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离不合理膳食带来的威胁,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

2021-08-25左小霞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1年8期
关键词:膳食指南居民

医学指南,可以说是每一个医学专业领域内的指路灯塔。无数疾病的诊疗方式,在不断探索、发展后最终形成了相关的指南。用于诊疗的指南浩如烟海,而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却鲜有《指南》来指导。其实,有一本指南应该被每一个中国人熟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是我们国家的“饮食宝典”,在不健康饮食成为大多数疾病危险因素、病因的今天,这本指南更应该成为预防疾病、控制疾病的宝典。我国自1989年发布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来,之后在1997年、2007年、2016年不断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目前,正在对现行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进行修订。今后,我国每5年修订更新一次。

营养学每年都在更新和进展,国民的饮食方式、膳食结构也在逐年发生变化,所以2020年6月,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工作组分析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现况及问题,汇集近5年来国内外膳食与健康研究的新证据、有关膳食指南进展,形成了一份《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并于2021年2月25日上午发布,为即将到来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1)》提供了依据。近5年来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份《研究报告》又提出了怎样的问题和建议?笔者有幸采访到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原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左小霞主任。

总体向好,进步与不足并存

無论国内国外,饮食模式、饮食健康状况都是动态变化的,一方面是受到经济条件、文化变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健康的追求与关注。这种变化也是各国都不约而同以一定周期修订膳食指南的初衷,希望能够引导变化、为健康饮食指路。

值得肯定是,自2015年至今我国居民的膳食质量、健康程度都是在逐渐提高的。在今年2月的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就指出“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现状特点之一,是居民营养状况和体格得到明显改善。”

“并不是现在吃的越来越不好了、越来越不健康了,这点一定要明确。”研究报告统计了我国自1990年至2017年的全国、城市、乡村三个维度的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变化,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城乡男性女性平均身高一直在逐年增长。

而在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饮食不均衡、不科学的问题也有发生。比如盐摄入量仍较高、油脂摄入过多,甜食、添加糖摄入量逐年增加,这都为我国居民的营养健康安全带来了严峻的威胁。

严峻的威胁——不合理膳食是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

每种疾病的发生,背后一定有多种危险因素的作用,除去我们无法改变的年龄、遗传因素外,“很难说有哪些疾病与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完全不相关。”左主任告诉我们,对于几乎所有的代谢性疾病来说,不合理膳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在其发病中占据了主要地位。

在《研究报告》中,对于我国膳食健康现状分析的第四点便是“不合理膳食是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以认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

在2019年6月,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1990-2017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2017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个系统分析》,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所(IHME)合作完成。该研究根据寿命损失年数(因某种疾病少活了多少年)的多少,从282类致死原因中找出了2017年中国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别是: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气管、支气管、肺)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肝癌、道路交通伤害、胃癌、阿尔兹海默症及其他痴呆症、新生儿疾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三十年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中国人的主要死因,研究人员形容这是一种“戏剧性转变”,不合理膳食便是这种转变背后的主要原因。可以说,这十大死亡原因中除了道路交通伤害,几乎都与饮食相关,都有不合理膳食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而存在。

在传统认知中,与饮食关系最为密切的慢性疾病莫过于三高,高血压病的主要膳食危险因素为钠盐摄入过多。“近些年来国民盐摄入量一直在降低,但离安全范围还有距离。”左主任告诉我们,1992年我国调查的人均烹调用盐量为13.9克/天,而根据《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2015年时已经降为9.3克/天,下降了4.6克/天,相当于每10年平均下降2克/天。这说明我国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民营养周、限盐日的宣传教育等活动有成效,但也必须正视离指南推荐的每天<6克盐的摄入量仍有不小的距离。

2012年, 在中国成人所有膳食因素与估计的心血管代谢性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钠摄入占17.3%、水果摄入不足占11.5%、水产类Q-3脂肪酸摄入不足占9.7%。“也可以认为这是我国居民膳食比较典型的几个不足方面。”

另一个较为严峻的问题则是“超重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 3%和16.4%, 成年居民超重或肥胖已经超过一半(50.7%)。肥胖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成为多种慢性病(包括癌症)的共同病理基础。从2000—2018年成人超重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来看,肥胖率上升速度大于超重率的增长;农村人群超重和肥胖率的增幅高于城市人群。“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热量摄入过量,另一方面是营养摄入不均衡。”

化繁为简——健康饮食模式的推荐

《研究报告》除评估了近些年国民饮食的相关变化和收集分析多种膳食研究的证据,更重要的是探讨如何健康饮食,并单列一点专门探讨不同的膳食模式。膳食模式指一个地区居民长期形成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及消费频率,包括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或不同食物、饮料等的组合。

