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爱发脾气 儿科医生支着

2021-08-26徐澄

保健与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脾气语言表达

徐澄

两三岁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想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事,给家长发出的明确信号就是“发脾气”。美国儿科学会专家表示,幼儿发脾气,恼人却正常。不过,家长可以把握这个机会,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脾气,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1.從教孩子规则开始把你不想让孩子碰的贵重物品收起来。考虑在家中设立一个有书本和玩具的地方,让孩子安全地玩耍。一旦孩子违反规则,最好选择积极的方式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训斥,但切忌动辄威胁。

2.设法转移孩子的视线一旦孩子有发脾气的征兆,家长应尽快介入,在脾气爆发前降温、解决或者转移注意力。可以尝试更健康的方式,尝试不同的方法,但不要用糖果哄孩子。

3.教孩子学会语言表达对蹒跚学步的孩子而言,自控能力不会与生俱来。因此家长应教会孩子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生气时胡乱地脚踢、牙咬或动手打人。家长这时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不能伤害别人”。

4.奖惩分明当孩子行为举止得体或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时,家长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但是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乱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应保持冷静,严格管教,立场坚定。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错在哪里,而且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

5.随时监督当孩子与玩伴发生争执的时候,家长的监督很重要。如果是小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开始打起来或吵闹升级,家长必须及时干预。要让孩子们清楚,谁“挑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没有理由伤害对方。

6.向儿科医生求助如果孩子在几周内都表现出异常的攻击性或者家长无法独自应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应该向儿科医生求助。其他值得警惕的信号还包括:孩子伤害自己或他人身体,攻击家长或其他成年人,被幼儿园或者邻居送回家或禁止玩耍,等等。

专家表示,一旦家长找到奖励好行为和劝阻坏行为的有效方法,就可以通过这些方法防止孩子发脾气,改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脾气语言表达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二则
酒精脾气等
儿科医生“荒”在哪?
小小主持人
树的怪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