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实践策略探寻

2021-08-26杨颖

求知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幼儿园

杨颖

摘 要:在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幼儿教育内涵日渐丰富。本文针对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详细分析,其目的是研究出促进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体能;体能大循环活动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93-02

引 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能大循环活动是借助合理场所开展的体能锻炼,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在幼儿园中设置不同的运动区域,并投放不同的运动器械,能够有效打破传统单一化的幼儿体能运动模式,真正让幼儿在运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本文将对促进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实践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幼儿体能教育目标

在幼儿教育中,体能教学活动开展的意义重大,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素质与身体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1]相比于一般的幼儿园体能活动,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面向不同年龄段、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幼儿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能活动、运动器械,更充分地凸显幼儿在体能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幼儿都拥有锻炼自己的机会,充分实现体能教学目标。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兒园体能大循环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注重幼儿的个性化差异,借助多样化的体能活动方式,让所有幼儿都可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2]。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不同于传统以班级为单位的体能活动,而是让各个班级的幼儿可以在同一个活动环境中深入交往,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交往机会,有效扩大了幼儿的交往对象群体。这样,幼儿不仅可以交到新的朋友,还可以接触新的教师,便于幼儿在人际关系中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有效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促使幼儿合作奋进的同时,提升幼儿的分享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幼儿在参与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在玩耍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三)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幼儿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幼儿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挑战。在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化的体能运动教学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让幼儿在掌握基础体能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有序、科学地开展体能活动[3]。在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中,教师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成为具备多元技能的优秀教师,从而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促进体能大循环活动开展的实践策略

(一)科学规划体能大循环活动区域

在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前,教师要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对幼儿园的活动场所进行全面规划,在幼儿园中设置钻爬区、投掷区、平衡区等,并在每个区域张贴活动场所标识,让幼儿在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体能锻炼[4]。教师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能大循环活动区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快速进入角色,还能够满足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教师还要合理设计活动,既要有活动量大的活动,还要有活动量小的活动;既要有锻炼幼儿基本动作的活动内容,还要有培养幼儿综合素质的活动内容。在进行体能大循环活动区域规划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园场地情况,对不同类型场地进行规划。例如,水泥地面的场地可以设计毽球类、沙包、皮筋、跳绳、滚铁环、推车、拉车等类型的体能活动;塑胶草坪因为地面较为柔软,可以设置一些相对具备挑战性的活动,如梅花桩、跨跳、翻滚、跑跳等体能活动;大型场所器械区域可以引入一些运动设施,如在花园中设置练习侧身走的设施,放置轮胎供幼儿进行辅助运动[5]。教师要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设置,让幼儿在运动时有固定的场所,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场所的优势。

(二)合理设计体能大循环活动项目

1.活动流程设计

教师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时,应结合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要求,合理设计活动流程[6]。在开展户外体能活动时,教师可结合幼儿的生理发育情况,要求幼儿运动的最高心率在140~160/min,并且保持10分钟。幼儿在运动时心率应呈现抛物线走势,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因此,体能大循环活动流程应为“热身运动—第一次循环活动—放松活动—第二次循环活动—放松活动”,从而在保证幼儿运动量的基础上,避免因为过度进行体能运动而给幼儿的身体、骨骼、肌肉带来损伤。

2.活动时间设定

幼儿年龄基本在3~6岁,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体能运动的时间需求存在差异,所以在开展幼儿园体能大循环活动时,教师应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时间进行科学设定,以便满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客观发展需求。对于小班幼儿,体能大循环活动时间应设定为20分钟左右;对于中班幼儿,体能大循环活动时间应设定为25分钟左右;对于大班幼儿,体能大循环活动时间应设定为30分钟左右。体能大循环活动时间可安排为:3分钟运动前热身;8~10分钟循环活动;2~3分钟放松活动;8~10分钟循环活动;3~5分钟放松活动。具体的活动时间应结合当地气候,适当增加或减少运动时间。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