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温及热量资源概念的科学性问题与改进*

2021-08-25张子源郑大玮潘宇鹰潘志华

中国农业气象 2021年8期
关键词:积温热量作物

张子源,郑大玮,潘宇鹰,2,潘志华**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193;2.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西安 710014)

热量资源作为气候资源的一种,出现在很多资源评价相关的科技论文中。从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查询词条“热量资源”的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该词出现的文章共有约4300 篇。但该词在气候资源量的说明方面,关于其是否能够准确表征其中的物理学含义,学术界有较多的争议。本文拟通过对争议的本质,以及“热量资源”的含义、国内外应用情况的文献分析等方面,提出对该词表达的不同意见,以便为今后科学名词审定提供更为准确的释义。

1 “积温”与“热量资源”的实质

长期以来,热量资源被看作一种主要的农业气候资源[1-2]。《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气象卷》[3]定义为“农业生产可利用的热量”,提出“热量是农业生物生存、生长发育必须的外界环境因子和能量来源”,并定义积温为“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它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对热量的要求和评价热量资源的一种指标”。《中国农业气候学》[4]中解释道:“各种农作物的生育期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条件,只有生长期间温度积累到一定数量,即有足够的热量资源后才能完成作物的生育过程,形成作物产量”,“热量资源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的增温效应”。《大气科学词典》[5]也定义:“积温,又称度·日,某一时期内大于或小于某一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

传统的热量资源通常用稳定通过某个界限温度的持续时间、积温多少和无霜冻期长短等作为指标来衡量。如“在日平均气温上升到0℃以上时,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农事活动开始;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越冬作物停止生长。因此可用一年中≥0℃持续日数来衡量生长期和农时季节的长短,用≥0℃积温多少反映该地区热量资源的多少,用≥10℃持续日数和积温的多少来衡量喜温作物生长季节的长短和热量资源的多少”[4]。

以上表述都是把热量资源看作适宜温度随时间延续的积累量,其实是违背物理学原理的。

多年来,很多学者试图研究各种动植物生理反应中的温度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发育速率的影响机制[6-9]。温度是影响动植物生理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各类物种都只能适应特定的温度范围,温度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之一。但是,生长与发育密切相关,本质却有所不同。发育体现质的变化,是时间进程,需要环境信息来启动和调控,尤其是适宜温度与光信号及低温刺激。恒温动物由于体温恒定,发育进程与环境温度无直接关系。生长则表现为有机体量的增长,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与转化。

“植物完成生长发育过程需要一定热量积累”的说法似是而非。因为植物生长发育唯一的能量来源是光合有效辐射,动物则以其它生物体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植物和变温动物的发育过程并非需要热量供给,有时供热只是为了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过多热量反而抑制生长发育甚至成为一种胁迫。热能并不可能直接转化为有机体的生物能,因热能是一种低端能态,其它能态最终都以热能耗散。

温度与热量是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两个物理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实质是反映物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则指“不需借助于机械的方式,也不显示任何宏观运动的迹象,直接在两者的分子无规则运动之间进行着能量的交换[10]”,其单位是焦耳。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温度高低不等于热量的多寡,在发生热传递时,温度稍低但质量较大的物体所传输的热量往往要比温度稍高但质量小的物体更多。至于温度的累加,在物理学上更是毫无意义和荒谬的。

温度对植物与变温动物生理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在于酶的活性,生长发育现象无非是酶促生物化学反应的外在表象。酶促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并基本服从Van’t Hoff 定律。但温度过高有可能破坏酶蛋白;温度过低则酶蛋白的活性较低。所以作物生长发育对温度的响应曲线一般分为两段:在上升段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提高,反应速度加快;达到最适温度后继续升高温度,反应开始进入快速下降阶段,不再服从Van’t Hoff 定律[11-12]。超过作物能够适应的温度后,酶逐渐失活,直至反应停止,如图1 所示。可见,超过酶的最佳活性温度,从外界传递热量以提高反应温度,反而会降低反应速度,延缓甚至阻碍生长发育的进程。

2 “积温”概念的发展及应用

2.1 “积温”概念的发展

WMO 于1966年曾给出积温的定义,即“在一既定时期内,日平均温度(或者另定其它温度)对参考温度偏差的总和”[13]。积温在此处是一个描述气候的参数,通常作为表征热量资源最常用的指标。而热量资源又被大致定义为“农业生产可利用的热量”[3]。这些传统概念显然违背了物理学原理,在农业气象研究中用积温来反映作物的某种环境气象条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真实的物理意义和生物学意义。

积温概念最早由法国学者Réaumur 提出,是把植物从种植到成熟的日平均气温进行累加,只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气候参数。其后,积温学说根据生物的三基点温度和化学反应中的Van 't Hoff 方程,提出植物发育速率在最适温度与植物生命活动最低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但直至今日,也没有关于为何植物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的解释,因为在Van't Hoff 方程中,反应温度每升高10℃,发育速率增加一倍,这个关系显然不是线性,而是按照指数曲线增长。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国外农业气象学家对积温的计算和订正陆续进行了改进。1837年Boussingault 用基本相同的方法计算谷物播种所需“热量”总值,称此期间天数与日平均气温乘积为“度·日”(degree-day,℃·d)。1923年Houghton 等提出了有效温度的概念,开始进行作物有效温度、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14]。其后,最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著名农业气象学家、微气象学和生理生态学家Monteith 通过梯度温床进行控制温度下的种子发芽实验,论证了所谓积温不过是经过温度有效性订正的生物发育时间进程的一种度量,并提出以“ Thermal time ”(热时) 代替“ Accumulated temperature”(积温)一词,Monteith 给出的计算发芽速率公式为[15]

