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2021-08-24唐颖鸿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2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学生教学策略

唐颖鸿

【摘要】高中数学不仅公式概念多,而且题型的难度也都比较大,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我国自教育大改革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特别强调了“生本理念”.生本理念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和学科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学生;教学策略

一、引 言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较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生本理念”提倡的教育思想.本文基于生本理念背景下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高中的教学现状,并深入研究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生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生本理念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说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研究表明,生本理念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生为本提倡学习自由,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语言表达自由,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全面实现生本教育,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学生创建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并针对课堂中的数学知识展开探究.

第二,除了给予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以及学习过程.无论是在课堂中还是在课余时间,教师都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状态,尽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缩减作业量,將课后作业尽量放到课堂进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第三,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差异性,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指导,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共同的进步与发展.

生本理念的内涵丰富,对于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有效推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发展,培养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生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地位.

三、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弊端

(一)主体意识模糊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并不注重生本理念的教育思想,主体意识较为模糊.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深度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主体的认知程度不高.同时,学生也没有清楚认识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整个数学教学过程过于呆板.

(二)忽视互动环节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基本都是教师单方面讲解知识,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普遍缺乏互动.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无法充分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一旦缺乏互动,教学过程就会枯燥乏味,学生也就沦为接收知识的工具,这种“灌输式”的教学让学生显得被动,与生本理念背道而驰.

(三)教学方式陈旧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没有及时地更新教育理念.通常见到的情况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只是单一地传授和接收知识,这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并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大锅炖”的教学方式让能力不强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这也是在实施生本理念过程中需要改善的重要问题.

四、生本理念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认为,现代教师在教学时应该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下是笔者提出的一些有效策略,仅代表个人意见,不足之处还望指点.

(一)重视师生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大部分的数学知识都比较抽象,逻辑性和思维性较强,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工作的地方,师生之间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生本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交还“主动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树立威信,导致学生对教师有一定的敬畏感,产生疑问时也不敢主动询问,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约束.而生本理念强调师生共同合作学习,注重师生互动环节,通过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有关三角函数的知识和计算公式,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三角函数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常见的“测量问题”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一边讲解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一边通过实际例题引导学生深究.以下题为例:

设O,P两点在山涧的两边,求O,P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如图所示)

先让学生分析题目,题目中已知RP=75 m,而O点在P点的东偏北48°方向上,O点在R点的西偏北54°方向上.然后,教师可以追问学生:根据正弦定理如何计算OP之间的距离?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之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了:

∠POR=180°- 48°- 54°=78°,

依照正弦定理公式得出了:

PRsin∠POR=POsin∠ORP,

于是,

PO=PR×sin∠ORPsin∠POR=75×sin 54°sin 78°≈62(m),

因此得出PO之间的距离约等于62 m.

通过沟通,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正弦定理的用法及三角函数的概念.教师将单向教学转变为互动教学,以问题为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高中学生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前置作业的优化对策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