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路径分析
2021-08-26李胜涛
摘 要: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偏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数学游戏是小学数学教师渗透数学思想的主要路径。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须立足数学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发挥数学游戏的教学特点,这样才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方法、归纳总结思想等。文章主要从简易型游戏、观察型游戏以及动手型游戏三个方面分析上述三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游戏;渗透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3-0061-02
基于新课改要求,游戏引导方法作为渗透数学思想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现代教育领域中面临的全新的研究课题。新时代的游戏引导方法须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游戏为核心,它不仅能解决传统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问题,还能融合现代教育新思路和新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打开一扇新窗。下面是笔者的详细分析,文中涉及的教学实例请参照人教版小学数学材料。
一、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些数学习题并不是他们努力想、努力做就能够做出来的。有一些数学习题只有依靠数学思想才能解决,因此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实则是大幅度降低了学生的解题难度,从而保证解题思路的正确性。
(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知识难度虽小,但对小学生来说依旧有不小难度,而且某些数学题有特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基于小学数学题目所总结的解题利器,如果学生能充分理解并应用好这些数学思想,在解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久而久之就能大幅度提升解题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基础
(一)转变教学要求
首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分析、逻辑推导、想象创造等核心素养,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应用数学思想方法之前必须要主动转变教学要求,将对数学思想的学习摆在首位,不要只注重学生的解题结果,而要注重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要我学”和“我要学”虽然读起来差不多,但含义却千差万别。从“要我学”和“我要学”的区别来看,显然是“我要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预期。因此,教师应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转变教学心态,注重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路径
(一)设计简易型的游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简易型的游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简易型的游戏必然非常简单,这一点毋庸置疑。对小学生来说,也只有简单易懂的游戏形式和内容才能降低其学习困难,从而有效树立学习信心。从这一点来说,教师在设计简易型游戏的时候必然要提炼教材内容,并与游戏内容有效结合,以最简单的规则和最精炼的词句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干什么,实现何种目标。其次,简易型的游戏必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营造出快乐和谐的教学氛围。基于这一点,教师在设计游戏形式的时候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合作教学法、生活教学法、音乐教学法等,让游戏更加简单易行同时充满趣味性。最后,简易型的游戏必然要具有演示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自己演示,也可以让组长和课代表进行演示,演示过程力求精细、全面,能够让绝大部分的学生看懂,明确游戏内容有哪些,游戏环节分为哪几部分,团队游戏中自己处于何种地位,需要做什么,等等。
基于简易型游戏的三个特点,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所示。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内容,因为要简单易懂,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最为合适。教师先利用生活教学法引出各种各样的角,如雪花边缘的形状、三角警示牌的形状、书本边缘的形狀等,学生借助多媒体就可以对角的形状有大致的了解。第二步,教师组织“大家来认角”游戏,先引入直角、钝角、锐角三种角的定义,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判断是哪种类型的角,然后用多媒体展示10幅图画,每一幅图画中都包含2~3个角,让大家边看边记,看谁观察得最仔细,记录得最多。第三步,教师组织“我是小画家”游戏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房子、桥梁、轮船、飞机、汽车等图片,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学生分组,每3人为一组,用各种各样的角勾勒出房子、桥梁、轮船、飞机、汽车的轮廓,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如何测量角度并搭配不同角度以形成全新的图形,从而用“数形结合思想”学会认角、画角。
(二)设计观察型的游戏渗透集合思想方法
观察型的游戏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观察型游戏重在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所以游戏内容中必然要包括规律性数字和图形几何知识,让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具进行观察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知识。鉴于小学数学尚未涉及等差、等比数列知识,找规律的题目难度也比较大,不易开展趣味性游戏活动,所以教师可选择图形几何知识作为主要的游戏内容。其次,观察型游戏也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才能对图形中包含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所以教师要配合观察型游戏设计引导性较强的问题,指引学生深入探究知识。最后,观察型的游戏必须有充足的趣味性,我们都知道,观察是一件费脑费眼的事情,非常容易疲劳,小学生自控力不强,所以游戏内容必须要有学生喜欢的元素,这样才可以保持其高涨的观察学习热情。
基于观察型游戏的三个特点,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所示。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引入教具——蝴蝶结、音乐盒、手风琴,这些生活物品看似没有关联,但都包含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比如蝴蝶结就是典型的轴对称图形;音乐盒打开之后,上面的物体随着音乐旋转,可以看作是平面图形的旋转;手风琴一开一合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图形的平移。教师借助教具点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定义,并借多媒体进行动态展示,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第二步,教师设计“我是小小艺术家——剪纸艺术大比拼”游戏以渗透集合思想,以竞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在民间传统剪纸艺术中,融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多种知识完成剪纸作品,比如,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制作“喜”字,利用图形的平移制作首尾相连的“福”字等,制作过程中,教师可渗透问题——“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异同点”,然后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图形进行分类,组成一个一个的“集合”,于集合中讨论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从而形成集合思想方法。
(三)设计动手型的游戏渗透归纳总结思想
动手型的游戏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动手型的游戏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即手脚、头脑、心眼并用,一边做游戏一边学习数学知识,所以教师设计的游戏内容必须包含儿童喜闻乐见的课外游戏,比如,剪刀石头布、扔沙包、跳皮筋、角色扮演等。这些游戏的实践性非常强,可有效引导学生“玩中乐,玩中学”。第二个,动手型的游戏必须满足“动手”的特点,即制作某个东西,制作过程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法,大家相互帮助完成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优化学习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基于动手型游戏的两个特点,此处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为例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所示。第一步,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课外游戏,此处以“角色扮演游戏”为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计算规则和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31×24”这个式子,分成两组,一组两人,分别扮演3、1、2、4,通过组间互动明确计算规则和方法。第二步,动手型游戏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我是小小制作家”游戏,根据“31×24”这个式子制作数字模型,竖式计算式模型等,学生一边制作一边就能学习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规则和过程。经过上述两步,学生就能在动手型游戏中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以此拓展多位数乘多位数、多位数除以多位数的计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从而培养其总结归纳思想。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须在游戏引导方法的辅助下才能克服教育短板,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新教育时代中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学游戏的特点,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引导下积极优化游戏的设计应用方式,让学生能在游戏的引导下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切实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从而深入学习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总结、集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的分析论证虽然只是笔者的个人建议,但是仍然希望能够为各位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帮助,不足之处还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戚蔷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路径[J]. 读写算,2015(28):79.
[2]孙春雷.数学思想的本质意蕴及建构策略——基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分析[J]. 中华少年,2017(22):140-141.
[3]舒礼明.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EB/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0):30.
[4]叶 怡.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路径[EB/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9):100.
作者简介:李胜涛(1965— ),男,土家族,貴州松桃人,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