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瘫的儿子竟然夺得拳击冠军

2021-08-25宝蓉

现代家长 2021年8期
关键词:邹市明脑瘫儿子

宝蓉

5岁时还不会走路,不会独立吃饭,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医生也无奈地说:“死心吧,脑瘫没法治好。”但父母从未放弃,父亲更是自学摸索出一套按摩疗法,并历尽艰辛教儿子练拳击。功夫不负有心人——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好转的。”

1986年5月24日,家住天津的汪宝柱、刘惠琴夫妇的儿子汪强出生了。孩子是早产儿,因免疫力低下,并发了脑出血、黄疸、肺炎等病症。在抢救35天后,孩子虽被救活,却造成了脑损伤。2岁多时,汪强还不会说话走路,手指无法伸直。医生诊断:孩子患了脑瘫。这个结果,让汪宝柱夫妇如坠深渊。

之后,刘惠琴辞掉工作,每天带着儿子做康复治疗,汪宝柱则坚持打两份工给儿子筹医疗费。每天上午,刘惠琴都带着儿子做针灸,儿子的脑袋上每天都扎满银针。刘惠琴虽然很心疼,可还是咬牙坚持给儿子治疗。

汪强5岁了还不会走路,不会独立吃饭,甚至连爸爸妈妈都不会喊。后来,有位医生直截了当地对刘惠琴说:“死心吧,脑瘫没法治好。”刘惠琴听后,抱着儿子一路哭到家。

那几年,为给儿子治病,刘惠琴夫妇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如今,希望破灭,刘惠琴万念俱灰。汪宝柱给妻子打气:“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坚持,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好转的。”夫妻俩商量后做了分工:汪宝柱辞职带儿子做康复训练,刘惠琴去上班挣钱。

汪宝柱是个犟脾气,大家都说脑瘫治不了,但他仍坚持每天带儿子去医院按摩。之后,他还买来有关脑瘫治疗、按摩推拿方面的医学书深入研究。看不懂的地方,他就向老中医求教,然后在自己和妻子身上先找穴位按摩,感觉良好后再给儿子按摩。

不久,汪宝柱参加了天津中医一附院举办的按摩培训班。渐渐地,他摸索出一套激活脑细胞、刺激大脑活体的按摩疗法。他把自己手绘的神经元模式图、大脑内部结构图挂在墙上。每天上午,他给儿子按摩头部、轻拍头顶、揉搓四肢、拍后背4个多小时;下午,他带儿子进行肢体、语言和动作训练。除此之外,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他都均衡搭配,并特别注重给儿子做一些补脑的食物。

按摩是个体力活,枯燥乏味,但汪宝柱每天雷打不动地给儿子按摩。而且,他还每天记按摩笔记,按摩到不到位,孩子有没有进步,他都记下来。一年后,奇迹发生了:汪强的手指能伸直了,并且可以自己握勺吃饭,还能摇摇晃晃地走路。

汪强7岁那年,一天刘惠琴下班回家,儿子迎向她,弯腰给她拿了双拖鞋,含混不清地喊了一声“妈妈”。刘惠琴激动得一把抱住儿子,泪水夺眶而出……

儿子已到入学年龄,刘惠琴想让他上特殊学校,但汪宝柱不同意,他觉得儿子完全能上普通小学。可是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收汪强。汪宝柱的倔强劲儿又上来了:你们说我儿子不行,我偏要证明给你们看我儿子行!

之后,汪宝柱一边给儿子做康复治疗,一边教儿子100以内的加减法。他明白,脑瘫是智力发育迟缓,不是停止发育。所以,即便是同龄孩子教一次就会的算术,读两遍就记住的拼音汉字,儿子哪怕要学100遍,他也会不厌其烦地教他。同时,他还教会儿子下跳棋和象棋,进一步开发儿子的智力。

汪强9岁时,能自己上下楼,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在汪宝柱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汪强终于进入一所普通小学试读。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汪强的语文考了98分,数学考了100分。不久,学校将他转为正式生。

“打拳就得有专注精神,不要分心。训练时,不要当我是爸爸,把我当成你的击打目标、你的对手,尽管打就是了。”

汪强虽然走路比较平稳了,但比同龄人走得慢,走路的样子也有些特别,经常被同学们围观嘲笑。

每次,汪强靠近同学,同学要么跑开,要么就推他走。有的同学甚至对汪强说:“你是傻子,我不跟你玩,跟你玩我也会变傻。”没人愿意和他同桌,他只好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

同学们不仅不跟汪强玩,还经常捉弄和欺负他。课间,有调皮的同学见汪强走过来,就故意伸腿去绊他。汪强讲话咬字不清,为了尽量表达清楚,他说话时歪着头,不断挥舞双臂,样子有些滑稽。有的同学就学汪强讲话的样子来取笑他。一次上体育课,汪强跑步跑了最后一名。跑得最快的同学,给他起了个“企鹅”的外号,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时,高年级的同学也会欺负汪强。他们抢他的零食和玩具,在厕所堵他推他,用笔在他身上和衣服上乱画……

受歧视和欺负,对汪强来说成了家常便饭。每当他受了欺负哭着回家,刘惠琴只能告诉他:“以后见到那帮坏孩子,你就躲远一点。”汪宝柱也开始担心儿子:我们总不能一辈子跟着孩子,得让他练点防身术,能保护自己才行!

