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白求恩》: 论述了“做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问题

2021-08-25

华声文萃 2021年6期
关键词:战地白求恩八路军

《纪念白求恩》是1939年 12月21日毛泽东为悼念白求恩的逝世而写的,全文约一千字。

1939 年11月12日清晨5时20分,诺尔曼·白求恩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的正义斗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泽东得知白求恩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同年 12月1日在延安各界追悼白求恩的大会上,他亲笔写了挽词20天后,毛泽东又亲笔写下了《学习白求恩》一文,号召中国人民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该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题目改为《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1890年3月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格雷文赫斯特镇一个牧师家庭。1935年11月,他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并将目光投放到世界范围内的人类解放斗争中。1936年,白求恩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冒着枪林弹雨支援西班牙共和军进行马德里保卫战,抗击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于1938年1月8日来到中国,同年3月,到达延安。

让白求恩没有想到的是,他一到延安,毛泽东就接见了他。白求恩走进毛泽东所住的窑洞,毛泽东立刻放下手中的文件,走上前和他热烈握手,问候他。毛泽东随和地让座,亲自为他倒茶。

很快,他们谈及八路军前线在医疗方面的需要。白求恩向毛泽东坦率地讲了他一路上想好的医疗计划:在延安成立一个战时模范医院,建立这个医院后,白求恩本人并不待在医院里,他还要利用他带来的一批医疗器械组织战地医疗队,自己亲自率领这个医疗队到前线去,就近医治照顾重伤员。毛泽东对他提出的计划很感兴趣,表示会大力支持他的工作,并当即决定由白求恩组织中国第一个战地医疗队,由他带队去共产党的抗战前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毛泽东这次和白求恩谈话,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是白求恩与毛泽东唯一的一次见面会谈。

1938年4月24日,白求恩和加拿大医生查理·布德一起离开延安,前往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6月17日,白求恩等到达五台山,与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见面。在聂荣臻的支持下,白求恩在这里建立了一所模范医院后,立即带着战地医疗队上前线,为作战受伤的八路军战士治疗。

1939年10月,日寇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大规模的“冬季扫荡”,白求恩带领战地医疗队赶赴涞源北部摩天岭前线。10月28日,在一次紧张的战地手术中,白求恩左手不慎被手术刀划破。他简单包扎一下,仍然投入工作。11月1日,他带伤给一位患颈部丹毒并蜂窝组织炎的伤员做手术,手术中手套被划破,伤员身上的细菌侵入白求恩受伤的左手中指,很快发展到肺部,继而扩展到全身。

1939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终年49岁。

战争时期,交通不便,白求恩逝世近10天后的11月21日,消息才传到延安。毛泽东得知白求恩以身殉职,非常悲痛。

12月1日,中共中央、八路军、边区主要领导人,以及延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延安数万群众参加了追悼会。毛泽东送了花圈,并写了挽词。毛泽东写的挽词与众不同,上面写道:“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精神,学习他的牺牲精神,责任心与工作热忱。”不到30个字,却高度概括了白求恩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和品格。

白求恩逝世后,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准备编一本白求恩的纪念册,在延安出版,请毛泽东撰写一篇文章,收入纪念册。毛泽东很痛快地答应了。写作之前,毛泽东根据白求恩的事迹,对白求恩的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也思考了当时在延安的部分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弘扬白求恩身上体现的精神,对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具有重要作用。

12月21日,毛泽东彻夜未眠写成了《学习白求恩》一文,让警卫员送到八路军政治部。1940年,八路军政治部、卫生部在延安正式出版了《诺尔曼·白求恩纪念册》,毛泽东的《学习白求恩》一文收入其中。毛泽东在文中对白求恩精神的高度概括,挥洒自如的文笔,立即吸引了延安党政干部的关注。许多人将此文阅读多遍,作为对照自己,提升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的宝贵文件。

在新中国成立前,一些解放区编辑出版印刷了各种较早的《毛泽东选集》版本。这些不同的版本,不约而同地都收入了毛泽东这篇文章,可见大家对毛泽东这篇文章的重视和认可。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按照斯大林的建议,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时,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收入其中。毛泽东本人在审阅清样稿时,将原来的题目《学习白求恩》改为《纪念白求恩》,原稿的文字基本没有修改。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充分肯定白求恩精神是国际主义的精神,是共产主义的精神,并充分赞扬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接着,毛泽东批评了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五种不良现象:一是“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二是“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三是“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四是“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五是“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文章的结尾,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写道:“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個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文章明确阐明了“做什么样的人”的重要问题。

(综合《领导干部必读的党史国史经典》、中红网、搜狐)

猜你喜欢

战地白求恩八路军
封二:English Corner·英语角
几根香菜识破日特
语文阅读教学正方向:“教”“练”“考”统一——以《纪念白求恩》例
野菊
论平型关大捷与平型关战役的关系
浅析平型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八路军风采录
战地黄花
用白求恩精神培养白求恩式的医学人才
白求恩纪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