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微课,建构魅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21-08-26黄一平

求知导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黄一平

摘 要:现代化教育资源的融合,使信息技术课堂开始走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逐步呈现出新的教育形态。在微课技术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后,教师也要巧妙地将微课技术融入导入环节、课堂施教环节和复习环节,以便在建构魅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提高教育实效。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5-0018-02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其不仅影响着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水平。传统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根深蒂固,使许多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存在教育手段不合理、教育缺乏针对性等现象,致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实效与预期状态相差较远。而微课技术能够将知识以碎片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改善传统课堂中出现的内容拖沓、知识冗余现象,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将微课技术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融合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的魅力。

一、巧用微课,让预习丰富多彩

课前预习活动是一项先导性的学习活动,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预习兴趣等,都会影响预习的结果。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预习资源较为单一,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预习兴趣,致使学生的预习效果与原本设想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微课技术出现后,教师有必要利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制作自主预习的资源,促使学生在观看内容丰富、形式灵动的微课中,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提取,在增强预习兴趣之余,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便捷访问网站”一课时,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理解能力,完成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有效预习,教师就可以制作微课视频,支持学生的预习活动。在进行微课的制作前,教师先分析教育大纲上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教育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收藏夹、网址列表和历史记录等进行网站的快速访问,结合上述内容,教师进行微课的制作,并按照未来课堂上的讲解次序,重新整合课本上的内容在微课中的出现顺序。在做好视频后,教师将其发送给学生,以便学生观看视频后可以实现对其中知识的提取,提高自身的预习效果。

教师围绕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微课的制作,并按照课堂教学的顺序优化微课的细节,能够让学生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在未来的课堂学习活动中更好地跟上教师的节奏,从而在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任务中,增强学习的实效。

二、巧用微课,让课堂导入灵动有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学生接触新课的初始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当导入的方式较为普通、常见时,学生也很难对新课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也就无法保持积极的态度进行新课内容的学习。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当提高对导入环节的重视,并主动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发,为学生设定导入的内容。微课具有展现形象、灵动景象的优势,对此,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优势进行导入的设计,带给学生趣味体验,提高学生进入新课的主动性。

以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下载网上信息”一课为例,为了让学生对网上信息下载方法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技术完善导入环节。在开始上课时,教师使用微课为学生展示“颐和园的风景”视频,并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将“如果你要将美丽的颐和园介绍给别人,你将会怎样介绍呢?”“你需要积累哪些信息?”“应当如何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呢?”等问题呈现在微课上。随后,教师暂停微课视频,促使学生基于微课上的问题进入思考,逐步提出自己的答案。围绕学生做出的回答,教师继续进行引导:“有些同学提出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没错,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能够让我们了解更多与颐和园有关的资料,那么该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搜集?又该如何进行网上资料的下载?”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探究的动力。之后,教师继续播放微课,并借由微课中的卡通形象说出“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吧!”的话语,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学习新课。

显然,将微课技术与导入环节进行整合,不仅能体现教师对导入环节的重视,也可以让学生透过导入环节对新课内容进行初步感知,以便学生在高涨情绪的支持下,更加积极地探索新课,从而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施教打好基础。

三、巧用微课,让教学精准分层

学生的成长经历和学习经验差异,使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水平不同,学习的进度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传统形式下,教育资源的短缺,使教师很难關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很难为学生提供特定的学习内容。随着微课技术走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当前课堂施教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在与自身学习能力较为相符的微课视频中,有效地建构信息技术知识,真正地缩小与其他同伴的差距。

以小学信息技术“动物表演”一课的教学为例,虽然学生掌握了不少scratch中脚本编写的技能,但是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学生还是会出现较大的差异,造成学习结果相差较大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技术为学生制作差异性的学习资源,辅助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首先,教师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将具有不同scratch操作能力的学生,划分为“基础”和“上升”两个层次。紧接着,教师进行微课的差异化制作,如一个微课视频重点介绍广播和接收消息的含义,另一个微课视频重点介绍运用广播和接收消息创作故事和游戏的方法。随后,教师按照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发送特定的微课视频,以便学生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中,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显而易见,微课技术的介入为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助力。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特定微课的方式,获取信息技术知识,满足自身的个性学习需求,以便在完成学习任务中肯定自身的学习能力,强化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信心,从而始终保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活力。

猜你喜欢

微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