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特性与艺术教育的变革*——以广州美术学院15级艺术教育专业为个案
2021-08-25王少浩
王少浩
(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260)
近几十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不仅仅是技术和工具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具体到艺术领域的现代转型,数字的、网络的、虚拟的新媒体,扮演着关键性的甚至是主导性的角色。在这一转变的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也由以往的美术教育转变为更具备综合性的艺术教育。因而,如何让艺术教育适应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且规避其弊端,成了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就新媒体的特性及其对艺术及其教育模式的影响入手,结合广州美术学院15级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案例,来探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问题。
一、新旧媒介:媒介的转型与艺术的再定义
我们所谓“艺术”的概念,在历史上曾因媒介的不同而发生多次改变。在当代,艺术已增添了不少非平面的、虚拟的媒介维度,而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媒介的演变导致的。媒介的转型标志着传统的、过往的艺术向现代的、新媒体的艺术概念的演变,并且重新定义了艺术。
以往的美术,多是以自然的,或是人为加工物作为媒介,这属于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的留下大量信息空白,需要接受者自行补充的“低清晰度”、高参与度的“冷媒介”(Cool Medium)。这要求创作者和欣赏者代入个人的理解和想象来完成解读。“冷媒介”的解读能力之培养和获得具有长期性、积累性的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模式则多表现为“学徒制”。直到现代美术学院的出现,学徒制的教育模式才被师生制的教育模式所取代,而发展至当代又面临着新媒介迅猛发展带来的转型的压力。
在“冷媒介”向“热媒介”(Hot Medium)转变的过程中,以“冷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美术,与声、光、电等音乐、舞蹈门类相结合而成了具备综合色彩和实用色彩的艺术,并且以一种“热媒介”的方式进行再生产和传播,这使得艺术品在内容、主题和形式上都与传统相去甚远,使得艺术品的“原真性”消失了,产生了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品的特点。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艺术变得更迎合大众和商业,而传统的美术面临着被边缘化和转型的压力。
在传统美术遭遇危机的同时,现代的艺术品却顺应着“热媒介”的潮流而蒸蒸日上。现代艺术多是以“新媒体”(New Media)为载体,亦即是以数字的、交互的、超文本的、网络的、模拟的等媒体为载体,它包括了影像制作、多媒体装置和表演、计算机动画、虚拟式的声响艺术等多种形式,它将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数量巨大的艺术品,以碎片化的、虚拟化的、娱乐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信息量的丰富、种类的繁多以及视觉快感的激烈竞争便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突出特点。现代的美术作品变成了依托于综合“热媒介”“新媒体”的,包含了设计、实用美术和手工艺等门类的艺术,包含科技、产品创新以及多学科的合作。在艺术的定义不断拓宽之下,艺术教育的手段也日益丰富,以往的“美术教育”模式则需要向更为综合的、跨学科的现代“艺术教育”模式转变。
二、面向商业:传统与现代交汇的艺术及其教育模式
在现代媒介的诞生中,传统艺术进一步与生活、生产以及商业活动紧密结合,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艺术。在市场的驱动下,艺术生产的首要和直接的目的是流通。传统的艺术品在艺术市场中重新获得了经济和社会维度的生命力,并逐渐由艺术市场所主导。
在现代美术学院的教育体制中,一方面,现代的美术学院的教学和毕业生的就业,均与文化产业、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现代的美术学院已经发展出了较为完善的师生授受和“课程—学分”制度,适应了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成为艺术人才的批量的、稳定的输送机制。
这种艺术教育模式,在规范化人才培养、适用社会需求两方面成效卓著,然而,过度的模式化和商业化也成了它难以规避的缺点。首先,师生授受和“课程—学分”制度催生了按部就班的学习程序,而这并非为深入的艺术探究所设计的。其次,现代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适应于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与纯艺术的无功利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并不是以培养艺术家为首要目的。再者,在现代艺术学科中,教育的目的更是指向了应用型的艺术人才的培养,使得社会、商业的因素成为艺术教育的指导性因素。
艺术教育一旦脱离了艺术市场,艺术学院所生产出来的艺术品,很大部分便会成了不具备社会价值的艺术品,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和生存的危机。反过来,艺术学院的教育模式如果很好地适应了艺术市场,它不仅会得到充足的资金,也能使得教育的链条顺畅地运作。于是,艺术市场,或者说社会和商业因素,俨然成了引导美术学院教育的无形推动力,并夺取了艺术的自主权。
因此不难看到,现代艺术的商品属性,以及与之相随的现代艺术媒介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传统美术学科的商业化,以及与商业紧密结合的艺术学科的兴起。这一方面使得艺术教育走向专业化、职业化、计量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却使得艺术丧失了一定的自主性和纯粹性,这种缺失成了今天艺术教育必须面对的如影随形的忧患点。
三、传播性:新媒体时代的艺术及其问题
现代新媒介的产生,以商品流动的属性再定义了艺术和艺术教育的模式,而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现代媒介的迅速更新换代,艺术也以同样迅猛的姿态变幻着自身的面目,与之相应的艺术教育则不得不转变其模式以适应这一变化。
新媒体艺术兴起带来了艺术门类的更新和发展,也带来了艺术流通方式、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的更新。新媒体带来信息载体的改变,是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信息性质的改变。就此,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体即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经典命题,解释了媒介对于人的感知模式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波兹曼(Neil Postman)进一步提出了“媒体即隐喻”(The medium is the metaphor)、“媒体即认识论”(Media as epistemology)的说法,认为不同的媒介意味着思维方式的不同,乃至于文化内容的不同。诚然,新媒体的兴起消解了旧有文字媒体的线性、抽象思维,将之转换为非线性、具象思维;而旧有媒体对接收者的较长的注意广度和较高的理解能力的要求,也被新媒体割裂为琐碎的、短暂的注意时间和较浅的理解力,人们迎来了一个追求视觉快感的、消解意义的、没有连续性的、娱乐化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已经从充满日常认知的模拟世界向二进制编码呈现的数码世界转变,艺术的严肃性和艺术性面临着削弱和消解的威胁。艺术品的生产倾向于追求短期性、时效性、互动性。换言之,艺术品以娱乐化、扁平化、消费化的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于艺术的思考和接受。
