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跨文化专题研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1-08-26曹东峰

课外语文·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文化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要】要在高中语文“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深刻认识跨文化专题研讨的教学价值,全面掌握语文核心素养与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的关系,加强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设计,科学构建学习任务群,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从多种途径开展研讨交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评价,才能提高教学成效,并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跨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1-027-02

【本文著录格式】曹东峰.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跨文化专题研讨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21):27-28.

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跨文化学习能力,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为此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开展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不但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今中外文化知识,丰富学生文化素养,而且还能对发展学生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和课题研究,对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一、“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价值分析

要在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中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全面认识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价值,掌握跨文化学习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联系,这样有利于教师树立跨文化教学意识。

一是跨文化学习能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在高中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中,能让学生感受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或其他体裁文章的语言表达差异性,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从而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

二是跨文化学习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要提高跨文化学习教学成效,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通过跨文化研讨学习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三是跨文化学习能拓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在古今中外的文章中,不但包含多样性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包含着多样性的审美观念与思想,因此通过跨文化学习能拓展学生的鉴赏审美能力。

四是跨文化学习能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进行跨文化专题学习,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多样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背后古今中外文化的多样性,能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文化,能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祖国文化传承意识。

二、“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的设计要领

要提高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加强教学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设计,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一)掌握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设计原则

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时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是设计要注重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研讨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开展深入思考。

二是教学设计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交流研讨,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学习成效。

三是教学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要注重研讨学习问题与任务的层次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

四是要注重科学素养内容的设计。要注重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来设计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与内容。

(二)掌握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设计内容

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设计应包括如下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最终达到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是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要通过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并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经验,能得出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要能让学生掌握不同文化的特点,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中树立“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思想与学习理念;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与观点等内容。

二是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主要包括对文本的阅读与分析,研讨问题(或任务)设计,读写结合设计等内容。

三是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选择、研讨交流环节的实施步骤、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的设计。

三、“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教学资源开发,科学构建学习任务

要开展“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科学构建学习任务群,才能为师生课堂研讨交流奠定基础。

一是按照正确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由于本学習任务群内容多、范围广,包括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等各种体裁的文章,而专题研讨教学时间有限,要在有限时间内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需要教师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坚持选择经典文本和作品,这样的文本或作品更具有典型性和研讨价值;另一方面要坚持多样化的选择原则,注重选择古今中外、不同体裁与题材的文本,为此需要教师加强教材内外资源的挖掘。

二是科学构建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要依据教学目标来构建,要有较好的整体性,要立足学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充分体现语文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教学“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之六“研讨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播”专题时,根据当前自媒体比较流行的特点,设计“自媒体的文化跨越”这样的题目开展研讨学习。可通过“他山之石”“融会贯通”“百家争鸣”三个环节引用古今中外文化传播媒体发展进行研讨,最后以“发挥自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为题进行思考写作,就能较好实现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目标。

(二)合理选择比较视角,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开展“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和差异,从而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同时要在研讨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根据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科学进行对比教学,才能使研讨交流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合理选择比较视角。开展跨文化专题学习,就需要对阅读材料中不同文化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才能掌握其特点和差异性,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选择不同文本中的文化比较视角。可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选择比较视角,即可从文本的语言、文本或主人公的思维方式、文本包含的审美内涵、文本包含的文化差异来进行对比学习;也可从体裁风格、主题内涵、同类人物形象、作品影响、原著与译文等视角进行比较教学。通过科学比较,才能深刻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从而有效达到教学目标。

二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要提高“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成效,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哈姆雷特》这一课时,可用为学生搭建文化体验平台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有利于学生体会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可采用“定题辩论会”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辩论与比较,能加深对文本文化内涵的理解;可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进行演讲学习,以此能激发学生的文化传播兴趣;还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开展专题研讨教学。

(三)培养跨文化思维,针对性进行教学评价

在开展“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时,要让学生全面深刻理解外国或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或其他文章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与特点,需要改变学生常规思维方式,要让学生树立跨文化学习思维方式,同时需要对师生的“教”与“学”进行有针对性评价,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是培养学生跨文化学习思维。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跨文化專题学习成效。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为此需要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文化(文学)整体学习观念和思维方式,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文化有全面整体的了解;要让学生树立中外文化差异性的意识,特别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性,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性的原因;在学习中要树立比较意识和文化主体意识,能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也有利于培养跨文化学习思维。

二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科学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既能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开展“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评价时,要以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总目标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才能有效促进教师跨文化专题教学能力提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从倾听与表达、合作与分享、构思与成果、分工与贡献、能力与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着密切关系,对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教学设计,科学有效实施多种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才能达到提高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娟.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2]袁国超.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过程与实施[J].中华活页文选,2019(5).

[3]石庆文.浅谈传统文化教学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16(12).

[4]闵家顺.跨文化融合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当代教育与教学,2016(5).

作者简介:曹东峰,1980年生,安徽阜阳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从外来词的跨文化翻译看跨文化教学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让文化意识的养分浇灌小学英语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