由此推算热时即积温1θ (℃·d)的计算式为

式中,t 是种子达到发芽标准长度所需天数(d),1/t 即为发育速率,Tb为作物的生物学零度即生长发育的起始温度(℃),T 为该阶段的日平均气温(℃)。Monteith 还把热时概念推广到最适温度与上限温度之间的范围,给出最适温度与最高温度之间完成发芽所需热时即积温 θ2(℃·d)的计算式为

发芽速率公式为

参考Jaffe等[21]和Koppel等[22]的方法建立感官描述词。将16种怪味胡豆样品分批呈送给评价小组,评价人员从香气和滋味2个方面产生尽可能多的怪味胡豆风味描述词,整理汇总风味描述词,删除表达情感的词,合并同义词。评价小组结合《食品感官分析词典》和类似产品的研究[23,24],对描述词及定义进行讨论,根据GB/T 29604-2013选择适合中国消费者的产品作为参照物[25],形成意见一致的的怪味胡豆风味描述词表。

式中,Tm为发芽的上限温度(℃),(Tm-T)为发芽适宜温度与上限温度之间的有效温度(℃)。以上过程都是按照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线性相关的方式来计算积温的。但是Van 't Hoff equation 假定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存在指数关系,当温度升高10℃,反应速率增加一倍。基于这个理论基础,许多学者研究成果更倾向于非线性相关关系[16]。如Tollenaar et al 曾得到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热时符合三次曲线关系[17],即

其中,DD 为热时(degree-day),T 为日平均温度。

除此以外,国外学者曾用“chill day”(日平均气温低于5℃)天数来估算日平均气温大于5℃积温(thermal time),并推测英国北美云杉发芽时间[18]。

另外,关于积温学说内容的发展扩充,中国农业气象学家从20世纪下半叶先后提出负积温、有效积温、当量积温、有害积温、地积温等概念,还在温室小气候研究中提出了“℃·h”的概念,丰富了积温学说的内容[14]。

2.2 “积温”在农业上的应用

积温在农业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大致上可分为以下方面。(1)反映生物体完成某个发育阶段对“热量”的要求,为地区间作物引种和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2)在农业气候研究中作为分析地区热量资源和编制农业气候区划的指标;(3)在农业气象预报、情报服务中根据作物各发育时期的积温指标,预报作物的物候期。(4)预测昆虫的发育,以期更好地进行植物检疫控制[19]。(5)评估作物真菌的产孢强度,以防作物的真菌性病害[20]。(6)应用负积温和有害积温概念确定冻害与寒害等低温灾害的指标,作为制定防灾措施的依据。

3 用“积温”表示“热量资源”在科学性上的一些缺点

“热量资源”一直被解释为适宜温度的积累量,即用积温的多少评定一个地区的热量资源是否丰富。但是早在1997年的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委员会(WMO CAgM)的咨询工作组会议上,便有人提出“热量资源”的提法不科学,在国际权威农业气象著作、教材和论著中大多也找不到“热量资源”一词。

首先,传统的积温计算方法有悖物理学原理。作为一种物理量,温度并不等于热量,温度只是物质分子平均动能的一种表征形式,属状态物理量,并非能量。在农业气象学中,温度经常以生态因子和气象要素的形式出现,更多反映农作物周围空气或土壤的一种物理状态。因此,与其把积温当作一种能量即“热量资源”,不如看作一种描述状态的“信息资源”。

第三,积温本身是个很粗糙的量数,并不能准确反映作物的适宜生长温度。目前常用于积温计算的温度数据大多数源于气象站点观测的1.5m 或者2m 高度处百叶箱内空气温度,而作物生长环境温度往往与气象站点观测温度有明显出入,大面积生长的作物还会形成局地的农田小气候。而且,1.5m 或2m 高度的气温也不能准确反映作物不同器官的体温。1.5m 或2m 高度的气温也不能反映地面的温度,比如晴朗夜晚的强烈辐射降温会使地表及近地面温度明显低于1.5m 或2m 高度的气温,此时尽管观测的气温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但是地表温度有可能已经超出作物所能承受的温度阈值,而冠层作用面的叶面最低温度通常还要略低于地面最低温度。

第四,以积温度量发育进程时没有考虑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其它因素。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环境因素(如光、温、水、风、矿质养分和其它生物等)是密切联系的,绝不是孤立的,如光周期是许多植物生殖生长不可缺少的诱导因素,叶片生长速率与氮供应也存在一定响应[22]。温度在许多情况下的确充当主导因素,但在应用积温来度量发育进程时却常常只是机械累加温度,忽略了其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3]。

