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1-08-26彭迎萍

求知导刊 2021年2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教学实践

彭迎萍

摘 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共同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最终要求。其中,劳动教育虽然也位居其中,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被忽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旧思想仍然影响着家长和教师,使其将关注的重点都放在专业课教学中,对于能够磨炼学生、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劳动教育一直秉持忽视的态度。现在倡导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劳动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就应将劳动教育充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

关键词:劳动教育;幼儿教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6-0014-02

引 言

幼儿园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能学会生活技能,提升动手能力。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仍然较多,随着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及祖辈很少会让幼儿参与劳动,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将劳动教育应用于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方法。

一、渗透劳动价值内涵,培养幼儿劳动意识

要想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让幼儿对劳动教育有更好的认识,并明确劳动的价值、意义,同时减少幼儿对劳动的抵触心理,这样才能提升幼儿参与劳动的主动性[1]。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前社会中家长几乎不会让幼儿动手劳动,而且会尽量满足幼儿的一切需求。这种过度的给予会让还没有形成“三观”的幼儿认为这样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这种思想根植在幼儿的思想中,再想更改就会非常困难,这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并不利。同时,劳动与普通的玩耍不同,或许刚开始,幼儿对劳动的内容还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随着重复的劳动及身体疲惫感的增加,幼儿会对劳动教育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情况很难避免。因此,为了保证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需要在日常教育中逐渐渗透劳动价值内涵,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书籍进行专门教育,让幼儿从喜欢的动画人物或者书籍人物的身上学习主动劳动的精神。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懒惰的熊》这则故事引入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展示故事的内容,并且配合一系列肢体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结合故事内容让幼儿正确认识劳动的意义。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五一劳动节的宣传活动,将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劳模及其故事讲给幼儿听。具有现实意义的劳动故事能够让幼儿对劳动的价值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家主动做家务,然后关注父母的反应。父母的反应越是强烈,就越能提升幼儿的成就感。这样劳动带给幼儿的心理满足感,就能够与其带给幼儿的疲惫相抵消,进而达到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目的。总之,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充分渗透劳动价值,通过趣味方法使幼儿自然接受劳动,切实实现培养幼儿劳动意识的目标。

二、围绕劳动教育组织多样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劳动意识,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兴趣,教师除了要在日常教学中逐步渗透劳动的价值内涵外,也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趣味化的劳动教育活动进行教学,让幼儿对劳动产生相应的兴趣。兴趣的提升自然能够激发幼儿劳动的主动性,这是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2]。

首先,教师可以围绕生活中常见的劳动项目组织活动。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劳动是幼儿在此阶段最容易遇到的劳动内容,也是幼儿需要依靠自身力量逐步适应、学习、掌握的劳动项目。教师在幼儿园围绕这些生活中常见的劳动项目组织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劳动教育质量。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独立换衣服这样的内容组织比赛活动,以幼儿园园服为主,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不同小组,然后将园服整齐地叠在一起,要求一组内的幼儿一起开始穿衣服,并给每名幼儿计时,直到最后一名幼儿换衣结束。教师可根据时间和幼儿穿衣的整齐程度,选出表现最佳的幼儿,给予其奖励,并在比赛结束后向幼儿说明自我独立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可以围绕劳动教育的需要设计一些趣味活动。例如,幼儿都喜欢美食,做饭也是家庭劳动的常见内容,此时,教师可以设计“幼儿厨房”这样的活动来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教师可以根据中华传统节日,如中秋节需要吃月饼,让幼儿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制作月饼,并将幼儿做的月饼包装一下,让幼儿带回家中与父母一起分享。在参与制作、分享的过程中,幼儿能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感和喜悦感,也了解了做饭的不易,从而懂得感恩。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模拟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幼儿能够接触到的美食也越来越多,他们很容易出现挑食和浪费的情况。教师可以将劳动教育与解决上述问题的需求结合起来,通过让幼儿模拟农民种植作物这样的劳动,引导幼儿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作物的生产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成熟时间短的作物作为模拟活动的作物,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前明确此项活动的长期性特点,提前制订劳动教学计划,保证幼儿可以看到作物的全部生长过程。当幼儿切实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粮食,并将收获的粮食做成食物后,幼儿就能够对劳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能够有效地解决浪费粮食的问题。这种长期性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农民伯伯的不易,还可以让幼儿懂得劳动的价值和重要性。

三、强化家园共育,创造劳动机会,培养幼儿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幼儿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父母的过度溺爱会让幼儿形成错误的认知,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十分不利。而要想切实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仅靠教师的努力显然不够[3]。为了提升劳动教育的效果,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升幼儿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首先,教师需要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明确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家园共育的效果。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将家长请到幼儿园开一场以“劳动教育”為主题的专项讲座,请当地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开展讲座,在现场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向其介绍劳动教育的意义,改变幼儿家长错误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听取幼儿家长的意见,与幼儿家长一起制订系统化的劳动教育计划。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向幼儿家长介绍园内将要组织开展的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可能涉及的问题,听取家长的意见。其次,教师可以在与家长沟通后为幼儿布置家庭劳动类的实践作业,比如,要求幼儿回到家中自己洗自己的袜子,帮助父母打扫卫生、刷碗等,与此同时,让家长为幼儿进行录像和拍照,这会使幼儿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幼儿教育教学实践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