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无百姓莫为『官』

2021-08-25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8期
关键词:为官者百姓干部

□ 王 杰

鹿 毅/图

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为《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撰写了200多篇短论,2007年,浙江日报社以《之江新语》为书名将其结集出版。开卷有益,系统研读《之江新语》系列短论,特别是书中《心无百姓莫为“官”》《珍惜在位时》和《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等文章,就像是父母对孩子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这些内容,在我看来,一是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具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怀,二是表现出他对治党治国、改革发展和社会弊端的明察秋毫和勇于担当,三是体现了他对领导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是否心中有百姓,是衡量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当前,有的领导干部想自己的事多,想群众的事少,少了瑞雪兆丰年的心动,少了春雨贵如油的喜悦,少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忧思。只有与群众一块苦一块干,才能真切体会群众生活的艰辛疾苦,才能知道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才能体会“为官不易”“工作不易”,才能知道工作离群众期待的差距,才能绷紧为民服务的神经,少一些心安理得的心态。

《孟子·梁惠王下》篇中有这么一句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很好地阐述了官与民的关系。为官者应该好好借鉴一下,好好体验一下古人的为官之道。

因此,为官者对待人民群众必须有“三真”,即“真心尊重、真情交往、真诚服务”,才能博得群众的支持与认可。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少部分为官者“官本位”思想严重,显摆架子,认为自己的身份就是“官”,是拿国家俸禄的“官”,时时处处必须高人一等,平时不屑与百姓接触,对百姓的冷暖忧乐不关心,与百姓缺乏最基本的交流与沟通,最终导致干群关系恶化,以致开展工作困难重重、阻力巨大。有时,有的官员为了完成上级交办的相关任务,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结果造成影响很大的冲突事件。他们的工作方法之粗暴,工作方式之简单,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要知道,自古以来,人民乃官吏之父母,一粥一饭当思父母养育恩;权力乃人民之公器,一举一动勿忘人民公仆身。就连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尚且如此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共产党人来自群众,关心群众冷暖,惦念群众疾苦应是本分,应该在心中时刻牢记。

东汉末年政论家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为房屋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与否,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因为旁观者清。如果每个官员都能够亲临辖区百姓之宇下,亲身感受一下百姓屋漏雨与否,体察政策得失与否,那么,对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只要为官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何愁工作不能顺利推进?因此,为官,必须对得起党性;做事,必须对得起百姓;为人,必须对得起良心。这才是为官的基本准则。

为官者,应当常怀为民之心,听百姓之言,察百姓之难,解百姓之苦。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作为人民的公仆,如何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之间血脉相连?言简意赅,就是要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

杨善洲说:“我当领导,是给整个保山地区当的,不是给我们一家人当。”领导干部要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树立“食民之禄,担民之忧”的意识,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时时处处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先,像杨善洲那样挽起裤腿,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当群众的子女,与群众“零距离”,真正地深入“民间”,更多地听到“民声”。

在此,建议为官者时刻为自己准备“三盆水”:一盆水洗洗头,清醒头脑明方向;一盆水洗洗手,面对诱惑手不痒;一盆水洗洗脚,立稳脚跟身不斜。

如何做一个真正“心中有民”的好官

首先,要做群众的学生。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学习是保持进步的最好办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荀子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同样,不向群众学习,则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自以为无所不知者是真正的无知者,认为群众无知而不需要去向群众学习的人更是愚蠢者。邓小平同志提出:“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一个党和它的党员,只有认真地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群众是真正的知识之源,认真向群众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政治修养和政治品德。

其次,要廉洁自律。古语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临财勿苟得”。这里的标准就是义与不义,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就是公私,假公济私就是不义,因私废公便是不仁,公私不分就是为官不正。人莫不有亲,人莫不有友朋,作为干部,不能因为情感蒙蔽双眼而有所偏袒。用私情驱逐公义,是干群关系的大敌,干部有所好则贿赂生,有所偏袒则怨恨生,公私不分则群众不亲、百姓不附。

再次,要公正办事。干部须正“官念”,明白官之为政,务在德民,为民公仆。干部须正“人品”,没有好的人品,很难秉公办事,更谈不上“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干部须端正理想,心中无民莫为官,如果为了发财致富,最好莫要为官。

权为民所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领导干部要有“清风正气干事业”的思想境界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情怀,多干一些强基固本、造福人民的务实工程,少干一些昙花一现、劳民伤财的应景工程,为自己留下好口碑,给人民创造好生活。要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把精力向基层聚焦,努力打通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拉近距离中打开话匣子、掏掏心窝子,虚心倾听群众心声,尽力解难帮困。要有“揭露矛盾求发展”的胆识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勇于向困扰人民群众的挠头事宣战,竭力解决各类棘手难题,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在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安居乐业中汇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能量。

猜你喜欢

为官者百姓干部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从儒家政治文化中观为官之德
为官者的“从头到脚”
为官者交友的基本常识
老子的为官之道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