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监测离不开蜉蝣

2021-08-25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蜉蝣沙土成虫

蜉蝣是蜉蝣目昆虫的总称,古人看见这种昆虫在水面上空飞行,姿态优美,仿佛在水上漂游,便称它们为“蜉蝣”。不过,古人注意到的身姿曼妙的蜉蝣只是蜉蝣的成虫阶段,而其稚虫阶段的生命过程是很长的。

蜉蝣的成虫只有几个小时到几天的寿命,最长的也超不过10天,但稚虫在水中生活的时间则有几个月,甚至几年。如此看来,蜉蝣在昆虫世界可不是什么“朝生暮死”的短命昆虫,而是相当长寿的了。要知道,一般昆虫的一生也就几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有些昆虫的寿命更短暂,一年能完成好几代,甚至好几十代。

全世界已知的蜉蝣有3000多种,我国已知的蜉蝣有360多种。除南极洲外,蜉蝣分布于各大洲的淡水中,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稚虫腹部侧面长有成对呼吸用的气管鳃,腹部末端有两根长尾须,通常还有一根中尾丝等。

不同种类的蜉蝣,成虫的形态极为相似,只是大小有些差异而已,但稚虫的外部形态表现出了多样化,大致可归纳为两种比较特化的类型:扁平型和流线型。

除了这两种类型之外,还有一些中间类型,比如生活在沙土里的蜉蝣稚虫,头较小,但上颚发达并向前伸出,很像大象的牙,它们的前足为类似于蝼蛄的开掘足,可以刨开沙土潜入沙土内部。

蜉蝣稚虫是河流生态环境食物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充当着初级消费者的角色,关联在生产者——藻类和次级消费者——鱼类之间。据统计,蜉蝣稚虫占整个底栖动物生产量的1/4以上,占整个鱼饵料的5%至40%不等,蜉蝣稚虫的天敌众多,除了鱼类,水生甲虫、大田鳖、水螳螂、水虿以及齿蛉和石蝇的稚虫都会把它们当作“口粮”。因此,蜉蝣稚虫对维系群落食物网的复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著重要作用。

蜉蝣稚虫的分布受底质状况、水温高低、水质优劣、水流速度等各种水域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有的稚虫喜欢在含氧量较低、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有毒物质较多的水域中生活;有的稚虫则喜欢在含氧量较高、二氧化碳含量较低、有毒物质较少的水域中生活。

蜉蝣稚虫在水下具有较长的生活期,符合对水质长期的监测要求,而且腐食及杂食的特性,使其能对水中有毒物质的扩散做出敏感反应。因此,蜉蝣稚虫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作为判别水域中水质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监测环境变化及河流重金属污染。而且,蜉蝣的分布可达海拔4500米左右,也可应用于高原湖泊的水质评价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蜉蝣稚虫在水质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摘自《百科知识》)

猜你喜欢

蜉蝣沙土成虫
人生路
差别最大的字母
山东90后小伙卖黄河沙土
沙土裤里的生命密码
黄昏的蜉蝣
济宁地区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监测与防治试验
沈阳舟蛾科成虫调查分类研究
话说蜉蝣
疼惜别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