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对策探究
2021-08-25董滨棱
董滨棱
摘 要:在初中“劳技”教学插花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在主题、实施、学生实践活动、总结阶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教师的指导应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重视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插花艺术实践活动;教师有效指导;探索
插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是一门多学科相互融合的综合性艺术,具有表现自然、表现生活的美妙活力,具有许多深层的趣味与哲理。福建省地方课程教材初中劳技《园艺》中专题三《插花艺术》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易于学生接受。把插花内容引进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发现了有意义、有价值的插花艺术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注重实践活动。在插花艺术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实践活动各阶段的有效指导尤为重要。
一、 确定主题阶段的指导
(一)课题导入
兴趣是激励学习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对插花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在第一节课插花引入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春游踏青及美丽校园的画面,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中唤起兴趣,同时进行旁白:人们越来越崇尚大自然,重视周围环境的自然美,渴望把大自然的气息带回我们的家园。今天,我们也把美丽的鲜花请进了课堂,美丽的鲜花的出现,吸引了学生的视线,随后问:“假如老师送你几枝花,你会怎么做?”一位同学随手把花插在一个瓶子里。我赞赏地说:“这就是插花。”于是引入插花主题。同学们:“哇,这么简单。”继而问:“怎样才能使这幅作品更美?”同学们七嘴八舌:花要修剪,造型,加工,等等,从而引出插花艺术:运用修剪、弯枝等技术和艺术加工来表达一个主题,使之成为一件赏心悦目而有生命力的花卉艺术品。留意一下生活环境,就会发现,賓馆、饭店、商场、办公室、家庭,插花装饰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引导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走进插花艺术的实践活动探究中。
(二)明确主题
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小组活动的插花主题,创作插花实践造型。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对某造型的兴趣,协商确定创作主题,积极主动投入所定的目标。各小组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大量翻阅查找插花图片,有的到花店探究,都力求做得更好。
插花艺术的主题确定后,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首先通过课堂教学学习插花的基础知识,通过收集查找资料方式,让学生收集插花艺术相关的知识,如插花的历史、插花的基本造型、基本原理、色彩配置、构图技巧、作品赏析等。其次让学生到花店调查插花的常见花材、花语,插花的运用场合,观察生活中的插花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观察一系列活动,增进了对花材的了解与认识,知道要创作一件作品,关键要处理好立意、造型与花材的色彩搭配。插花首先要立意,即确定主题,要依据插花的目的和用途来确定。确定主题思想的范围有三个方面:为各种喜庆、礼仪社交活动而创作,为装饰美化环境而创作,为艺术表现和欣赏而创作。通过调查,学生探究能力增强了,更加热爱美,热爱生活。调查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引导其参与插花的主题确定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制定方案,共同探讨花材的选择,造型的设计与创作,等等。
二、 实施过程阶段的指导
在实施过程阶段,学生收集到许多有关插花的相关信息资料,会觉得很茫然。这时老师有必要指导学生选取相应的调查、采访、上网、查找书籍等方式,获得信息,并提供有关插花艺术的网站和书籍,如到学校图书馆或图书城查阅,由学生自行进行查找、选择、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指导学生处理信息,做好活动情况记录
插花艺术涉及的内容广,学生可能找不到研究方向,获取的资料肯定是泛泛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判断资料的优劣,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思考,对信息进行处理,指导学生做好资料的积累保存。学会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做好活动情况记录,及时记录活动情况和收获体验,对活动过程进行拍照或录像,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与分享资料,拓展思路,培养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最终形成有意义的成果,并使活动不断延伸。
(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难
学生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补充完善资料。各小组在网上及图书馆查找资料,到附近的花店进行考察、采访等。如当小组间合作缺乏和谐气氛时,教师要亲自参与小组活动,鼓励组员畅所欲言,肯定学生的建议;有的小组组员相互推脱,效率低,老师要加强督促,规定时限。若有的小组进行问卷调查,老师要关注学生们出的问卷内容,并加以修改,提醒学生及时收回问卷,及时统计分析。再如若学生在花店的调查采访中碰壁,产生畏难放弃的心理,这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在学生进行资料交流时,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处理资料,并选取重要插花内容交流,指导教学生如何倾听、做好记录。在学生活动中,有的学生不够主动,不够大方,老师要及时鼓励、帮助。
(三)对插花作品进行设计
要求学生先进行造型构思,选择好插花所要的花材,画好插花造型设计图。通常学生在设计造型,选择花材时,面对着众多的花材,会出现不知如何选择所用的花材。有的小组选择的花材过多,违背了插花的规律;有的小组会选择昂贵的花材;有的小组选择的花材与季节相反,购买不到。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实地考察。在小组合作设计作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分歧,如色彩搭配、造型等不理想,这就需要小组同学团结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还会出现设计的作品不理想等实际的问题,这时老师应及时给予指导,提供参考意见。
在造型设计阶段,学生的热情高涨,只要一下课、放学便三五成群围着我,讨论造型,讨论色彩、容器、花的搭配,博览插花艺术图片,在肯定中否定,又经过多次商量修改,设计出满意的构图来。有的学生告诉我,晚上,一躺在床上,便思考应该设计怎样的造型,满脑子都是插花。学生在花材的选择上,出现过多过杂,于是我便告诉她,为什么每朵花单独观赏时都很漂亮,但把每朵美丽的花都插一起,效果便不尽人意?原因便是没有主次之分,在一幅作品中,花要有主次,色彩也要有主次之分,并且在人们的视觉中心应配上最美的焦点花。渐渐地,学生对插花艺术由不知到知之,不断地实践探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