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脏血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

2021-08-25宋承汝程敬亮张勇谢珊珊刘洁张晓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7期
关键词:片状门静脉边界

宋承汝,程敬亮,张勇,谢珊珊,刘洁,张晓楠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河南 郑州 450052;*通信作者 程敬亮 fccchengjl@zzu.edu.cn

肝脏血管肉瘤(hepatic angiosarcoma,HA)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间叶源性肿瘤,不足肝脏原发性肿瘤的2%,但却是肝脏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1]。本病好发于50~70岁人群,预后差。HA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术前常无法确诊,且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可能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掌握HA的影像学表现,对促进安全、准确的诊断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目前对于HA的影像学表现报道多数为个案分析及CT表现[2-5],仅少数研究总结了HA的MRI表现[6-7],综合性影像学分析较为欠缺。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HA的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病理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或活检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13例HA。纳入标准:①未进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且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②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诊断。排除标准:图像伪影较大,病变显示不清。13例HA患者中,男6例,女7例,年龄37~69岁,中位年龄5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乏力、食欲降低等。8例患者无氯乙烯等毒物毒气接触史,5例毒物毒气接触史不详。13例患者肝功能指标均异常,其中1例合并乙肝及轻度肝硬化,12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呈阴性。8例行肿瘤标志物检查,其中3例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升高。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豁免患者知情同意权。

1.2 影像学检查

1.2.1 CT检查 使用飞利浦、GE或东芝64排CT机,扫描参数:管电压120~140 kV,管电流240~350 mA,层厚5 mm,层间距5 mm。增强扫描使用碘海醇(300 mgI/ml)经肘静脉注射,剂量1.5 ml/kg,注射流速3.0~3.5 ml/s,延迟20~30 s行动脉期扫描,60~65 s行实质期扫描。

1.2.2 MRI检查 使用Siemens 3.0T MR扫描仪,采用8通道体部线圈。平扫包括T2WI(呼吸触发轴位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WI(屏气-VIBE序列)、DWI序列(轴位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b值取0、800 s/mm2。动态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快速团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用量0.2 ml/kg。使用屏气-VIBE序列采集四期,含平扫、动脉期(约20 s)、门静脉期(约60 s)和延迟期(约180 s)。

1.2.318F-FDG PET/CT检查 采用Siemens Biograph TruePoint64(52环)扫描仪,HM-20回旋加速器及CFN-100佐菜合成模块。患者静脉注射18F-FDG 3.7 MBq/kg,平卧休息60 min后,排空膀胱再饮水600~800 ml行PET/CT显像。

1.3 影像分析和测量 由2位分别具有6年、8年工作经验的影像诊断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所有HA图像进行阅片,出现争议时,经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分析过程中,以瘤体直径>3 cm定义为肿块样病灶,直径≤3 cm定义为结节样病灶。根据病灶大小及数目将病例划分为单发型、多发结节型、肿块结节混合型。分析多发病灶者的影像征象时,对所有肿块样病灶及有代表性的5个结节样病灶进行分析,主要观察病灶分布、数目、大小、边界、密度/信号、强化方式、有无转移、表观扩散系数(ADC)、标准摄取值(SUV)等。

1.4 病理学检查 大体标本中,肿块呈质软-质中或质硬。切面呈灰红色、灰红灰黄色、灰红局部灰白色、灰白色。光镜下,肿瘤细胞呈短梭形、圆形或多边形,核大深染,病理性核分裂象较常见,肿瘤细胞围绕血管腔隙紧密排列,腔内可见多量红细胞,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呈巢状、团片状或血窦腔样。肿瘤内常见出血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波形蛋白表达率80%(4/5),CD31表达率90.9%(10/11),CD34表达率84.6%(11/13),第八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率80%(4/5)。Hepatocyte阴性率100%(6/6),AFP阴性率100%(3/3)。

