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实施高中数学优质课堂的策略探究

2021-08-24欧阳先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88期
关键词:优质课堂深度学习高中数学

欧阳先平

【摘要】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优质课堂的视角,是指在“常规学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化与研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师需要从整体把握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及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从只关注知识点、机械被动地学习到注重知识的内涵与外延、积极主动探索,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数学思维的形成,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与知识迁移,并最终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数学;优质课堂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高中数学优质课堂,立足于学生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与课程标准,注重数学知识之间、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施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适当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和评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努力达成学生主动探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下面从基于“深度学习”的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提出立足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学生“深度学习”高中数学和打造高中数学优质课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策略和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填鸭式”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遏制,学生只能被迫地接受知识。这种情况下,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更谈不上自主的、有深度的探索,课堂教学质量不高。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落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课堂教学呈现出不拘一格的多样化形式,课堂互动丰富多彩,尤其是偏文的科目,科科展现出抢占“互动”高地之势,内容与形式让人耳目一新。在这种局势下,高中数学课堂也不甘落后,竭力效仿,多樣互动,但多数互动往往形式大于内容。学生普遍反映,互动探究被教师牵着走,缺少自己的思维与灵感,课后独立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审题、解题的难度很大。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提高高中数学课堂质量的有效策略

基于“深度学习”高中数学的视角,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从学习实际出发,结合多元的教学方式,丰富课程教材,拓宽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养成反思与评价的习惯,在反思和评价中温故知新,实现知识的内化;帮助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

(一)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基于“深度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对学习要有兴趣。常规的课堂教学,学习的进程相对比较按部就班,随着学习内容的逐步增加,按照学习的规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越来越低,对某些内容的学习往往感觉到枯燥、乏味,学习由主动变为被动也就成为必然。

1.丰富生活教材,培养学习兴趣

“数学离生活太远”,这是相当一段时间内人们对数学的错误认识。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程内容“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内容”。让数学学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应该主动探寻激发学生兴趣的高中数学课程素材,借助丰富的生活教材,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则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例如,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中,点的位置的确定是教学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我们可以提出探究问题:飞机起飞后,我们怎样确定飞机的位置?在学习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我是广东人”与“我是中国人”的关系。无论是情境还是探究,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大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丰富课堂教学思想与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进而形成自己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基本概念的学习,可以采取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法,基本规律形成的学习可以采取自主学习+分层训练法,规律运用的学习可以采取变式探究法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敢于放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限时抢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实现优质课堂的目的。

兴趣是先导,但兴趣不能等同于能力。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强化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思想与方法的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一旦掌握,可以促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数学问题,在不断地主动研究、总结过程中,使自己的知识构建逐渐深化、升华,这就是“深度学习”的能力。

3.注重课外延伸,保鲜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课外接力。结合学生实际,按需、按能力选择布置课外练习,这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也是保鲜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合理的课外延续从根本上解决了“上层吃不饱,下层吃不了”的现象。

(二)实施自主探究,强化学习深度

新课标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育人观念,勇于创新,开拓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标达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终身学习奠基。

1.保障探究时间

“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有效举措。“深度学习”一定得让学生成为解题的主人,要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否则,就好比入金山而空返,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平时的教学,很多教师因担心课堂的完整性,不敢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出现了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这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适度等待,为的就是用平时的思考时间换回考试的快速决策。

猜你喜欢

优质课堂深度学习高中数学
初中阶段历史优质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语文优质课堂的构建策略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探索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解析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