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管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评估
2021-08-25吴华
吴华
娄底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湖南娄底 417000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细胞的胃部癌症,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环境和饮食因素等共同作用所致[1]。 临床上将其分为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细胞癌几种类型。 此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疾病缓慢进展,可出现上腹痛、体质量减轻、厌食、贫血等症状,严重者合并出血、梗阻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2-5]。临床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有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均有不同的治疗效果。但患者的个人因素和配合度仍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需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保障治疗效果[6-7]。基于此,该文随机选取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4 例,对中医健康管理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4 例。 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的分组方式将44 例胃癌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即参照组(n=22)和研究组(n=22)。参照组中男12 例,女10 例;年龄最小为46 岁,最大74 岁,平均(59.94±3.72)岁。研究组中男13 例,女9 例;年龄最小为47 岁,最大73岁,平均(60.01±3.68)岁。 两组胃癌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纳入标准:符合胃癌临床诊断标准;有体质量减轻、上腹痛、黑便、上腹部肿块等症状;经胃镜检查、病理学活检等检查确诊;自愿参加并签订协议;经伦理委员会审批;一般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严重脏器疾病患者;患有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患者;存在沟通障碍患者;一般资料不全患者;不配合临床研究患者。
选取该院临床护士44 名,均为女性。以随机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22 名。 A 组护士为参照组患者进行管理服务,B 组护士为研究组患者进行管理服务。A 组护士中年龄最小为24 岁,最大为35 岁,平均(28.53±2.98)岁。 B 组护士中年龄最小为25 岁,最大34岁,平均(28.47±3.02)岁。两组护士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参照组胃癌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包括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检查,规范患者作息,纠正不良习惯,指导患者遵循医嘱用药等。
对研究组胃癌患者采用中医健康管理。具体如下:①成立中医管理小组。选取该院临床管理经验丰富、胃癌知识充沛的管理人员成立中医管理小组。所有小组成员均需要接受医院胃癌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关流程培训后方可从事临床管理工作,以此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②做好中医健康档案。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情况,以便及时修改治疗方案。 ③普及胃癌知识。 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为其讲解胃癌疾病知识,提高患者认知。通过健康讲座,宣传中医治疗方案,拓展胃癌防治生活常识,鼓励患者健康生活,合理作息,提高治疗依从性。 ④进行心理管理。 患者多数因疾病折磨易产生负性情绪,进而抵抗治疗,加重病情。故小组人员需要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来源,采取针对性管理方式,正确排解情绪,形成良好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配合临床治疗工作。 ⑤进行饮食管理。 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建议使用鱼类、瘦肉等食物,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还建议患者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胃肠蠕动,加速有毒物质排出,增强抗病能力。 ⑥进行治疗管理。 不同体质和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法有所差异,在中医治疗方面,需要根据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辨证治疗,以调整体质、扶正抗癌为治疗理念,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癌症进展,延长患者生命。⑦进行复查管理。小组成员需要为患者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每3 个月复查1 次,留好联系方式,随时沟通病情,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胃癌患者经过不同管理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护士工作能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管理满意度进行统计。
①心理状态包括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分别采用抑郁自测量表和焦虑自测量表进行评估,分值均为0~100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
②生活质量采用该院自制评价标准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③护士工作能力包括言语沟通能力、 随机应变能力、处理事务能力、科研工作能力4 种能力,以该院自制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每项分值为0~25 分,分数越高表示护士的工作能力越强。
④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3种情况,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00%。
⑤管理满意度包括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 种评价,管理满意度为前两者占比之和。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对比[(±s),分]
组别抑郁状态焦虑状态 生活质量研究组(n=22)参照组(n=22)t 值P 值20.15±4.77 31.25±4.80 7.694<0.001 21.86±4.82 32.73±4.91 7.410<0.001 82.10±4.56 73.99±5.20 5.500<0.001
2.2 两组管理后的护士工作能力对比
B 组管理后的护士工作能力优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管理后两组护士工作能力对比[(±s),分]
表2 管理后两组护士工作能力对比[(±s),分]
组别B 组(n=22)A 组(n=22)t 值P 值言语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处理事务能力 科研工作能力23.19±0.86 16.75±1.54 17.125<0.001 23.08±0.93 16.64±1.51 17.033 0.001 23.21±0.63 17.39±1.40 17.781<0.001 22.98±1.01 15.99±1.65 16.947<0.001
2.3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分别为9 例、12 例、1 例,治疗依从性为95.45%。 参照组胃癌患者管理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分别为4 例、10 例、8 例,治疗依从性为63.64%。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4,P=0.009)。
2.4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 流行病学显示,此疾病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五位,病死率居于第3 位,最常发生于40~70 岁人群,具有性别差异,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9]。 典型症状主要包括饱胀不适、消化不良、上腹痛、厌食、呕血、黑便等,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水等症状。 若未及时发现进行治疗,患者有合并多种并发症和转移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0-13]。
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该病的唯一方法,还可通过多种治疗方式综合治疗,达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患者常因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加重病情,需要利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规避危险因素,保障治疗效果[14-16]。常规管理主要是通过规范患者作息,纠正不良习惯,指导患者遵循医嘱用药等方式进行管理,虽有一定效果,但具有局限性[17]。 护士专业素养的好坏与临床管理效果息息相关,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有助于增强临床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常规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需要寻找新的管理方式,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提高管理效果。中医健康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18],主要通过成立中医管理小组,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通过做好中医健康档案,及时了解病情情况,修改治疗方案;通过普及胃癌知识,提高患者认知,开展健康讲座,宣传中医治疗方案和相关防治知识,鼓励患者健康生活,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心理管理,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增强治疗配合度[19-20];通过饮食管理,以清淡易消化为主,保证机体营养充足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通过治疗管理,小组成员根据不同患者的中医证型开展辨证治疗,提高治疗针对性,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通过进行复查管理,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与患者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病情,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规范生活方式,规避不良风险。 因此,中医健康管理是一种优秀的管理方式,具有较好临床使用价值。
该研究表明,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抑郁状态为(20.15±4.77)分、焦虑状态为(21.86±4.82)分、生活质量为(82.10±4.56)分优于参照组(P<0.05);B 组管理后的护士工作能力中言语沟通能力为(23.19±0.86)分、随机应变能力为(23.08±0.93)分、处理事务能力为(23.21±0.63)分、科研工作能力为(22.98±1.01)分,均优于A组(P<0.05);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治疗依从性为95.45%,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胃癌患者管理后的管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采用中医健康管理的管理效果更佳,能够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护士专业素养,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管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