2 结果

2.1 影像学资料整体情况 13例HA中,8例为肝内多发病灶,其中肿块结节混合型5例,多发结节型3例,病灶于肝实质内弥漫分布,数目均多于10个,直径为点状至10 cm不等。5例为单发型,直径为1.5~10 cm。11例检出其他部位病灶,受累部位包括肺(5例)、骨(4例)、软组织(4例)、脾(3例)、盆腔(3例)、纵隔(1例)。

2.2 CT平扫及增强表现 12例HA进行CT平扫检查,其中10例同时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多发病灶者的影像征象时,对所有肿块样病灶及有代表性的5个结节样病灶进行分析。因此,对13例HA的所有肿块样病灶(平扫24个,增强23个)和有代表性的结节样病灶(平扫36个,增强31个)进行分析。

CT平扫:24个肿块样病灶均呈相对于肝实质的低密度(图1A),仅4个病灶(16.7%)密度均匀,其余病灶(20/24,83.3%)密度不均。11个病灶(45.8%)边界清晰,13个病灶(54.2%)边界欠清,无明显倾向性。4个病灶(16.7%)内可见灶状较高密度,提示病灶内少量出血可能。1例病灶呈明显不均匀低密度,且外缘毛糙,结合大体病理表现,考虑肿瘤破裂可能。36个结节样病灶中,30个(83.3%)均呈低密度,6个(16.7%)呈等密度而显示不清,35个病灶(97.2%)因较小而边界显示欠清晰。增强动脉期,87.0%(20/23)的肿块样病灶主体呈低密度,周边或中心见不规则片状强化灶(图1B),仅2个(8.7%)肿块样病灶呈主体强化,病灶强化程度介于肝实质与腹主动脉间。个别病灶周边可见过度灌注区。实质期病灶强化区域通常增大,呈向心型或离心型充填,但82.6%(19/23)的病灶充填不完全,病变密度不均,内部见较多片状相对低强化区域(图1C)。仅3个病灶完全充填呈较均匀强化。1个肿块样病灶始终无强化,考虑病变乏血供或坏死可能。71%(22/31)的结节样病灶动脉期周边或中心见片状或环状强化,但主体仍呈相对低密度,实质期呈向心型或离心型充填,但大多数充填不完全。19.4%(6/31)的结节样病灶始终无强化(图1B、C)。病灶强化方式见表1。

图1 女,43岁,HA,多发肿块结节混合型。CT平扫示肝左右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影,较大者边界清晰(箭,A);增强扫描示肝左叶较大病灶动脉期边缘及内部见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箭,B);实质期强化范围增大,呈向中心填充趋势,但未完全充填(箭,C);肝右叶一病灶动脉期中心见小片状强化(箭头,B);实质期强化范围增大,呈离心充填趋势,但未完全充填(箭头,C);部分小病灶未见明显强化;T2WI病灶呈不同程度高信号,边界清晰,部分病灶信号不均,内见片状短T2信号(箭头,D);ADC图上大部分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箭,E);PET/CT示病灶代谢活跃(箭,F)

表1 HA病灶的CT双期增强表现[例(%)]

2.3 MRI平扫及增强表现 5例HA进行MRI平扫检查,其中4例同时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多发病灶的影像征象时,对所有肿块样病灶及有代表性的5个结节样病灶进行分析。因此对上述患者的所有肿块样病灶(平扫13个,增强8个)和有代表性的结节样病灶(平扫20个,增强15个)进行分析。

MRI平扫T1WI和T2WI:无论是肿块样还是结节样病灶,33个病灶边界均显示清晰。所有肿块样病灶整体上均呈长T1不同程度长T2信号。11个病灶信号不均匀,内见斑片状更长T2或短T2信号影(图1D、图2A),其中3个病灶内部或周边可见不规则条片状短T1信号(图2B),考虑提示病灶内出血可能。1个病灶内见条片状类瘢痕样更长T1更长T2信号影且增强后此区域无强化,考虑提示坏死可能。12个结节样病灶呈均匀长T1不同程度长T2信号,5个整体呈长T1长T2信号,但内部或周边见点片状短T1短T2信号,3个病灶整体呈混杂长短T1混杂长短T2信号(图3)。