“饮食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每天摄入的是多种食物、营养素的搭配组合,所以关注膳食模式往往比聚焦某些单一食物、营养素要更加有效。”左主任告诉我们,在新版的美国膳食指南着重强调了这一点,在《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中,核心推荐的第一点便是“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应遵循健康的膳食模式”。以往的膳食指南依赖于个别营养素、食物,以及食物种类与健康结局之间关系的證据,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孤立地摄入这些食物,或是非常割裂地去调整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一种饮食模式的膳食成分是会互相影响、促进的,所以饮食模式可能会比个别食物、营养素更能预测整体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也更加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和操作。”左主任如是说。

今年《研究报告》也体现了这种关注膳食模式的趋势。《研究报告》强调,一种膳食模式的不同组成部分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比单个食物或营养素更全面地影响人类整体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变化,相比在未来2021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会具体对于饮食模式提供更多的建议。”

总体来说,除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本身推荐的平衡膳食模式,《研究报告》还推荐了3种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得舒饮食膳食模式以及以江南地区饮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地中海饮食

地中海式饮食主要是以意大利南部、希腊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克里特岛的居民膳食结构为基础形成的一种特点鲜明的饮食模式。该膳食模式的特点是食物多样、清淡和加工简单,营养素丰富、单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和膳食纤维(全谷物)的摄入量很高。左主任介绍道:“地中海饮食常年在国际饮食模式推荐、健康膳食模式评选中位居第一,是国际公认的健康饮食。”而且,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地中海饮食模式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风险上的优势,但由于饮食文化和常见食材的差异,地中海饮食并不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长期遵循地中海饮食相对困难,成本也不低,也不太现实。

得舒(DASH)饮食

1997年在美国开展的一项大型高血压防治计划,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制订并提出了DASH降血压饮食方案。DASH饮食强调摄食足够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脱脂)奶,以维持足够的钾、镁、钙等DASH饮食作为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饮食模式。大量证据表明除了高血压,DASH膳食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癌症、心脏病、脑卒中和糖尿病等。DASH饮食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年度最佳综合饮食方式。

以江南地区饮食模式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我国地域差异很大,膳食模式非常丰富。《研究报告》指出,从以往2002年、 2012年、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分析,我国以浙江、上海、江苏等为代表的江南地区膳食可以作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代表。该区域膳食以米类为主食,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量充足;动物性食物以猪肉和鱼虾类为主,鱼虾类摄入相对较高,猪肉摄入量低;烹饪清淡少油少盐,比较接近理想膳食模式。流行病学和慢性病监测发现,具有这一模式特点的人群,不仅预期寿命比较高,而且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这种江南饮食为代表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的提出,是《研究报告》的一个亮点。这是在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饮食习惯、文化中进行的健康膳食模式探索。”左主任告诉我们,2020年,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基于瑞金医院牵头开展多项覆盖全国的队列研究——中国代谢解析计划(ChinaMAP),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团队也利用研究中的大量样本数据分析了全国2.1亿人口的饮食偏好,首次绘制了中国人的饮食偏好地理分布图,归纳了国人的饮食偏好在年龄、性别、地域、气候、经济水平之间的不同分布特点。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淮河”连线,而中国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也由此一分为二,呈现“南低北高”的特征。基于流行病学证据,可以认为,长江中下游居民长期形成的饮食结构有利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防控,类比西方的“地中海饮食”。

研究中对比了地中海饮食模式、传统上海浓油赤酱的饮食方式,以及综合上海饮食、浙江饮食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饮食模式的江南饮食模式。与地中海饮食相比,江南饮食模式以菜籽油代替了橄榄油,用豆制品代替了坚果,保留了鱼虾等水产品以及丰富的白肉,研究团队发现江南饮食在营养体系上和地中海饮食相似,而江南饮食从降压和降糖两个角度则优于地中海饮食。

当然,并不是属于江南地区的饮食方式就一定健康,“部分江南地区饮食口味偏甜,甜食摄入较多,主食中粗粮摄入量不充足,或是用油较多,这都是不提倡的。这种江南饮食模式是一种取江浙饮食模式长处的健康饮食模式,不能等同于传统江南饮食。”

“2021版膳食指南的修订工作已经开始,而《研究报告》的形成也为指南的修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临床证据,新的《膳食指南》非常值得我们国人期待。”在研究报告中,新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关注外卖饮食增多和烹饪变化、对于食物浪费等营养素养问题的关注,都是非常亮眼的部分。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将“合理膳食行动”列为重大行动之一。正如《研究报告》在末尾所述,今后10~15年是我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降低疾病负担的关键战略期,抓住机遇、及时采取措施将会事半功倍,与时俱进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围绕《膳食指南》构建的合理膳食,将是实现全面、均衡营养,切实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状况的基础和保障,践行健康中国!

(编辑    董玲、车翀、王幸)

猜你喜欢

膳食指南居民
哪些食物让人越吃越瘦
石器时代的居民
带“筋”的食物才含膳食纤维吗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指南数读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测一测,怎么吃才健康
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