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持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021-08-26余秋红

考试与评价 2021年7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

余秋红

【摘 要】 实验是化学学科重要知识内容之一,教学过程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有重要影响。本文对于手持技术内容及其用优势作出分析,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实验为例,对于手持技术在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方法作出分析。

【关键词】 手持技术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应用

引言:化学学科当中,实验为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教材当中每个单元都有必做实验,实验教学过程具有探究性特点,同时,还可能受到教學地点和教学硬件设施的限制,可能难以为学生展示实验现象。对此,可利用手持技术,发挥其应用优势,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在化学实验当中引入现代化技术,让学生对于实验本质有深入理解,逐渐形成化学思维。可见,手持技术的应用能够体现出信息技术和化学实验的融合,为实验教学难点的突破奠定良好基础。

一、手持技术介绍

手持技术由传感器、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等而组成,从化学实验内容出发,使用传感器采集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最后显示结果。应用手持技术,参与化学实验教学,有如下几方面优势:第一,数据的处理具有智能化特点,可依托手持技术对于实验数据全面记录,通过软件处理,以表格、图片等形式展现实验数据,为实验结束以后对比分析奠定良好基础;第二,实验仪器具有便捷性特点,利用先进技术将计算机软件和数据采集器集成设置,在同一设备完成数据收集、处理等,手持技术相关器材便于携带,便于课内和课外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师生观察化学现象奠定良好基础;第三,能够整合信息技术,手持技术应用过程,数据采集器有多个接口,可为多个传感器的连接提供便利,能够在计算机内记录实验信息,便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对复杂问题展开探究,整合学科知识。

二、手持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内容分析

实验选择鲁科版化学教材《碳的多样性》单元当中的实验内容,利用手持技术,组织学生探究,对于Na2CO3、NaHCO3二者性质展开分析,实验过程不断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实验能力。教学过程,设计定量实验,由于学生能够掌握物质的基本分类方法,也对物质之间反应条件、现象等有所掌握,明确溶液酸碱性、pH之间存在定性关系。对此,本实验过程利用密闭体系,以压强传感器对于压强变化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对于气体产生速度快慢进行判断。同时,使用pH传感器、酸式滴定管等对于碳酸钠溶液、盐酸二者反应本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从宏观和微观等角度对于Na2CO3、HCl溶液和NaHCO3、HCl溶液两个反应快慢进行判断,实验过程能够利用对比方法,对于化学现象深入分析,明确本质,实验以后形成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

(二)器材准备

本实验教学,准备笔记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包括压强、pH等类型)、酸式滴定管、烧杯、试管架等。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创设

由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接触了Na2CO3、NaHCO3两种物质,并且知晓两种物质为盐类,可从物质类别角度提问,创设情境“为什么将Na2CO3叫作纯碱?”借助手持技术,组织学生共同测量上述溶液pH,分别量取2ml浓度为0.1mol/L的Na2CO3、NaHCO3溶液装入2支试管内,之后分别向试管内滴加酚酞3滴,对于溶液的颜色变化进行观察;之后分别量取Na2CO3、NaHCO3溶液10mL,用pH传感器对溶液pH值进行测定。实验现象为两溶液都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并且使用手持设备展示溶液pH对比曲线,可以看出Na2CO3的pH高,记录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结合图像、数据等,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实验感受,为后续探究奠定基础。

2. 引入主题

由于Na2CO3、NaHCO3都属于盐类,因此,均可以和酸、碱、盐等发生反应,按照强酸制弱酸这一反应原理,可以看出两种物质都可与盐酸发生反应,并生成CO2。使用多媒体,展示泡沫灭火器实物,提问“此灭火器中的原料是什么?”学生观察以后可以回答:“是碳酸氢钠”。根据灭火原理可知,使用灭火器时能产生CO2,让学生以此为出发点,并结合反应速度分析“为什么制作灭火器使用NaHCO3?”引发学生联想“二者和酸性物质反应的速度快慢”。为验证NaHCO3和酸性物质反应速度快,可组织学生讨论,使用两种溶液分别和过量盐酸发生反应,都会有气体产生,且气体产生速率会对压强变化快慢造成影响,指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方法,完成实验。在密闭的体系之内,在3根试管当中分别装入蒸馏水2mL作为对照组,Na2CO3溶液2mL浓度0.1mol/L,NaHCO3溶液2mL浓度为0.1mol/L,使用3根注射器量取HCl溶液5mL,浓度0.1mol/L,向试管当中注入,用橡皮塞将试管塞紧,通过压强传感器将试管内的压强变化及时记录,并通过数据采集器完成曲线绘制。通过手持技术,以物质分类为切入点,使教学过程程序化,让学生以猜想的方式,通过实验寻找依据,完成推理,形成科学思维,掌握知识。

3. 拓展延伸

根据反应原理,Na2CO3和HCl反应消耗盐酸量较多,提问“是否和反应速度慢有关?”设计探究实验,分别量取10ml浓度为0.1mol/L的Na2CO3、NaHCO3溶液,将盐酸(浓度0.1mol/L)滴加其中,以pH传感器对于溶液pH变化进行测量,对产生气泡时盐酸消耗体积量进行记录,同样使用手持技术,将两种溶液和盐酸反应的pH曲线展示出来,学生即可对于NaHCO3和HCl反应产生气体速度更快有直观感受,知道灭火器的制作原理,使用科学分析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素养。

结束语:总之,对于手持技术的应用优势展开分析,结合教学实例可以看出,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可将实验过程可视化,攻克教学难点,还能组织学生交流和探究,实验课堂更加高效。所以,教师可根据实验需求,对于该技术的应用方法灵活选择,展现技术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 刘忠慧.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2] 秦珍珍.基于手持技术的高中化学学生必做实验设计和教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9.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