图3 男,43岁,HA,多发结节型。MRI平扫T2WI示肝左右叶内见多发结节样病灶,部分信号混杂,可见灶状短T2信号影(箭,A);MRI平扫T1WI示肝左右叶内见多发结节样病灶,部分信号混杂,可见灶状短T1信号影(箭,B)

MRI增强扫描动脉期,8个肿块样病灶均出现强化,且强化区域多呈斑片状、欠规则。其中7个病灶呈周边和(或)中心强化(图2C),另1个病灶呈主体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病变进一步充填,但5个延迟期未能完全充填(图2D、E)。对于结节样病灶,动脉期12个结节样病灶周边和(或)中心出现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范围不同程度增大,8个延迟期未能完全充填,病灶内见不规则多发相对低强化区(图2C、E)。仅2个结节样病灶始终未见明显强化。动脉期肿块样和结节样病灶强化程度均介于主动脉与肝实质间,延迟期部分病灶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和(或)门静脉期稍减低。个别肿块样病灶动脉期可见明显滋养动脉显影(图2C)及斑片状过度灌注区域。MRI多期动态增强表现见表2。

表2 HA病灶的MRI多期增强表现[例(%)]

图2 女,59岁,HA,多发肿块结节型。MRI平扫示肝左右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长T1不同程度长T2信号影,边界清晰,部分病灶信号不均,内见灶状短T2短T1信号影(箭,A、B);增强扫描动脉期肝右后叶较大病灶可见滋养动脉显影(箭),其边缘及内部见不规则斑片状强化(箭,C);门静脉期(D)及延迟期(E)强化范围增大,呈向中心填充趋势,但未完全充填,强化程度稍减低(箭);肝右叶小结节样病灶动脉期(C)呈周边强化,门静脉期(D)及延迟期(E)强化范围增大,呈向心充填趋势,部分于延迟期完全充填(箭头,C、D、E);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或短梭形,弥漫性增生排列成管腔状、条索状或巢状,围绕不规则血管腔隙紧密排列,肿瘤细胞核染色深,胞质呈轻度嗜酸性(HE,×10,F)

DWI高b值图像上,肿块样病灶及较大的结节样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较小的结节样病灶呈均匀高信号,ADC图上病灶呈不均匀高信号(图1E)。13个肿块样病灶和有代表性的20个结节样病灶的ADC值为0.65~2.34×10-3mm2/s,平均(1.45±0.43)×10-3mm2/s。

2.4 PET/CT表现 2例HA行18F-FDG PET/CT检查,均检出其他部位病灶,如骨(SUVmax=5.0)、纵隔内(SUVmax=9.3)、腹壁(SUVmax=1.8)。1例肝脏呈弥漫性代谢较活跃,SUVmax为6.3,1例肝脏内见多发低密度病灶代谢活跃,SUVmax为13.7(图1F)。

3 讨论

3.1 概述 HA侵袭性强、预后差,但文献报道较少,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术前往往难以确诊。既往研究认为HA的发生常与环境或职业致癌物相关,如氧化钍胶体、砷、氯乙烯等[8-9],但近年报道的HA病例多数病因不明[10],本组患者无明确的毒物毒气接触史。HA易发生肝外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肺、脾脏、骨等[7],明确有无转移灶会对病变的分期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产生影响,应引起影像医师的重视。本组部分病例的转移灶在观察腹部扫描图像时发现,如肺底部结节、冠状位所示脊柱病灶等。HA多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多数正常。

3.2 影像学表现 HA可单发或多发,本组8例为多发,其中又以肿块结节混合型最多见。因同一病例中不同病灶的影像学表现不同,且以往研究提示较大病灶的强化方式与小结节样病灶有差异[3,6-7],因此本研究将病灶依据瘤体直径大小分为两类(直径>3 cm的肿块样病灶和≤3 cm的结节样病灶)进行分析。

