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柴油和柴油直喷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2021-08-25高东志秦建芸许丹丹包俊江景晓军
高东志,秦建芸,许丹丹,包俊江,景晓军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300300)
柴油机与汽油机不同,采用缸内直喷的扩散燃烧方式,因而燃烧室内混合气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柴油机的压缩比较汽油机高,导致NOx及炭烟排放较高,因此油气混合过程的优化对柴油机的动力性、排放性、经济性等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柴油机缸内混合气形成受燃油喷雾特性的影响较大,其中喷油压力、燃油温度、环境温度等是燃油喷雾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一系列节能环保的法规相继出台,针对燃料雾化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愈发重要。另一方面,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和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可再生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物柴油作为绿色能源,在柴油燃料替代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生物柴油又名脂肪酸甲酯,是甘油三酸酯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后的产物之一。其主要的原料有植物油、动物脂肪和回收废油。生物柴油具有下述特性:1)环保特性优良。生物柴油可以在不改变柴油机结构的前提下,获得与柴油接近的动力性能和比柴油优越的排放性能(NOx排放除外),同时具有减少CO2排放的优点;生物柴油中硫含量低,因而相比于柴油,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可减少约30%(有催化剂时为70%);而且由于生物柴油的高含氧量[1-2],其燃烧时排烟少,CO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有催化剂时为95%)。2)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和低温发动机起动性能,生物柴油十六烷值高,无添加剂冷滤点达-20 ℃。3)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可以使喷油泵、发动机缸体和连杆的磨损率降低,此外燃烧残留物呈微酸性,因此可以增加催化剂和发动机机油的使用寿命。4)生物柴油作为可再生能源,其可供应量不会枯竭,并且可以与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3-5]。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单孔直喷喷油器开展B5生物柴油与京标-10号柴油直喷喷雾特性试验研究。通过改变喷油压力,燃油温度和环境温度等参数,在定容喷雾试验装置中结合高速摄影技术得到不同工况的喷雾特性,包括喷雾形态、喷雾贯穿距、喷雾贯穿速度和喷雾锥角[6]。
1 试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设备和条件
本试验在定容喷雾试验台架上进行,试验台架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定容喷雾试验腔体、喷油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进排气系统、光源和高速摄像机。定容喷雾试验腔体为一密闭的空间,并配有相应的观察窗,可供光源光路通过以及摄像机光路通过。喷油系统由自行开发的电控单元控制,可灵活调节轨压和喷油持续期。定容喷雾试验腔体中环境温度和燃油温度由加热装置调节,并由电磁继电器闭环控制。高速摄像机(FASTCAM SA-X2)触发拍摄与喷油起始信号同步,拍摄速率为30 000 帧/s。进排气系统分别安装在燃烧室的两端,可将燃烧室内混合气清扫干净。采用LED灯作为光源,拍摄方式为直接拍摄。
图1 定容喷雾试验装置示意
试验条件如表1所示,采用3种喷油压力(60 MPa,100 MPa,120 MPa),2种燃油温度(35 ℃,80 ℃),2种环境温度(25 ℃,350 ℃),环境背压稳定在0.1 MPa,喷油持续期为2 ms。
表1 试验条件
所用燃料为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符合标准GB/T 20828—2015《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BD100)》、DB 11/239—2016《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B5生物柴油是使用餐饮行业及下水管道废弃的“地沟油”,经过化学反应后,与普通柴油按照5∶95的比例调和而成的绿色能源。京标柴油和生物柴油的特性参见表2[7-8]。
表2 燃料特性
1.2 喷雾图像处理
喷雾形态、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速度是用来表征喷雾结构的宏观参数,这些参数由自编的MATLAB程序批处理获得。通过设定图片像素阈值定义喷雾的边界。根据图片像素与可视区域的实际尺寸计算油束的实际尺寸。参考文献[10-11]定义喷雾锥角和喷雾贯穿距。
2 试验结果和分析
2.1 喷雾形态
图2至图4分别示出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在60 MPa,100 MPa和120 MPa喷油压力条件下的喷雾发展照片。综合比较2种燃料在3种喷油压力下的图像可以看出,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喷雾贯穿距明显增加,喷雾油束变得粗壮,表明喷雾锥角略有增加。比较相同喷油压力下2种燃料喷雾发展照片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油束蒸发持续时间较京标-10号柴油更长,表明B5生物柴油的蒸发性较差。喷油结束(0.2 ms时刻)后,比较0.266 ms和0.3 ms时刻的图像可以看出,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油束更加明显,表明5%生物柴油的加入使得B5生物柴油的挥发性减弱。对于B5生物柴油,在相同喷射条件下(60 MPa喷油压力,25 ℃环境温度),对比0.033 ms时刻的图像可知,燃油温度80 ℃的喷雾贯穿距较35 ℃略长,表明随着油温的增加,B5生物柴油的黏性下降,分子间作用力减小,使得喷雾贯穿距离增加。在相同的条件下对比0.033 ms时刻两种燃油图像可以看出,京标-10号柴油的喷雾贯穿距略大,同样表明,生物柴油的加入使得B5燃料黏性增加。