面对这种境况,艺术教育该如何对待?新媒体对于艺术生产的短期性、时效性的要求,促使艺术从业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生产出一定数量的艺术品,而在相应的艺术教育的层面上,则要求教育模式有固定的教学期限和稳定的教育效果。如果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无疑会使其在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中处于劣势地位。新媒体时代对于艺术品的轻便、快捷、新奇和种类繁多的要求,促使艺术从业者要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有创造性的、易于接受的、数目众多的、适合于商业流通的艺术品。然而,艺术教育的正确与否,是否能仅仅以它在艺术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的胜出与否来衡量,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这对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四、寻求变革:艺术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语境下艺术教育的技术化、指标化造成了教育模式中艺术和人文因素的折损。流程化、系统化的体系对个人的思考和行动有着取代作用,许多人文艺术的问题也转变成技术问题,甚至人也被转化成可计量的客体,听任技术的摆布。我们如果让指标和技术取代了人与人、人与艺术的关系,则难免损害艺术教育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新媒体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式的、大规模的涌现,使得许多劣质的、甚至错误的信息也被大量生产制造、流通。这一良莠杂陈的、无目的的、无信息语境的、追求趣味性的信息流动,极有可能催生唯信息论的技术垄断式后果。在这一唯信息论的技术垄断下,艺术教育倘若不对新媒体保持批判态度,则将被信息大流淹没,而且,这又进一步促使师生关系的平等化和受教育者的主体化,造成了以师生为代表的新旧两代艺术从业者在艺术理念、身份认知方面的差别。如果这一差别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予以适当的调和,那么新媒体愈是发展,师生之间的关系愈将面临紧张的局势。
如何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让艺术教育适应于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得高等院校艺术教学模式能够呈现出日益向标准化、数字化、流程化、指标化发展?同时借助互联网、电脑、手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多元的运用,使得教育教学信息的流通趋于快捷化、精细化?对此,不少学者提出了艺术和科技相结合、教学模式的系统化和模块化、师生关系重新调整等看法。本文以广州美术学院15级(首届)艺术教育专业教学为例,我们努力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一、借助学校数字图书馆,利用数据化、信息化的成果,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重视教育人工智能(EAI),使之成为教学的助手,为教育和学习提供智能化的知识检索、知识索引、问题解读等互动性、个性化的服务。对此,广州美术学院15级艺术教育专业开设了“艺术表达与教育实验(一)(二)”“艺术教学法”等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教育实验的研讨中利用信息技术、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并熟悉研究的基本途径,锻炼甄别信息的能力。并且开设公共课“计算机基础”、专业限选课程“影视与视听语言”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课程、知识网络化的手段和数字现实(VR)技术,以适应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革新。此外,在后续的发展中还需要借助人工智能实现新课程的研发,利用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的教学评估和学生发展的规划。
第二,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只是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因而只有站在传统的、经典的立场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把握艺术的本质。艺术教育应该注重于文化史、艺术史、艺术理论等人文社科学科的教学,增加通识课程、艺术史论课程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学习和学科跨界的尝试。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在公共课程造型艺术美学的基础上,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中国艺术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岭南艺术教育”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中开设“民俗与造型”“文化考察”“艺术创意思维方法”,促使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立足于社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民俗和美术等本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实践中,参加到艺术馆、博物馆和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和作坊中去,从实践中活化文化遗产、激化和挖掘传统艺术的当代内涵。而在跨学科方面,又开设了“陶艺”“舞蹈与造型”“名作导读与欣赏”等课程,通过这种艺术、史论、通识三学科综合的人文课程的设置和艺术实践,来培养具备当代的学科通识艺术的新人才。
第三,借助广州大学城资源圈,成立岭南文化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艺术教育专业聘请星海音乐学院教师任“音乐基础”“舞蹈与造型”等专业限选课程教师和开设“文字与书法”“名作导读与欣赏”等专业课程。从美术、文学、音乐和舞蹈等方面让学生建立较为全面整体的艺术观,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视野和综合能力,从而将单一的美术教育转变成更加综合、全面“艺术教育”。
第四,在授课模式上积极扩大学生自主权。艺术教育专业以专题和导师组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授课形式,将原先知识传授的方式转化成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进行问题咨询、激发学生思考的形式。凸显教学的引导性和学习的自主性,将传授性的教学转变为引导性、激励性、探索性的教学,并开设“创意思维方法课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培养自主研究的习惯。而且通过加强探索性的教育实验,增设艺术表达与教育实验课程,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以上四点,针对艺术教育这一专业的内涵,并结合广州美术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都做出了一定的变革。
五、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艺术教育已经朝着商业化、社会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这即要求艺术教育在适应发展趋势的同时,又要清醒地、批判地认识新媒体的特性。本文针对性地探讨了艺术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变革。希望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合理设置课程,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利用地方和传统的资源来参与到本土社会的艺术实践,借助多学科的教学来培养较为全面而整体的艺术观,调整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来激发学习能力和创造热情。当然,这个案例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教学设备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也需要与社会需求进一步对接。需在毕业生多年后的成长中去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