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大概念”视域下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构建
2021-08-26秦南南
秦南南
摘 要:课程目标一体化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旨在解决当前思政课程目标方向不明、层次不清、衔接不畅的现实性问题,构建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凸显学科本质的思政课程目标体系。以学科“大概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也是改善思政课程目标各自为政现状、遵循和体现思政学科属性的关键。運用学科“大概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应以思政学科“核心概念”提炼为前提形成思政课程目标编制的“上层建筑”,以思政学科“主要概念”理解为依托分析思政课程目标来源,以思政学科“大概念”落实为目的选择思政课程目标表征形式。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28-03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做出“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2]的指示。而要整体规划思政课程目标,就应以学科“大概念”为抓手,形成一体化思政课程目标的正确思路,建构一体化思政课程目标的基本框架。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的核心意蕴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指导,运用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进行统筹规划、整体设计,旨在形成统一思政课程总目标指导下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之间以及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内部构成要素之间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整体作战的结构态势。
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注重思政课程目标内容的横纵关联。横向来看,思政理论课设置的总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无论是思政课的选修课程还是思政课的校本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都应该围绕思政课的总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设置”[3],绝不能背离或偏移总目标。纵向来看,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既应明确呈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目标,也应在总目标指导下立足各学段实际,以符合本学段学生实际的目标要求叙写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内容,使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方向明确、层次清晰,不同学段思政课程目标之间精准衔接、层层递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内容的横纵关联将有效改善现行思政课程目标单兵作战的情况,促进更适应社会需要、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凸显学科本质的思政课程目标体系形成。
二、以学科“大概念”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一体化的发生逻辑
学科“大概念”反映学科本质、指明学科核心任务、促进学科知识迁移,与学科课程目标的宗旨和要求一脉相承。借鉴学科“大概念”思路统筹规划学科课程目标,有利于形成完整、连续、梯度分明的学科课程目标体系。完整、连续、梯度分明的思政课程目标体系建设符合新时代国家教育发展需求与思政学科建设需要。
(一)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如何实现这一根本任务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4]这就要求我们明确思政课育人的根本目的,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项关涉思政教师队伍培养、教材配置以及课程目标设置等诸方面的系统性工程,其中思政课程目标统摄思政教学目标,直接影响和制约思政课育人效果。方向明确、一以贯之的思政课程目标能够使“他们(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统辖下实现互动与角色交融”[5],从而逐步激发教师教好思政课与学生学好思政课的内生动力。因此,要借鉴指明学科核心目标任务的学科“大概念”,构建明确的一体化的思政课程目标体系。
(二)改善现行思政课程目标状况的现实需要
当前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参差不齐、各自为政状况较为明显。从形式上来看,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及其构成要素之间脱节明显,主要表现为大学学段无国家统一制定的课程目标,中小学各学段执行着形式各异的课程目标,如2020年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采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维形式呈现课程目标内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三维形式呈现课程目标内容;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政课程标准不再沿用三维目标形式,而以核心素养呈现课程目标内容。
从内容上来看,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内容设置参差不齐。2020年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内容精练、可操作性强。如“情感与态度”目标部分,“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目标设置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符合小学生成长实际,体现了课程目标内容之间层层递进、密切衔接的关系,相似的设计思路也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高中学段以核心素养凝练了课程目标。相比之下,初中学段思政课程目标内容依旧笼统;大学学段思政课程缺乏统一课程目标指导。综上所述,现行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目标尚未实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三)遵循并体现思政学科属性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天然具有中国属性,是根植于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科。”[6]思政教育学科是在回答中国社会改革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问题中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其独特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它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在回答更多时代性、现实性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学科发展的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