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区域活动,彰显其价值与活力
2021-08-26蒙振瑛
摘 要: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向幼儿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依靠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促进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那么,幼儿园该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呢?文章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区域活动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9-0045-02
一、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在投放区域材料的时候,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近期的教育目标进行投放。
(一)分解可能的操作层次,将材料细化
在选择、投放材料时,教师要能够预先做出思考,努力将所要投放的材料,逐一与幼儿通过操作该材料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层次,使材料“细化”,使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较快地进入探索过程中。如中班生活区的筷子夹夹乐,我们可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以及班中幼儿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豆子、木珠、花片积木三个难易不同、呈现递进的材料,这样能力弱的可以夹花片,能力强的直接可以挑战豆子。而当能力弱的幼儿挑战完积木时,也可以向木珠、豆子挑战。再如语言区,我们可以投放故事骰子和故事卡。故事骰子的每一面上可贴上动物、时间、地点,幼儿在玩骰子中将画面用一句话连起来说说(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故事卡提供单幅画,幼儿可先将故事卡排序,然后连起来编一简短故事。这样针对孩子“个性”和“共性”投放有层次的材料,可以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挖掘可能的教育价值,深化材料
我们在选择投放材料时,既要把握本年龄段的幼儿特点及培养目标,考虑材料对本年龄段幼儿的适宜性,又要充分挖掘材料更深层的作用,实现多个教育目标,以期最大限度地挖掘材料的教育价值。如数学区的“朋友住几楼”,我们可提供贴有数字的楼层以及全班幼儿的照片,幼儿在将同伴的照片插到相应的楼层中时,先要主动去询问该同伴的家住在几层?然后再插,这其中既考虑到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主动交往的发展期,让幼儿在主动询问中加强交往(包括交往的技能、交往的态度等),又蕴藏着对序数、计数的认知(简单统计每一层有几个小朋友)及空间知觉的发展等。
(三)嘗试可能的改变,使材料活化
我们知道,材料本身是物化和静态的,但如果我们能细致考虑材料的呈现方式,就能使静态的材料呈现出动态性,这不仅能优化材料、体现材料的高效性,还可以减轻教师在投放材料中的工作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逐步增加,即当原有材料的目标基本实现后,我们不是将原有的材料全部更换,而是采用添加的方法,递进或拓展游戏的内容和目标。如在“春之美”主题中的数学区,我们提供了数字花瓶和十种不同形状与颜色的桃花,每种7~8朵,一开始时可引导孩子根据花瓶上的数字插相应数量的桃花,等基本目标实现后,可以在数字的边上增加颜色标记或形状标记等,把游戏拓展为根据两维要求插相应的花。另一个是组合,也就是区域和区域之间的材料组合,某些区域的内容可成为其他区域材料的提供者,以拓展和丰富游戏内容。如“春之美”主题中的手工区制作的纸盘、纸杯桃花,加上发箍后就可成为表演区的头饰;贴在纸筒或牛奶杯上就可成为建构区的立体桃花,为建构桃园“添砖加瓦”,丰富游戏。这样的一增加、一组合,使原有的材料更加活化,使孩子的探究也不断深入。
投放的材料数量要满足进区幼儿游戏。如把幼儿测量自己和同伴身高的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我长大了”结合起来,让幼儿充分体验成长的喜悦。小班幼儿好模仿,喜欢游戏。往往在区域活动中因想玩同一个玩具产生争执。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学习的欲望,我在材料投放时增加数量。如娃娃家,提供多个娃娃及餐具。美工区提供多个印章、模板,避免幼儿之间的争执、矛盾。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为幼儿提供使其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的区域材料,创设不同的情境、条件、场合,并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运用他们发现关系,使幼儿不断巩固、加深、扩展自己获得的经验,并了解幼儿在当前游戏的需要,及时调整和投放适宜的玩具材料。
投放的材料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丰富幼儿相关生活经验。生活是小班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活动。我们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投放的材料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蒙台梭利说:“生活即是教育。”笔者在一次观察中看到这样一个情景,娃娃家内,斯斯抱着娃娃自言自语:“喂宝宝吃饭,多吃些会长得高高的,不能挑食,挑食就缺营养了。”一会儿又说:“孩子生病了,要打针吃药,打针一点也不疼,不能哭哦,要做勇敢的宝宝。”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小班幼儿年龄小,喜欢在一定的情景中进行游戏,他们的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种遐想。他们把自己区域中的活动想象为现实情境中的活动,模仿成人的言行进行游戏。在活动中,教师应满足孩子的需要,创设娃娃饿的游戏情境,让幼儿正确用勺子喂娃娃吃饭等,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游戏化语言去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因势利导。
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自主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自由不等于放任,而应该是充分理解和掌握规则之后的一种自主,在设计活动时就必须考虑规则问题,我们规定每个活动区只能进5至6人,给每个活动区设计标志牌;材料的分放点也贴上标志图,便于幼儿游戏和整理。
二、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在幼儿的区域游戏过程中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由此可见,区域活动开展时,教师的现场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他决定着幼儿游戏是否能顺利开展。
(一)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
区域活动指导的第一步是观察,通过观察去了解幼儿的特点,了解幼儿的知识储备、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去发现幼儿的潜力。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了解幼儿某一活动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幼儿行为的表面,更要从表面了解幼儿行为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变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如我们观察发现小班幼儿对动手区的筷子十分感兴趣,都抢着去玩,我们就在操作区投放了许多可用筷子操作的材料,供孩子们使用。这样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肌肉力量,也可以为下学期升中班用筷子打基础。又如在美工区的折纸中,我们观察到某个幼儿反复操作几次都无法对折整齐,但是我们并没有对他说“我来帮助你”或是“你再来一次”之类的话,而是适时地为他准备另一张画有对称线的纸张,给他一个视觉上的提示,间接地帮助他成功地把纸对折了起来。幼儿扬起了自信的笑脸,帮助他找回了差一点被挫伤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教师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实现自己的发展。 我们以幼兒活动为中心,根据班级特点设置了各类活动区,每个区中有多种活动内容,有的侧重于粗浅知识的学习,有的着重于简单技能的练习和掌握,还有的可让幼儿产生兴趣、好奇心等;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区域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为幼儿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活动环境,如果教师在指导上不因人施教的话,区域活动的长处就荡然无存了。如针对在科学区认识图形这个目标,教师投放了两组材料,一组是颜色的认识;二组是对颜色与形状的认识——图形宝宝回家。这样幼儿可根据兴趣、需要选择,教师也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指导与帮助,幼儿会获得不同的经验。
(二)教师适时介入,因势利导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幼儿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教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幼儿的思维、影响幼儿的活动。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就要找最佳的时机。教师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介入:一是当孩子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的时候;二是当幼儿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三是当游戏出现教育契机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四是当游戏无法深入时;五是当幼儿发生创造性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发现与鼓励。
总之,区域活动已成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是在区域活动的空间设置上还是在材料的投放及对幼儿的观察指导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创设科学的、合理的、有趣的活动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需要选择有目的性、好玩的、实用性强的区域材料,从侧面指导幼儿,隐性地参与到活动当中,与幼儿一起探索发现、并且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实践、探索,积累经验,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区域活动更具科学性、时效性,体现其价值与活力,充分利用区域活动这一平台,让活动区切实成为幼儿的又一成长乐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丽娟.幼儿园区角活动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与指导刍议[J].价值工程,2011(4):230-231.
[3]陈思秀.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前教育),2011(10):29-31.
作者简介:蒙振瑛(1979— ),女,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