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教学,提质增效

2021-08-26游昉群

求知导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实验

摘 要:作为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的主要优势在于短小、便捷、准确、多元等,能够有效适应当前教学要求,将教学全面渗透到课堂内外,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微课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辅助作用,针对物理教学难点、物理实验教学等进行更为直观形象的展示,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学生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围绕微课进行预习、复习、自学,从而有效巩固教学成果。鉴于此,文章对微课的优势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围绕高中物理教学提出几点微课辅助应用措施,并对课堂教学应用进行反思,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实验;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17-0071-02

高中物理作为必修课,其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是公认的难度相对较高的一门学科。与此同时,学生之间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包括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等,仅仅依靠45分钟的短暂课堂教学时间显然难以让所有学生都掌握知识内容[1]。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微课则能够有效弥补上述问题,不仅能够针对一些抽象的知识内容具体化,还能够创造多元的教学内容,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巩固教学成果。因此,如何引入微课辅助教学就成为广大物理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微课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的优势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资源更为丰富。微课在课堂中的应用包含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等,其属于多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引入微课,能够創造一种更为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其次,教学便捷。一般来说,大部分微课时间在6~10分钟,其对知识内容进行了高度浓缩,在短时间内即能够对知识点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示,同时,无论是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而言,都能够利用当前多元化的网络共享平台选择自身需要的微课资源,以此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2]。最后,拓展性突出。半结构化是微课最为显著的特征,即尽管微课存在一定的框架,但其本身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同时兼顾开放性、动态生成性,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具有极大的扩展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进行灵活的创作。

二、微课辅助高中物理教学的措施与建议

(一)微课预习,奠定学习基础

正如上文所述,高中物理是公认难度相对较高的一门学科,仅仅通过课堂内教学,大部分学生往往难以消化知识点。而通过微课的应用,设计针对性的预习微视频,让学生在微视频的引导下进行预习,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过程中熟悉课堂教学内容,为后面各个环节的教学奠定基础[3]。

比如,对于“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来说,大部分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缺乏了解,教师可以提前进行预习微视频的设计,先用微视频展示一段卡文迪许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小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然后分别展示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视频、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视频,并提出问题,视频展示了怎样的场景?各个行星、月亮是怎样运动的?猜测一下究竟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运行?这种运行的向心力是通过谁提供的?如此,学生能够根据微视频进行有序的预习,预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解答,能够有侧重性地开展教学。

(二)微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本身是针对各类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基于微视频模式来浓缩知识、展示教学内容,将高中物理一些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微视频的模式。微视频的方式本身能够更好地迎合学生习惯,而教师对微视频进行巧妙的设计,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内容,自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能否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教学成果。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学生兴趣爱好,基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认知来进行微视频的设计,使微视频具有更强的趣味性、针对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视频的兴趣。

比如,针对“核裂变”的导入设计,教师可以引入《横空出世》的电影片段,对电影片段进行剪辑,先展示原子弹爆炸的震撼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用电影片段表现研发原子弹的重重困难,让学生去理解原子弹涉及的种种科学技术,最终再导入核裂变知识。上述微视频能够全面刺激学生感官,学生会对原子弹爆炸产生震撼感,同时又会被电影情节所吸引,感受原子弹研发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对原子弹涉及的科学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对后来的核裂变产生期待。

(三)微课展示,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物理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规律、实验来说,如果单纯依靠教师讲解,那么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一头雾水”,难以有效掌握[4]。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内容,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进行知识内容展示,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比如,“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定律推导、条件、理解、应用等方面。教师可以用微课展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用学生现实生活中熟知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体操运动员、过山车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身基础知识来控制微视频的播放。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快速观看视频以后,可以选择温习或者学习拓展性的内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同时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慢放。而在教学完成以后,教师将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这无疑能够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尽可能帮助每一个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四)实验演示,巩固教学成果

众所周知,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建立相对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必然离不开实验[5]。微课同样需要应用于实验领域,巩固教学成果。

比如,对于“光电效应”,学生基于微视频提前进行预习,能够全面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流程,为后面亲身实验奠定基础。

又比如,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亲身操作实验的时间也极为有限,难免存在一些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教师可以上传“练习光电门测速”,同时结合教师拍摄的实验现场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自身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樣无疑能够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

总的来说,实验室本身在条件方面的制约,使诸多高中物理实验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部分实验的展示,这样能够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且微视频展示的效果更为精细,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速度来观看实验,这样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实验中各种知识点的记忆。

三、微课应用教学反思

综合参考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需要全面落实三维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上述三维目标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显然不能割裂这三个目标。因此,微课辅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同样需要将上述三维目标融入教学中来,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微课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从微课设计的层面来说,教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认知能力来提供教学资源,且需要保障配套资源的完整性,在尽可能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物理知识。其次,对于物理微视频制作来说,其本身追求短小精悍,将教学内容全面纳入显然是不现实的。教师在制作微课的时候,需要掌握课题的侧重点,严格按照适宜性原则,保障微课更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提升微课教学的针对性。再者,微课设计要保障内容、时长的合理性,微视频的时长均需要保持6~10分钟,避免内容单一、枯燥问题,在合理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则需要围绕侧重点展开,以此来保障微课教学的针对性。最后,微课本身属于辅助教学手段,需要防止喧宾夺主,并非每一堂课均需要采用微课教学模式,诸多微课教学环节可以放在课前预习、课后自主学习等环节,以此来保障微课的合理应用,进一步丰富微课教学成果。

总的来说,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信息化技术,为教育事业改革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支持,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元化的新兴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教学来说,微课全面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使得教学能够全面渗透到学生生活中来,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物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生认知能力,将微课应用到预习、教学、实验、课后巩固等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岳建林.巧用微课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137-138.

[2]李 娜.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以“电容”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5):83-84.

[3]周晓娜.互联网背景下“微课”与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智力,2020(24):137-138.

[4]李 鹏,罗慧质.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文理导航,2020(17):36.

[5]黄 惇.核心素养背景下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高考,2019(19):114.

作者简介:游昉群(1971— ),男,福建上杭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微课实验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