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之心同织那面旗
2021-08-24金斌
金斌
土布纺织作为代代相传的技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在明代,杭州等地就已成立织染局,“机杼之声日夜不绝”;明末,杭州张纱弄(今江山弄)所产的特精“皓纱”,布薄如纸,闻名全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纺织机械的出现,成本低、价格廉的机械纺织布逐渐替代了传统手工土布,土布纺织技艺也面临着消亡和失传。如何让传统手工艺技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郑芬兰,一个从磐安山区走出的大学生,在杭州创立起“小巷三寻”品牌,把传统土布纺织工艺和现代的生产生活结合,构建起传统东方美学下全新的生活方式。转眼她已步入中年,而经过多年努力,“小巷三寻”土布纺织也已入选了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于郑芬兰而言,土布纺织技艺是妈妈那一辈人传递下来的,现如今年轻的侄女又从自己手上接过接力棒。三代人接续,把这份对土布的情感延续下去。郑芬兰说:“最开始跟妈妈学习纺织,和现在的技艺传承,感受完全不同,那时只是解决生活所需。直到成为非遗传承人,我才意识到这是一份责任,更应该去实现对社会的回报,要做一个不普通的传承人。”身份的转变,让郑芬兰觉得自己身上所承载的责任更加重大。“小巷三寻”的创立,将土布纺织工艺带到了杭州市民的面前,但她想做的远不止于此,她想用她的土布纺织盘活貧困山村的新经济。
这几年,她以磐安榉溪村为中心,先后在贵州黎平、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云南怒江水沟头村布点,用她的手工艺反哺这些贫困乡村,把古村落的活化、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乡村的脱贫致富三者有机结合,让这些“老龄化”的村落重现生机。同时,她通过“种下半亩棉田”的形式,在杭州小学校园中建立起土布纺织非遗技艺实践课堂,谷雨播种、立夏放苗、小满除草、小暑结果、白露采摘,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让孩子从种棉到搓棉、从纺线到染线最后到织布,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系统认知。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期间,“小巷三寻”推出了人民群众织党旗、绣党徽活动,把非遗技艺与对党的深情祝福结合在一起,用一针一线去表达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