既往研究提示HA于CT平扫上多呈相对于肝实质的低密度,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边界可清晰或模糊;而在MRI平扫上,病灶多边界清晰,呈长T1不均匀长T2信号,多数病灶内可见短T1、短T2、更长T2信号[2-7]。本组病例CT及MRI的平扫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MRI对病灶边界的显示、小病灶的检出较CT更佳,所有HA病灶无论大小在T2WI上均具有清晰的边界。同时,MRI对肿瘤内成分的显示亦更佳。对于肿块样病灶,CT及MRI平扫对出血的检出率相似,但MRI对其他成分的显示率更高,84.6%(11/13)的肿块样病灶内见斑片状相对更长T2或短T2信号,分别提示坏死、含铁血黄素沉积或纤维化等可能。对于结节样病灶,CT平扫更不具优势,本研究中MRI显示40%(8/20)的结节样病灶内出现短T1或短T2信号,提示结节样HA病灶成分亦较复杂,但信号混杂的概率小于肿块样病灶。

HA病灶在DWI上呈不均匀较高信号,ADC图上亦呈不均匀高信号,ADC值范围跨度较大,较文献报道的其他肝脏恶性肿瘤(如转移瘤和肝细胞癌的ADC值约为1.1~1.2×10-3mm2/s)的ADC值高[11-12],考虑可能与病灶呈海绵样多瘤腔结构且出血坏死成分较多有关。HA的ADC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鉴别诊断,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证实。

HA为血管源性肿瘤,增强扫描对其病理特征的显示具有重要意义。HA肿瘤细胞为恶性上皮细胞浸润生长,并形成发育不良血管或不规则血窦,数目较多且吻合支丰富,分布欠均匀,致使其强化方式多变。对本组CT及MRI增强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2-7],发现CT及MRI的增强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合并讨论。动脉期,无论是肿块样还是结节样病灶,1/2的病灶呈周边欠规则斑片状强化为主,呈中心或周边加中心区域强化者占1/3。门静脉期、延迟期病灶强化范围进一步增大,50%以上呈向心型充填为主,少数呈离心型充填,但最终大多数病灶呈不完全充填。绝大多数病灶强化程度始终介于肝实质与腹主动脉间,延迟期部分病灶强化程度较动脉期和(或)门静脉期相对稍减低。少数病灶可见滋养动脉显影及周边过度灌注区。总体来说,典型HA增强的特征为动脉期周边和(或)中心欠规则斑片状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充填式强化,但最终大多数病灶呈不完全充填且强化程度稍减低。

本组1例PET/CT检查中肝脏呈弥漫性代谢较活跃,MRI则显示肝脏内弥漫多发小结节样病灶。对于小病灶而言,PET的分辨能力较弱,需结合MRI或CT增强协诊。PET/CT多用于了解患者全身转移情况,评估分期。

3.3 鉴别诊断 HA主要需与以下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鉴别。①海绵状血管瘤:密度/信号多较均匀,边界清晰,T2WI呈明显高信号的灯泡征,灶内出血及坏死罕见,增强早期多数为周边较规则结节样强化,而后呈向心性充填,至延迟期多数可完全充填[13];HA平扫信号多数不均匀,病灶内可见灶状短T1或短T2或更长T2信号,增强扫描延迟期多数不能完全充填。②肝细胞癌:患者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AFP升高,增强扫描多呈快进快出模式[14];HA患者AFP通常无升高,增强扫描通常呈充填式强化。③转移瘤:一般有原发病灶,病灶常呈多发、散在分布,增强呈环形强化,无充填趋势且强化程度多数低于HA。④其他非血管源性肉瘤:种类繁多,影像表现复杂。多数以囊实性改变为主,呈厚环样强化且各期强化程度一般低于肝实质[1,15]。HA病灶动脉期强化程度通常高于肝实质。

总之,HA罕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肝内多发或单发富血供占位呈不完全充填式强化、MRI平扫信号不均见灶状短T1或短T2或更长T2信号、ADC图信号较高、AFP及CEA正常、有其他部位转移灶时,应考虑HA的可能。掌握HA的CT和MRI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猜你喜欢

片状门静脉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片状变燃速发射药燃烧性能的数值计算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控制片状α-Al2O3粉体形貌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膜式法片状固碱蒸发浓缩工艺安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