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山市北岸镇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08-26黄余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黄余生

摘 要:北岸镇地处黄山市歙县境内,区位优势明显,近些年茶叶、贡菊、蚕桑等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实现農户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文结合北岸镇农业发展实际,分析了该镇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大农产品扶持力度,提高精深加工农产品比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等对策,以促进北岸镇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

关键词:农业发展;现状;对策;北岸镇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4-0029-02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从原来单纯地追求产量转变到追求产业化、高效益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生产新业态,这也是我国农业产业未来从供给侧进行改革的必然选择[1]。北岸镇地处黄山市歙县南部地区,距歙县县城17km左右,境内贯穿2条高速公路,区位优势非常明显。近年来,北岸镇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其他地区的经验发展“一村一品”,促进休闲旅游农业的扎实推进,为农业产业群的打造提供持续动力。该镇主导产业如茶叶、菊花、蚕桑、陆地蔬菜、青梅、二元杂交猪、旅游等都得到快速发展,不断涌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高效持续发展,2015年该镇获得了“第四批安徽省产业集群专业镇”称号。

1 北岸镇农业发展现状

1.1 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结合北岸镇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做好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结合各村实际发展“一村一品”,重视茶叶、蚕桑等当地主导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表1)。以蚕桑产业为例,早在2014年,歙县杞梓里丝厂就对北岸镇七贤基地建设投入50万元,加大对桑园基地内道路的改造完善、基地内共育小蚕、订单收购服务等环节的建设,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对周边地区蚕桑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果。随着该镇蚕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地在较短时间内涌现出一批与蚕桑相关的养殖、加工企业,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增收及经济发展。2012年北岸镇七贤蚕桑基地开始积极推广订单业务,推广应用养蚕新技术,并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该村饲养蚕户数303户,蚕种饲养总数达2234张,平均每户养蚕数接近7.4张,户均养蚕收入达1.2万元左右,高于歙县平均值7918元。近些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蚕桑业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1.2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北岸镇集中财力、物力等现有资源重点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在各产业的发展安排方面对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给予优先发展。在多方政策及资金支持下,当地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对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速度加快 近年来,北岸镇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农民合作社数量及成员不断增加,带动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进来。目前,北岸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覆盖面较以往大幅增加,包括茶叶、蚕桑、农业旅游等,也带动了运输、农业机械、科技开发等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好地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北岸镇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好效果,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龙头企业的规模相对不大,整体实力水平不高;二是农产品以初级产品较多,企业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的能力不强,无法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延伸、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制约了基地示范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三是未建立起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未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交易的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农户难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获利;四是相关扶持政策落实难。虽然财政在农业产业化方面加大了资金投入,但还是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资金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在融资、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还需要较长时间,对农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2]。

3 发展对策

3.1 加大农产品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 结合北岸镇当前茶叶发展取得的进展,积极扶持黄山贡菊、黄山毛峰茶产业,以促使其做大做强,结合当地茶叶优势不断扩张生态茶园基地建设规模,积极推进无公害茶园示范基地的打造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各项激励政策,鼓励其参与到新型标准化茶叶加工厂的建设中,不断完善各功能区的建设情况,并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商标的申报工作,对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在现有销售渠道基础上不断扩展,积极发展“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对辐射范围内农户的茶园实施统一化、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开展茶叶深加工项目,研发茶叶衍生产品,提高茶叶综合利用价值。此外,近些年北岸镇高山蔬菜发展迅速,因此要结合实际提高蔬菜产业的商品化处理能力,实现蔬菜产品冷冻配送深加工的发展,不断提高新鲜蔬菜产业保鲜加工转化率,并加快完善配套流通服务体系建设[3]。

3.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加大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新成果、新技术的研发力度,不断创新,为研究院所、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产学研合作联盟创造条件。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具备较高能力人员的作用,推动设施农业、循环高效农业的快速发展。结合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优势,实现传统销售模式向电子商务销售渠道转化,不断拓展线上市场,建立用于农产品外销的平台,对龙头企业、农户等实现线上交易提供安全高效的网上销售平台。鼓励农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在较大规模的城镇设立展销中心、实体销售点,建立起多种模式的销售渠道,包括农超对接、连锁配送等[4]。

3.3 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加大农业产业化资金投入 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给予更多财政方面的支撑,促进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为茶叶的清洁化加工、高山蔬菜产业中喷灌设施的建设及无公害蔬菜大棚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持。结合该镇实际,不断完善现有农业产业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畜牧业动植物检疫防控等方面机制。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加大对农业相关项目的招商引资,鼓励各类资金主体参与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的建设中[3-4]。结合当地已经初具规模的茶园、菊花等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使各产业之间加强互动。以当地菊花产业为例,近些年北岸镇加大了对优良菊花品种的选育,研究菊花的保存条件,以改善原来易导致虫蛀问题的储存条件,创新改良烘焙方式,改变原来家庭式的贡菊加工方式,引进贡菊加工机械,推广清洁化、智能化、机械化加工技术,为当地菊花产业的规模化、清洁化、智能化、标准化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积极将北岸镇打造成中国的菊花名镇。

3.4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北岸镇政府职能作用,结合当地农产品特色进行品牌的培育及打造;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品牌创建;加大对农产品品牌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名优品牌效益。以北岸镇贡菊产业为例,该镇近年来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黄山贡菊,加大贡菊种养技术培训力度,为贡菊无公害化生产奠定基础。北岸镇贡菊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牌建立及完善方面优势明显,可结合当地特点打造精品贡菊品牌,实现生产、包装等环节的统一化、标准化,确保贡菊品质优质、稳定,以提高当地贡菊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

参考文献

[1]程美娟.黄山市徽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7):311-312.

[2]姜丹,李采鸿.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2):127-128.

[3]杨静秋.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和对策[J].中国市场,2021(8):36-37.

[4]毛学伟,王海芹,吴昊,等.江苏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240-242.

(责编:徐世红)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转型期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