第五,在严格的物理学意义上,积温所反映的所谓“热量资源”也与物理学上以焦耳为单位的热能完全不同。如四川盆地气温较高,全年0℃以上积温可达6000℃·d 以上,青藏高原气温相对较低,0℃以上积温只有1000~2000℃·d;但两地地面接收到能转化为热能的年太阳总辐射量却完全相反,青藏高原大部为7000~8000MJ·m-2,四川盆地仅有前者的一半。

第六,积温度量单位存在不统一和不规范。如果积温只是按照逐日累加,那么其度量单位应该是“℃”,而如果按照Monteith 的方法计算(式1 及式2),则得出的度量单位应为“℃·d”。《中国农业气象》在专家建议后一直明确规定统一使用“℃·d”,但目前许多期刊并未严格规定其标准用法,目前一些科技期刊与文献对积温单位的使用仍十分混乱。

4 国内外对于积温及类似概念的应用趋势

目前国际较为常用的积温科学名词除了Accumulated temperature 和Thermal time 外,还有Degree-day 和Heat unit。2020年10月,通过Web of Science 数据库,检索了1995-2019年出版论文标题出现以上4 个词条的期刊和会议论文,统计世界范围积温及其相关名词的使用情况。一共找到943 条,结果见表1。Web of Science 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它收录了13000 多种权威和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等领域。

从表1 及表2 可以看出,“Thermal time”主要在英国和美国使用较多,该词最能体现积温的实质,但这种最科学的表达方法中国学者文章仅占6.3%。随着时间推移,用“Thermal time”替代“Accumulatedtemperature”用词的文章正在逐渐增加。

表1 积温及其同义词在1995-2019年出版论文题目中出现的篇数及其分布Table 1 The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its synonyms in the titles of published papers from 1995 to 2019

表2 积温及其同义词在不同时期(1995-2019年)发表论文题目中出现的篇数Table 2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in different periods which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its synonyms were in the titles in 1995-2019

4 种用词中“Accumulated temperature”最不具备科学意义。以“Accumulated temperature”为英译用词的文章绝大多数来自中国学者,很少有外国学者使用。随着中国学者向国际期刊投稿量的大幅增加,使得以“Accumulated temperature”占比达近三分之一,但2008年《中国农业气象》规定必须使用“℃·d”后已开始下降。作物模式迅速推广使“degree-day”使用频次持续增加,目前占比最大,达到36.4%,但把单位与物理量的名称混淆不妥。论文标题用词“Heat unit”也不够科学,主要来自印度,其占比最低。

从整体看来,具有科学性表述的“Thermal time”及“Degree-day”呈逐渐上升趋势,表明越来越被国际学术界主流所接受。“Accumulated temperature”的使用虽在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数量依旧庞大,这是由于中国作者在国际期刊上的投稿迅速增多。因此,在国内统一积温用词及单位并使用科学表述方式亟待大力推行。

5 关于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温度条件的表征

由于积温在农业上的应用已取得大量成果且积温一词的使用在国内已形成习惯,建议仍沿用该词来表示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环境温度条件,但其科学性的问题及积温单位的统一亟待解决。

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二版的“热量资源”条目,本文提出将其改为“温度资源”,并已为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相关条目的撰稿所采纳。目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积温条目的初稿已做出修订:积温又称热时,指某一时段内日平均气温对时间的积分,单位℃·d 或℃·h。在第三版初稿中还将“热量资源”改称“温度资源”,以便与“光照资源”、“水分资源”等并列,指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物生命活动有利的温度条件。其内涵比传统的“热量资源”(农业生物生长发育所需温度条件与持续时间的综合)明显扩展,还包括通过春化或打破休眠所需温度,抗寒或耐热锻炼的适宜温度,农事活动和农产品贮藏加工所需温度和对自然热源与热汇的利用等,其中也包括对农业生物或农事活动有利的相对较低环境温度。

郑大玮等[14]首次提出将积温的英译改为“Integrated temperature”或“Thermal time”。其意义为:某一时段内有生物学意义的平均温度对时间的积分,单位为“℃·d”。对于多年平均积温的计算,可将逐月平均气温拟合为曲线方程,以界限温度的起止日期或播种期、成熟期为上下限,对时间积分求得。这样既能体现Monteith 关于积温有效性订正的时间进程度量的思想,又可以使积温一词在科学性上得以延用。由于逐日平均气温并非连续函数,在实际计算当年或某发育阶段的积温时,仍需通过逐日累加进行,但所得出结果必须使用复合单位“℃·d”。

热量资源与积温概念及其单位使用的混乱,反映出中国农业气象学科基础理论的不够成熟。通过本文整理分析阐述积温应用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目的是使其定义更加严谨,物理意义更加明确,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有利于中国农业气象研究结果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认可,也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气象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积温热量作物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1981—2020年西藏“一江两河”主要农区负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用皮肤热量发电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季铵型变湿再生材料CO2吸附热量迁移研究
大兴安岭地区负积温时空变化及其环流特征1)
湟源县30年0℃活动积温变化特征分析
积温对春玉米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只吃菜不吃饭”,糖尿病易“找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