汪宝柱10多岁时曾练过5年的武术和拳击,他决定教儿子练拳。汪宝柱征求汪强的意见,汪强不假思索地点头说愿意练拳。可刘惠琴却把汪宝柱拽到一边小声提醒:“儿子连走路都不太稳当,还练拳击?”汪宝柱坚定地说:“他愿意练就成,哪怕再难,我也要教会他!”之后,汪宝柱在家门口的树上挂起沙袋,每天汪强一放学,便教他打沙袋。

刚开始打沙袋时,汪强出拳无力,胳膊和腿都抬不起来,而且打两分钟就累得气喘吁吁。汪宝柱就抓住他的手臂,提着他的腿,辅助他完成动作。别人一遍就能学会的动作,汪强要学几十遍,甚至上百遍。

为了增强汪强的体能,汪宝柱一边训练他练拳,一边让他练习跑步、做俯卧撑和跳绳。一开始做俯卧撑,汪強根本起不来,两只手使不上劲儿,身子软塌塌的。汪宝柱就用右手托着他的肚子,左手提拉他的背,让他坚持练。5个、10个、15个……慢慢增加。汪强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始终努力配合着爸爸练习。在坚持练习拳击一年后,奇迹发生了:汪强的胳膊和腿有劲儿了,步伐也比较稳健,打出的拳越来越有气势。

后来,汪宝柱意识到沙袋是死物,提高不了拳技,也练不出自信心,他就当起了汪强的陪练。在最初的两年里,汪宝柱几乎不怎么躲闪汪强打来的拳,他怕汪强打不着,失去打拳的兴趣。所以,他就主动挨打,经常被汪强打得鼻青脸肿。对此,汪强内疚不已。汪宝柱就鼓励他:“打拳就得有专注精神,不要分心。训练时,不要当我是爸爸,把我当成你的击打目标、你的对手,尽管打就是了。”

在汪宝柱的教授下,汪强的拳技突飞猛进,对拳击越来越痴迷。此时,汪宝柱才开始和汪强对打,甚至有时还会适当地压着汪强打,让汪强防守、反击。他的目的是增强汪强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后,汪强脱胎换骨:他肌肉结实,出拳时动作灵敏,一秒能打出6拳,一拳重达150公斤。而且,他的反应能力也全面增强,有时爸爸一个大轮拳打来,汪强都能迅速避开。

2006年,20岁的汪强中专毕业,他有了清晰的职业规划:当一名职业拳击手。为了表达对爸爸的感激,他特意写了一封信给爸爸:“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争取打出好成绩。”

“虽然职业拳击选手能赚到钱、获得名誉,但和帮助脑瘫孩子康复、让他们获得尊严和自理能力相比,价值感和成就感远没有后者高,我希望儿子的精神世界富有。”

一天,汪强在网上看到天津一家拳击表演队对外招聘拳击教练,便前去应聘,并成功被录取。从此,汪强不仅能养活自己,还受到了学员们的尊重,他变得更自信了。

2008年,汪强报名参加了天津市“艺龙杯”拳击精英对抗赛,获得了71公斤级的冠军。2009年,汪强向拳王邹市明发出了挑战。他私信邹市明博客:“我心目中的邹市明拳王,您好!我叫汪强,是一名脑瘫患者,今天我在这里给您正式下挑战书,并非我不尊重您,我希望在拳台上证明我自己……”

尽管邹市明没有迎战,但他还是在一次比赛前特意邀请汪强见面:“汪强弟弟,你的坚强和勇敢感动了我,也激励了我。我相信我们拳击健儿一定会百折不挠,挥洒出漂亮的拳头和人生!”

邹市明的鼓励,进一步激发了汪强的斗志。2010年,他参加了第二届中外拳击对抗赛,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二场职业拳击赛。爸爸和妈妈都到现场为他加油。当主持人介绍汪强是一名脑瘫拳击手时,观众顿时欢呼起来。汪强激动地蹿上拳台,连续做了几个拳击动作,欢呼声潮水般再次响起。

刘惠琴站在台下,拉着汪宝柱问:“这是我那个曾经连手指都无法伸直、站都站不稳的儿子吗?”汪宝柱激动地点头:“是的,是我们的儿子。”两人眼睛顿时湿润了……

2011年,汪强获得了天津市“百名健身之星”称号。2013年,他又获得“体育之美榜样2012”——天津民间体育人物“自强之美”奖。

2014年,汪强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三场、第四场职业拳击赛,又获得了两个冠军。几次职业比赛后,汪强成了名人,很多人慕名前来拜汪强为师,其中有拳击爱好者,更多的则是像他一样的脑瘫患儿。

在汪宝柱常年努力教导下,汪强变得特别有责任感。他觉得,自己在自立自强后,更应该回报社会,去帮助那些患病的孩子们。

深思熟虑后,汪强辞职创办了自己的拳击俱乐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脑瘫孩子打拳上,用拳击训练激发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帮助他们康复。

2015年,在拳击俱乐部里,汪强每天耐心地教学员们练拳。从站姿到手势,从步伐到出拳,他始终笑着为学员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示范,不时纠正他们的动作,就像当年爸爸教他时那样。

6年来,汪强一直教孩子们打拳,汪宝柱也一直向困苦家庭毫無保留地传授自己独创的“脑瘫儿按摩治疗法”,让更多的脑瘫患者家庭少走弯路,争取更多的康复时间。

接受笔者采访时,汪宝柱说:“虽然职业拳击选手能赚到钱、获得名誉,但和帮助脑瘫孩子康复、让他们获得尊严和自理能力相比,价值感和成就感远没有后者高。我希望儿子的精神世界富有。他自己强大了,也要帮助更多的脑瘫孩子自立自强……”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邹市明脑瘫儿子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康复护理在小儿脑瘫护理中应用效果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邹市明:我从未有一天离开过拳击
邹市明完胜泰国坤比七 荣膺WBO112磅世界金腰带
心理干预对轻中度脑瘫儿童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脑瘫患儿332例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