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法在鼻内镜鼻窦手术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8-26王巧玲周彩萍蔡冬姣
杨 曼,王巧玲,邓 婷,周彩萍,蔡冬姣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541002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发病率在1%~4%[1],病人以鼻塞、浓涕、头痛、嗅觉功能障碍等为主要症状[2],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该病先以保守治疗为主,但疗效往往不佳,因而手术,尤其是鼻内镜鼻窦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3]。虽手术的疗效良好,但术后并发症多(出血、窒息等)[4],尤其是病人在术前及术后对该病及治疗的认知缺乏时,会影响康复。因而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但在围术期的健康教育内容繁多复杂,这就要求健康教育要重点突出,系统而有层次,为解决该问题,本课题组以“清单法“为切入口,制作该病的健康教育清单、根据清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鼻内镜切除术的鼻窦炎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纳入标准:符合鼻窦炎临床诊断标准[5],并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无合并心、肝、肾等其他疾病;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及配合者。排除标准:既往有全身各系统慢性疾病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内科疾病者;文盲或不能配合此次试验者。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临床分期、患病侧别、手术团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1.2.1.1 对照组
对照组病人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病人人院时做好入院介绍,包括医护人员、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等,根据医嘱告知病人检查相关注意事项、手术方法和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饮食等;手术前通知病人禁食、禁水时间,术前个人卫生以及备好所需用物;手术回病房后,向病人交代饮食等注意事项,按照常规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1.2.2.2 试验组
试验组病人采用清单式健康教育方式:①成立清单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组3名组成。②设计清单内容。本研究在结合鼻炎临床实践指南及相关知识,通过查阅国内外鼻炎相关文献,并与科室专业医生及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清单内容。③培训责任护士。对病人的健康教育一般由责任护士进行,对其培训,详细讲解清单条目内容的含义及作用,并进行考核,合格后开始实施。④清单的临床应用。每例病人一张清单,入院后将清单挂在病人床头,对照清单在不同时间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每项条目完成后在条目的方框中打钩,详见图1。
图1 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病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清单
1.2.2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鼻腔粘连、鼻出血、窒息、眼部并发症及脑脊液漏)发生率。②健康教育内容掌握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病人对鼻窦炎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内容包括:鼻窦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术后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共5个方面,于入院后第1天和出院前1 d填写。③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调查,选项为满意、一般、不满意。④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单个并发症发生率在两组病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对照组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2.3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评价比较
在健康教育前,两组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教育后,试验组病人在外出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及饮食禁忌上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在鼻窦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的知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详见表3。
表3 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 单位:例(%)
2.4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健康教育内容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2.5 两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较
试验组住院天数[(5.25±0.95)d]明显少于对照组[(7.31±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11,P<0.001);试验组住院费用[(8 772.96±494.01)元]显著少于对照组[(9 516.68±654.5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4,P<0.001)。
3 讨论
3.1 清单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清单管理最初在航空业出现并应用,后来被引入医学领域,效果十分显著。比如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将清单法引入重症监护室(ICU)的护理管理,为预防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病人实施的五步清单管理,使感染率从11%降至0%[6];还有学者将其应用于麻醉病人的交接过程,开发麻醉交接检查清单,应用3个月后的结果显示,交接质量明显改善,且交接平均时间没有增加[7]。
3.2 系统全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行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病人由于术后需要填塞止血等,容易造成术后各种并发症[8]。比如有些病人不懂用口呼吸,术前需让病人进行呼吸训练,否则会造成呼吸不畅,甚至窒息;或者病人直接把填塞物取出,造成止血效果不良,发生出血,血凝块没有被清除,也会造成误吸;还有些病人在经口呼吸模式下吞咽功能不完善,术后可能在进食时发生呛咳;再比如有些病人认为做了手术需要大补,在食物选择上不注意流质饮食,或遗忘该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须再三叮嘱。可见,术前及术后对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病人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但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人员基本为责任护士,年龄、护龄、学历、经验、知识结构等参差不齐。高年资的护士可能经验丰富,但也可能过多依赖主观意识和经验,新手护士对业务不熟练,经验缺乏等[9],都有可能遗漏健康教育内容。而在查阅大量文献及与专业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讨论后,制作出健康教育清单,清晰列出健康教育内容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既能避免部分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专业知识记忆不完善,又能避免部分高年资护士客服仅凭经验工作的不良习惯,规范化了健康教育的内容[10]。
3.3 清单法应用于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本研究针对鼻内镜手术的鼻窦炎病人制定了健康教育内容,并评价其效果。首先,清单法比常规的健康教育法更能显著减少病人并发症发生率,至于在单个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在于单个并发症的发病率均很低,因此难以体现清单法的优势。而正是由于清单法的规范化,使得病人被系统、全面且再三地提醒教育,使得病人注意术后的各种行为。这在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上也得到体现,采用清单法健康教育的病人,对健康教育内容(外出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事项和饮食禁忌)的掌握明显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法,至于在健康教育内容知识中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上,护理人员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会宣教,因此,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上不会有差别。另外,由于清单式健康教育更有序、规范、全面,病人术后的并发症总数减少,因而该法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比常规法更高。最后,清单式健康教育的病人其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常规健康教育的病人,这也是源于清单式的健康教育效果更好,使病人更多地注意及规范自己的术后行为,进而减少并发症。
4 小结
本研究建立的鼻窦炎鼻内镜下切除术病人健康教育内容清单,其结构合理,条目内容全面、系统。能有效减少病人并发症数量,提高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及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有助于为该类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案制定提供循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