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021-08-26张欲晓

求知导刊 2021年7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是贯穿整个教育阶段的学科,作为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自然要被重视。小学阶段是学生“三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此阶段形成的精神品质与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就相当于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为此,文章主要研究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7-0055-02

引言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有些呆板且枯燥,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兴趣不高,这是没有掌握好阅读学习方法,这直接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反思自身教学方法选用的不合理之处,主动转变自身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得长远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础语文阅读知识与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情感品质的培养。其中,比较难实现的就是后两者,这两者都需要学生深入思考,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虽然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了筛选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但是要想真正提升阅读教学效率,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真正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描写作者自身经历的内容,像《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这些内容中都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但是单从字面上很难把握,而且小学生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对自己没见过的内容兴趣不高,而且对情感的理解也不到位。要想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创设生活化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將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时不要过于生硬,要自然平和;二是不要依赖多媒体技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之中,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

例如,在对《落花生》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同时理解课文内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本课既然主要是以“借物喻人”的手法创作的,作者的情感必定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学生需要认真思考与分析。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对阅读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一遍文章,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花生的相关资料,包括花生的生长习性以及样子,可以引入图片,也可以引入视频,让学生在头脑中对花生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精读课文,分析出整篇文章的结构,为学生创设作者自己种植花生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以第一人称去复述一遍种花生、收获花生的过程。最后,在进行情感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文章中姐弟对花生的评价以及父亲对花生的评价抽出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姐弟中的一人,表达自己对“父亲”对于花生品质的理解,这样的生活情境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利用问题教学法,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而小学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想有效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就要让小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得到提升与进步,这种提升与进步不仅体现在基础技能的思维品质[2]。“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本身深入思考能力就比较弱,此时还是需要做好引导工作。既然疑问是思考的源泉,思考又是学习的起点,那么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就可以利用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找到思考的方向,提升思考的质量,以此达到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教学目标。在使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问题的有效性。问题可以迅速地提出来,但是问题不一定具备有效性。很多时候,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显,根本不需要学生认真思考,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会被局限,因此,教师就要控制好问题的难度,设计较难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真正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控制问题的数量,不少语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数量把握得不到位。有的设计得太少,一节课就一两个问题,全程都是教师在讲,这样的比例并不利于学生思考。有的教师则设计得过多,满堂课都在问,小学生的精力有限,一直让学生思考的话,一来学生会产生疲惫感,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二来思考的疲惫感会直接导致思考效果下降,最终就会耽误课堂的教学进度,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毫无帮助。因此,教师需要控制好问题的数量与提问的时机。

三、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育方法,同时,这种方法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比较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小学生本身喜欢与他人交流,很有表现欲望,利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正好顺应了学生这一性格特点,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地投入思考与探究的活动之中,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很好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为了让小组合作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教师首先需要保证分组的科学性,要对小学生当前的思考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组,控制好每个小组的综合水平。其次,教师要控制好小组的人数,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因此,每个小组人数不宜过多,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小组合作的效率。最后,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要合理,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学生需要以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而要想任务顺利完成,教师就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状态,设计难度适中的问题[3]。以《暮江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正式教学之前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小组长给每名学生安排任务,有的组员负责认准生字的读音,有的负责整理诗人白居易的生平经历,然后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让各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展示自己小组预习的结果,这样既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注释以及自己的理解将诗词翻译出来,以往这都是教师的任务,现在交由学生来完成,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又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教师要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然后让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翻译的情况。教师要对每组翻译的优缺点进行点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这对提升学生思考探究能力也有帮助。当学生的思考与探究能力得到提升时,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四、组织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实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思维才是最为活跃的[4]。“学问必须合乎兴趣方可得益”,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尤为明显,小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并不理解,而且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若是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不感兴趣,就很容易在上课时走神,学生走神时,教师很难及时发现,因此,阅读教学的效率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升。而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注意力是集中的,且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不好的学习状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从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首先,教师可以从朗读入手,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这些古诗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古诗的语言富有韵律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朗读比赛。为了增加朗读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合适的音乐,同时对每组朗读的情况录音,在学生都朗读结束后将录音一一播放给学生听,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课本剧教学活动,将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改编成剧本,像是《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等,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还原课文中的场景,同时也可以适当发挥,教师可以专门为学生准备一节课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对于每组的表演,教师要进行评价。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十分在意,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是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同时,要选出来表演最好的一组,为其准备相应的礼物,这样后面再有类似的教学活动时,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这对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结语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主动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問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提升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在实践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阅读的兴趣。最后学生重视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潘 漫.用逆推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浅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5):84.

[2]阿 黑.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4):112.

[3]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课标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74.

[4]袁 瑛.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261-262.

作者简介:张欲晓(1972— ),女,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