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教学策略分析

2021-08-25徐基华

考试周刊 2021年60期
关键词: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徐基华

摘 要: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维度,是学生在参与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形成的基本能力。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笔者探究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培养原则和培养策略,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多样的策略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文章详细阐述区域认知素养的内涵,培养原则和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区域认知;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教育部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全面展现了核心素养体系。在此《意见》的影响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热议话题。随着对核心素养的不断研究,学科核心素养被提出来了,驱动着核心素养培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样要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同时将其划分为了不同的维度。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在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区域认知呢?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区域认知呢?这是笔者在文章中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

二、 区域认知的分析

区域认知素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区域,以所划分的区域为对象,灵活地应用区域地理方法、技能等认识区域地理事项、发现区域地理规律、评价区域地理发展,切实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思维活动。从这一内涵中可以看出,区域内容是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载体。而且,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锻炼地理思维能力,形成地理探究能力,提升地理问题解决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三、 区域认知的培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离不开明确的培养原则和多样的培养策略。笔者一般遵循如下策略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

(一)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原则

在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无论培养学生何种地理素养,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培养原则,如此才能切实地遵守教学规律,提升培养质量。笔者在组织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遵循如下原则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

1. 遵循面向全体原则

促进全体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来的,同样是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所以,在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时候,教师要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而面向全体具体是指,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提升全体学生的区域认知作为教学目标,并以学生的区域认知发展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体验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原有的发展为基础,在区域认知意识、区域认知能力等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活动,是以日常教学为依托的。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认知是沿着从感知具体事物到利用语言归纳这一过程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培养高中生地理区域认知素养的时候,教师按照个体认知发展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认知。具体来说,笔者一般会在此原则的指导下,按照感知区域特征——建立区域特征表象——分析区域要素特征——综合分析概括区域主要特征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认知,使学生在一步步深入认知地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区域认知素养。

3. 遵循主体性原则

区域认知素养既是一种地理素养,也是一种心理素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的。在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无法利用言语的形式将这种素养讲述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切身的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习得和内化的。因此,要想在地理课堂上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联系教学需要,创设多样的具有体验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地理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地理现象中挖掘地理“原理”,潜移默化地锻炼能力。

(二)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

遵循如上培养原则,笔者在组织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有计划、有目的地探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具体总结到的培养策略如下:

1. 充分利用地图,认识区域

认识区域,是形成区域认知素养的基础。所谓的认识区域,简单地说是学习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区域地理基础知识是对区域地理现象的高度概括,其本身具有抽象性。高中生尽管抽象思维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发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学习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时候,往往无法自主地对知识内容建构有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限制了抽象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研究地理知识不可或缺的工具,还是学生间接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此外,地图是具有形象性的,迎合了高中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所以,在实施区域地理教学的时候,笔者会发挥地图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准确地认识区域,夯实形成、发展区域认知的基础。

以“非洲”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为学生展现非洲地区的地形分层设色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不同的区域色差是不同的,从而使学生在視觉的作用下,整体获知非洲的地形是由多个地形单元组成的。接下来,笔者引导学生详细地分析主导颜色区域的分布情况,借此明确不同的地形类型以及具体的分布情况,总结出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然后,笔者指导学生叠加非洲的河流分布图,通过发挥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描述山河分布格局。通过体验如此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对地理知识建立认知,还可以自然而然地初步感知区域地理,促进区域认知能力的发展。

2. 指导综合分析,发现特征

综合分析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区域环境中包括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作用。而且,地理事物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立足地理环境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时候,教师可以各组成要素为基础,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进行探究、分析地理现象,顺其自然地发现区域内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关系,有效地掌握区域特征。基于此,笔者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理要素,发现、概括特征。

猜你喜欢

区域认知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区域认知与其他核心素养的联系
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的学习策略
区域认知及其培养重点解析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