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年代里的中日友好桥梁
2021-08-26张茜
张茜
他抱着中国相对于“五寸”的日本来说是“四寸人的社会”偏见自苏州河上岸,自此其中国观在亲历和观察中不断得到修正和重构。
《花甲录》
(日) 内山完造 著
刘柠 译
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定价:88.00元
大多数人知道内山完造,是因为他是鲁迅先生的密友。他所经营的内山书店在1917~1945年间,从最初只经营《圣经》和圣经研究杂志的一爿夫妻店,发展成了上海最大的人文书店,并兼营出版,为战时的中日文化交流架起了难能可贵的桥梁。
《花甲录》是内山完造于1950年完成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结合19世纪末至中日战争结束期间的历史背景,这本书可视为一名日本反战派基督徒对日本现代史、中日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的回望。对于想要了解中日关系的读者来说,此书不失为内容丰富、满载史料的参考性著作。
内山于明治中期出生在一处偏远的山村,自认有着调皮捣蛋喜欢恶作剧的不良品性。因不满家中唯家父一人独食白米饭,而听说去大阪奉公每日三餐皆食白米饭,于是毅然决然于十二岁离开家乡,自此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浪人生涯。一直到二十八岁,对于出身底层且无学历的内山来说,中国成为一个谋求生计的现实选项。他抱着中国相对于“五寸”的日本来说是“四寸人的社会”偏见自苏州河上岸,自此其中国观在亲历和观察中不断得到修正和重构。
在作为内山书店的老板活跃于中日文化界之前,内山作为一名卖眼药的游商,足迹遍及中国华东、华中、华南的大部分地区,他被中国商人、普通店员、纤夫、苦力和乞丐身上的勤勉、守信、隐忍和淡定自若的品性打动,而日本人的歇斯底里、躁动不安、无礼和霸道则让他惭愧于“无知的傲慢”,相较之下,内山在感佩中看出了“民族的轻率与持重”,这也部分解释了他为什么在日后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反战派知识分子。
以内山书店的开设为界,他的人生角色从游商开始向书店经营者转型。自此,内山依托书店,通过主办文艺漫谈会、开办日语学会、成立上海童话协会、举办木刻画展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文化生活中,和鲁迅、陈望道、郭沫若等人的结识也是在这一阶段。借助内山的回忆,我们得以从个体的视角再次审视殖民时代里战争的荒诞和军国主义的欺世盗名,也从他带着温度的真诚文字中感佩一对反战基督徒夫妇在生活中对信仰的践行。
这本书相较于专门的史学类著作,因其笔触的平易近人而更具可读性,内容上以他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穿插了作者对中日两国政治局势和文化交流的观察评论,同时记载了大量对中日两国风土人情的观察。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因日本无条件投降后突然间被遣散归国,当时写就的日记札记全部丧失,因此在文献和细节上无处参考,如此全凭回忆式的写作恰应了波威格对“个体保存下来的回忆是为他人保存的记忆”,因此最终需由读者们去选择判断这样一部个人史的价值。
摘编自《南风窗》2021年第11期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第一版
定价:98.00元
(豆瓣评分:9.2分)
八十多年前,时势所迫,那群由长沙临时大学(北大、清华、南开合组)部分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穿越西南奔向大后方;八十年后的青年人杨潇徒步重走这条路,本书即是作家杨潇这一路“走”出来的回顾历史、直面当下的非虚构力作。
书中有作者行走途中的见闻,有对当年流动中的西南联大往事与人的回顾和叙写,也包括作者与当年亲历者以及相关人物的对话。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茅海建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5月第一版
定价:98.00元
(豆瓣评分:9.3分)
二十余年来,茅海建教授沉浸于戊戌变法研究,从点滴的档案释证做起,依次完成了厘清重要史事、鉴注核心史料、考察康梁以外最大的改革派——张之洞陈宝箴集团的多项工作,进入到戊戌變法的“深水区”——康梁的思想研究,通过文本与史事互证、“由梁渡康”等方式,确认了在变法前形成的“大同三世说”的内涵及持该学说的康有为在政治上的权变、康有为派上层路线与下层路线并举的基本策略、康梁变法思想形似西学而主体仍为中学的本色,为戊戌变法史再添稳固的基石。
本书选出247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用优雅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它们的外形、鸣声和生活史。书中穿插民间传说、诗歌、艺术,呈现出鸟类在人类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虽是描述英国有代表性的鸟类,但其中约有200种鸟儿也分布在中国境内,因此本书对于国内读者来说也颇有参考价值。该书配套视听资料,读者扫码即可查看当月鸟类的学名、照片、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聆听有代表性的鸟类鸣声。
《鸟鸣时节:英国鸟类年记》
[英]布雷特·韦斯特伍德
[英]斯蒂芬·莫斯 著
朱磊、王琦、王惠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第一版
定价:78.00元
(豆瓣评分:9.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