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2021-08-26高健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高健

【摘 要】 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能够在教学中以问答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其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思维能力提高。使用问题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能够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文对高中物理教学展开研究,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其中应用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实际教学为例来探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 问题教学  高中物理  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引言:问题教学法是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不同知识点,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力、掌握技能。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应该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探索活动,在探索活动中解决问题,深化概念知识的理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基于高中学生的视域,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方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鲁科版高中物理《科学测量:做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操作视频,使学生多计时器的结构、各个元件、工作电压、以及操作方法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提问:如何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回答:可以用公式v=来判断,也可以利用Δs=s2-s1=s3-s2=...=sn-sn-1=aT2来判断。下发实验器具并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实验步骤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利用表格法来记录各项数据,再利用图像法画出直角坐标系,想坐标系中体现表格数据,使之能够分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提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出现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分别是什么原因?回答:偶然误差出现的原因是纸带测量的位移存在误差,系统误差是因木板粗糙程度不完全相同引起的。通过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能够测量小车的瞬时速度,可以判断各种直线运动,并利用公式求出加速度,学会解决实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鼓励学生进行提问

在鲁科版高中物理《人类对太空的不懈探索》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频软件播放航天英雄杨利伟成功登上月球的视频资料,介绍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宇宙航天器的概念与研发意义,提问:牛顿被苹果砸到脑袋后提出了什么观点?回答:万有引力。随后介绍人们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研究天体运动的各项成果与功绩,结合各项荣誉鼓励学生谈感想。介绍宇宙第一速度V=或V=,数值上V1=7.9km/s、宇宙第二速度V2=11.2km/s、宇宙第三速度V3=16.7km/s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对太空的探索、新旧知识联系等方面提出问题会阐述观点,教师要在鼓励、表扬的基础上细致解答。如,学生问:可否发射一颗周期为70min的卫星?教师要表扬其创新的思维,并回答:请大家帮他一起算数近地卫星的周期是多少?T==5.07×103s=84.5min,由此看出周期为70min的卫星无法发射。通过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优秀的物理学习探究兴趣,进一步引发其对科学、生活之间联系的思考,有效激发求知欲,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三、通过问答分析习题

在鲁科版高中物理《电势能与电势差》部分的知识讲解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电子课件展示公式:电力场F=qE、电力场做功W=qEd=qU,提问:回想学习过的知识,公式中d代表什么?回答:d是电荷初末位置在电场方向上的位移。出示习题:初速度为v0的一个电子,沿着垂直于极板A的方向,从A极板上的小孔C进入极板中的匀强电场,当到达极板B时,速度为0,如果该电子的电量为e,请求出极板AB之间的电势差。先提问学生相关公式,再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解题步骤:W=mvt2-mv02,  -eU=0-mv02U=,故极板AB之间的电势差U=。提问:电场中动能定理应用思路中,要考虑类似受力分析的过程,还需要注意电力场的哪个因素?回答:方向。教师总结:该类习题要注意明确带电粒子运动的始末位置,根据各个力做功特点求出每个力的功,再求总功,可以根据动能定理:W电场力+W其他力Ek来进行解答。通过运用问题教学法,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习题的步骤、解题思路、注意事项等,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与正确率。

四、开展趣味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反思、体验内容的总和,在个体发展、知识共性等方面区别于传统教育。高中物理教师需要在趣味实践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引导其支配、主导活动进程,推动活动的进行,可以适当给予指导,但不能过度主导,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热情。

可以进行分组实验,根据确定的实验目标开展竞赛活动,激发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实验器具组装、实验进行的过程中,教师要下场指导,检测器具连接的牢固性与安全性,给予需要帮助的小组合理建议,确保各个小组在分组实验活动中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物理研究所拜访或参加科研博览会,在与工作人员的问答对话中,细致观察和了解不同物理现象,感受高精尖仪器的研发过程,在博览会中观察不同的物理研究成果,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来分析不同工艺品中所揭示的物理现象。通过开展趣味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激发物理学习的热情,树立良好的学习观。

结束语:

高中物理教师在应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引导其通过探究问题来获悉物理知识。运用创设问题教学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提问、通过问答分析习题、开展趣味实践活动等有效策略,重视其在物理学习中的主體地位,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 郭庚年.高中物理教学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12):118+120.

[2] 刘桂祯.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2020(1815):163-164.

[3] 李滋文.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资讯,2020(1820):125-127.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