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1-08-26刘健敏
刘健敏
摘 要:文章从英语读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读后续写的特点,从思维、内容、语言三方面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解构原文,关注三处必要的衔接,找准切入点,抓准语言特点,保证文体风格、语体风格以及表现风格的一致性的英语读写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3-0055-02
一、读后续写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读后续写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凸显了高中读写教学的重要性,是基础英语教学进入“重阅读,强输出,讲思维”时代的标志[1]。读后续写为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凸显了目前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阅读教学偏重表层信息的获取和理解,轻视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阅读教学更多的是将阅读材料作为词汇、短语和语法现象的载体,阅读教学主要以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速度,获取文本表层意义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读与写之间的重要关联,当面对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时,学生总是无法准确把握所给材料内在的深层意义,因而难以写出与原文逻辑衔接合理,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续文。
(二)写作教学偏重结构的呈现,轻视了内容的丰富
以往的写作教学更多是针对当时的高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话题写作的模板,引导学生重视谋篇布局,使用过渡、衔接手段等,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丰富写作内容,所以导致学生的作文看似纲举目张,实则内容空洞,欠缺必要的動作、表情、神态和思想等细节描写。
笔者在近几个月的高考备考读写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读写训练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续文主题偏离原文主旨。受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制约,学生在阅读原文时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因而写出的续文偏离原文的主旨。
二是续文情节发展与前文基调不统一。因为对原文材料的理解不透彻,学生很容易忽略其中的关键信息,造成续文情节和前文情节衔接不当,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三是续文风格与前文不一致。学生往往只关注原文材料的故事情节发展,轻视了对原文材料作者语言风格的感悟和模仿,因此写出与原文风格迥异的续文。
二、读后续写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解构原文材料,化难为易,以简驭繁
读后续写要求考生基于所读材料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与结构完整的短文,而叙事类文本情节发展具有较强逻辑性,因此成了读后续写的主要材料[2]。纵观过去几年的浙江卷,读后续写的设题基本都是叙事性文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准确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厘清文章脉络和内在逻辑关系。只有在准确掌握原文材料所提供线索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合理推断故事的情节发展,写出与原文情节发展一致的续文。思维导图将知识的框架体系进行有序的分割,同时也体现了大脑的放射性思维方式。在思考具体化的情况下,思维导图能让我们对信息的理解更清晰,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记忆。笔者从2020年8月开始对学生进行读后续写训练,因为缺乏教学相关题型的经验,对学生引导不足,学生阅读素材时不知所措,阅读之后只会标出文章的关键词及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思维混乱,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结构脉络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更难以准确抓住文章想要传递的主旨立意。后来,笔者尝试先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解决好五个W和一个H的问题,即厘清人物(who)、地点(where)、时间(when)、事件(what)、原因(why)及怎样发展(how),然后用叙事性文体最基本的这六要素构建思维导图(见图1),在六要素的基础上,在思维导图上再进一步分析时间线索、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线索以及情感线索的变化。思维导图的绘制即思维过程可视化的结果,学生普遍反映绘制思维导图的训练能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梳理好文本信息,厘清阅读之后写作的思路,以往阅读文章后思维混乱的情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除了用最简单的树状思维导图呈现叙事性文体的基本六要素,笔者亦引导学生使用曲线起伏图解构原文材料(见图2)。曲线起伏图的起点是故事的开端,随着故事的发展逐渐进入主题,情节开始变得曲折,图示呈现爬坡的状态,继而出现各种波折,故事逐步进入情绪最高涨的阶段,最顶峰的位置即故事的高潮,随后故事趋向平和发展,曲线起伏图最后的横线总会比最初的横线高一段,这意味着故事得以进展,如此直观的曲线起伏图便于学生更有意识地续写出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故事。
(二)关注三处必要的衔接,找准切入点,合理续写内容
尽管读后续写相较以往传统的写作题型供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的空间更大,但也并不是完全自由地写作,它要求考生在一定故事框架下发挥有限的创作自由。这种创作是有一定限制的,主要体现在续写两个段落的三处衔接上。这三处衔接分别位于续写首段提供的首句之后、续写首段的结尾处以及续写第二段所提供的句子首句之后。续写段落的段首句以及这三处衔接为考生的创作限定了范围,在读后续写训练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设计好这三处衔接,再补充剩余的情节内容,这样有利于确定文章的主题,并使情节发展始终围绕文章主题进行,较大程度上避免了续文偏离原文主旨的情况出现。
全国卷英语读后续写与浙江卷要求有一定的差异,如没有为考生提供关键词语。教师在进行续写教学时可以训练学生在阅读原文材料时自主划出关键词,陈述关键词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选择这些关键词的理由等。这样的训练有助于学生通过关键词更准确把握原文主旨,原文材料的关键词往往牵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考生对故事进行续写时应该将这些关键词作为切入点,这样创作出来的续文情节更好地与前文保持一致。除了关键词,续写部分的段首句亦是重要的切入点,续文第一段较大程度上受到原文材料与第二段首句的限制,因此考生的创作空间相对较小。教师可以借助平时阅读训练的语篇素材,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个段首句承上启下的功能,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段首句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所提供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