幸福,但若热爱教育事业、饱含乡土情感,将其视为一种彰显人生价值的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一种持续快乐的心理感受和精神状态,这样的职业规则有助于教師内生动力的激发和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因此,新生代乡村教师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用心去感受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以满怀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与此同时,教师个人要加强自我反思和角色重审,这是乡村教师通往精神幸福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教育活动是学习者与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双向互动、深度对话和价值建构,在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教师需要经常反思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自我评价中重新审视过去的事件,改变陈旧的观点和看法,这有助于教师更加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工作经历,进而获得更多积极的情绪体验。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中学会关爱他人,反求诸己,处理好自我、学生、同事、家人、社会和自然等多重关系,实现身心和谐发展,从而真实深入地体验到“为乡村而教”的意义感和幸福感。
责任编辑:谢先成 孔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