图2 60 MPa喷油压力下的喷雾发展照片
图3 100 MPa喷油压力下的喷雾发展照片
图4 120 MPa喷油压力下的喷雾发展照片
对于同一种燃料,比较60 MPa,100 MPa,120 MPa下的喷雾形态,发现喷雾贯穿距以及喷雾锥角随着轨压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较高的喷射压力给液体燃料提供更多动能,有利于油束克服空气介质阻力,使得贯穿距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雾化程度增加,油束外围直径较小的液体容易受空气介质扰动发生横向运动,致使喷雾锥角增大。喷油压力和燃油温度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燃料在环境温度25 ℃和350 ℃的喷雾形态可以看出,随着环境温度的增加,油束外围液滴在高温下蒸发作用加剧,使得液相区域减小,喷雾贯穿距较低温时变小。
2.2 喷雾贯穿距和喷雾贯穿速度
图5至图7分别示出B5生物柴油与京标-10号柴油的喷雾贯穿距以及喷雾贯穿速度随时间的量化关系。在油束发展0.5 ms以内,两种燃料喷雾贯穿距均随时间几乎呈线性变化;喷射初期喷雾贯穿速度较大,且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喷雾贯穿速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束的发展),喷雾贯穿速度逐渐下降,且较高的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速度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这是由于在较大的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较大,油束横截面积较大且液滴粒径较小,使得油束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因此速度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在燃油温度和环境背温相同的条件下,喷油压力越大,喷雾延时越短,同一时刻的贯穿距和喷雾初始阶段的贯穿速度越大,较大的喷油压力使得油束获得更多动能,喷雾初期获得较大的贯穿距和贯穿速度;环境温度25 ℃时,比较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喷雾贯穿速度可知,B5生物柴油在喷雾过程后半段贯穿速度出现波动,且随着喷油压力的降低,速度波动的趋势更加明显。在喷油压力和燃油温度相同时,随着环境温度由25 ℃升高到350 ℃,两种燃料均在350 ℃对应喷雾过程的最大喷雾贯穿速度更大,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液态油束的横截面积减小,喷雾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更小,喷雾贯穿速度更大,120 MPa喷油压力下最大喷油速度可达400 m/s。比较起始喷油时刻可知,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喷雾延迟时间略微减小;且喷雾发展持续期减小,在喷油压力60 MPa条件下,喷雾发展持续期减少约0.03 ms。
图5 燃油温度35 ℃、环境温度25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距和喷雾贯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6 燃油温度80 ℃、环境温度25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距和喷雾贯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7 燃油温度80 ℃、环境温度350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距和喷雾贯穿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2.3 喷雾锥角
图8至图10分别示出两种燃料在不同条件下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变化。各工况下喷雾锥角的发展趋势类似,在燃油喷射初期喷雾锥角稍大,当喷射时间约为0.6 ms以后喷雾锥角基本保持不变。图8中,当燃油温度和环境温度相同时,0.6 ms喷雾锥角稳定之后,两种燃料均表现出随着轨压增加喷雾锥角增大趋势,这是因为较高的喷射压力利于燃油液滴的雾化,喷雾外围直径较小的液滴易受周围介质的扰动影响,使其向横向运动,致使喷雾锥角增大。比较图8和图9,相同的喷油压力和环境温度条件下,随着燃油温度由35 ℃升高到80 ℃,喷雾锥角略有增加,是因为随着燃油温度的升高,燃油黏度变小,加速液态油雾的破碎和蒸发,有利于燃油的雾化所致。比较图9和图10,当喷油压力和燃油温度相同,环境温度由25 ℃升高到350 ℃,喷雾锥角明显减小,350 ℃环境温度使得油束外围的液滴蒸发加剧,液相区域变小。综合比较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和京标-10号柴油喷雾锥角,京标-10号柴油的喷雾锥角略大,这是因为5%生物柴油的加入使得B5燃料黏度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加强,使得喷雾锥角减小。
图8 燃油温度35 ℃、环境温度25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变化
图9 燃油温度80 ℃、环境温度25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变化
图10 燃油温度80 ℃、环境温度350 ℃,不同喷油压力下喷雾锥角随时间的变化
3 结论
a)在相同条件下B5生物柴油油束蒸发持续时间较京标-10号柴油更长,表明B5生物柴油的蒸发性较差;
b)两种燃料喷雾贯穿距随时间几乎呈线性变化,喷射初期喷雾贯穿速度较大,且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喷雾贯穿速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束的发展),喷雾贯穿速度逐渐下降,且较高的喷油压力下,喷雾贯穿速度下降趋势明显;
c)在喷油压力和燃油温度相同时,随着环境温度由25 ℃升高到350 ℃,喷雾过程的最大喷雾贯穿速度更大,且120 MPa喷油压力下,最大喷雾贯穿速度可达400 m/s;
d)相同条件下京标-10号柴油的喷雾锥角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