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九章“只要是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2021-08-24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造卫星

两次上书建议研制人造卫星“靠天靠地靠不住,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必须有自己的卫星!”

赵九章(1907-1968),浙江吴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杰出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中国气象动力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的奠基人。1985年追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我们要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了。”

“有原子弹重要吗?”

“和原子弹一样重要。”

“那是什么?”

“我不能告诉你。”

与父亲的这段对话,赵九章的女儿赵理曾一直深深记在心里。多年之后,她才慢慢知道,父亲的名字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那样地密不可分。

这是赵九章用生命最后10年献身的事业。

“八年抗战,颠沛流离,实不堪再动”,赵九章拒绝去台湾

1925年9月,赵九章进入浙江公立工业专科学校(1928年改为浙江大学)电机系求学。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赵九章非常气愤,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同年底,他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8年3月赵九章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的身心受到很大摧残,健康状况恶化。三个月后,在戴季陶(国民党元老,赵九章姨父)的担保下,赵九章出狱,在湖州祖母家养病。1928年9月,赵九章来到南京。当时戴季陶是考试院院长,他让赵九章做自己的随从秘书住在自己家并亲自对其进行管束。可赵九章看不惯国民党官场的腐败,无意仕途,于1929年8月考取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3年8月,赵九章本科毕业,老师吴有训让他留校任助教。1934年10月,赵九章考取“庚子赔款”留学名额,次年7月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气象学,他把数学、物理和流体力学原理引入气象研究中,引起国际气象学界的重视。1938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的赵九章归心似箭,9月便踏上了回国之路。

回国后,赵九章被聘请为西南联大理学院地质地理气象系和航空工程系副教授,两年后聘为教授。在昆明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全身心地开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先后开设了理论气象学、大气物理学、高空气象学等课程;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动力气象学》讲义,还编写了《大气涡旋运动》《理论气象学》《大气物理学》《高空气象学》等讲义。

赵九章还参与筹建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研究所,是兼职研究员。为了统计日本侵略者空军的奔袭,中国亟须加强空军的发展。赵九章为空军训练了5批气象人员,与同事一起自行设计制造了80只水银气压表,为支持空军抗日和各地气象台建设作出了贡献。

赵九章在西南联大时期,战事越来越紧,生活越来越艰苦。他无积蓄,又无精力做副业,加上有两个孩子,所以比一般人更要艰辛许多。二女儿赵理曾回忆:“我刚出生的1941年,爸爸的薪水只能勉强够一家人糊口。我的第一件衣服是用妈妈的几只袜筒拼起来的。我们搬家时,全部家当只装了一辆小小的马车,爸爸的老师吴有训公公说:‘看见九章搬家时的那点儿东西,我就难过得要掉眼泪。可是,爸爸脸上从来没有戚戚的愁容,有的只是坦荡的微笑。”

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赵九章是个温和慈祥的人。孩子们喜欢对他撒娇,赵理曾小时候每天早上都要爸爸讲一段《西游记》才肯起床,他笑言女儿是“小霸王周通”;他收留孤儿王宝根当司机,后来又送他去王大珩那里深造,寒暑假学生回家探亲,他说:“王宝根是孤儿,无亲可探,让他回所探亲吧。”

在风雨飘摇的解放前夕,面对险恶的局势,赵九章却表现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刚强。

1941年3月,赵九章被聘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1944年1月,由于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推荐,赵九章任气象研究所代理所长,他一直不遗余力将中国气象学引上现代化的道路。1945年,赵九章首先提出“长波斜压不稳定”概念,成为现代天气预报的理论基础之一。抗战胜利后,1946年气象所迁回南京,次年赵九章任气象研究所所长。

1948年,国民党当局命令中央研究院各所迁移至上海,准备逃往台湾。赵九章公开表示反对,他不顾个人安危,一纸电文发给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八年抗战(抗战全面爆发至抗战胜利),颠沛流离,实不堪再动。”解放战争后期,气象研究所迁往台湾,赵九章和所内一些科学家坚持留下来。

他领导下的物理所,人才济济、新秀辈出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上海解放初亲身所见所闻,使赵九章认识到共产党和国民党本质上的差別,他深感“中国是有希望了”“振兴中国只有靠共产党”。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1950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赵九章担任所长。

新中国百废待兴,赵九章马不停蹄,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新中国科学事业的建设中。他把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通过写信的方式分享给仍在海外留学工作的朋友、学生,动员他们回来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响应回国的有顾震潮、叶笃正、谢义炳、顾钧禧、朱和周、谢光道等一批后来大名鼎鼎的气象学家,他们的加入为新中国的气象事业增添了力量。

赵九章领导下的物理所,人才济济、新秀辈出。曾有这样的说法:“赵九章手下有三大金刚——叶、顾、陶。”他们三人是20世纪50至70年代国内气象界“四大金刚”中的“三大金刚”(另一位是杨鉴初)。叶笃正是赵九章在西南联大时的学生,顾震潮是赵九章在西南联大招收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陶诗言不是他教出来的学生,是气象学家涂长望推荐给他的。几十年言传身教,赵九章对他们三位熏陶最多,影响最深。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吴智诚曾给赵九章当过一段时间秘书,那时他才20岁出头,只有高中学历。赵九章看他爱学习,就跟他说,只要想学,中科院念书的机会很多。“赵九章先生专门介绍我去北京大学听课、参加学术讨论会等。他还减少了自己的行政性事务,给我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

对年轻人,赵九章都是这么“特殊照顾”的。地球物理研究所先后走出了叶笃正、顾震潮、陶诗言、曾庆存、周秀骥、巢纪平、任阵海等两院院士和权威专家。在“物理化、工程化、新技术化”办所方针的指引下,地球物理所学术水平快速提高、学科领域迅速扩展,成为新中国大气科学、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的摇篮。

新中国成立初期,赵九章与涂长望一道组建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气候资料中心,它们就是后来我国气象预报中心和气候资料中心的前身。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国家开始利用计算机做天气预报,赵九章敏锐意识到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便全力支持刚从国外回来的顾震潮进行这方面研究,并组织培训了一批科技人员。当四年后中国第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研制出来后,这批人已作好了充分準备,作为首批用户在计算机上开展试验,为60年代中国正式发布数值预报奠定了基础。同时,赵九章十分重视把新遥测和遥感技术应用到大气科学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应用空气动力学的风洞和先进的测试仪器研究大气湍流。在赵九章的极力推动下,中国仅有的两个臭氧观测台建立了,这为研究大气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础。

赵九章把科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联系起来,作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他主张在广东等地以种植防风林带方式改变局部小气候,为橡胶移植到亚热带地区创造了条件。5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人工降水研究时,他积极倡议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国的云雾物理研究开展起来,并取得暖云降水理论和积云动力学等研究成果。

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赵九章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海潮观测研究对于中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时却是空白。20世纪50年代初,他亲自指导开展我国海区海浪及波谱的研究,研制出观测设备和一整套观测分析仪器,为认识中国海域的波浪特征,开发海洋资源作出了贡献。

赵九章还开创了中国空间物理学科。从1957年第一次国际地球物理年开始,赵九章和陈宗器(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一起建立了一批先进的空间物理的地面观测设备和地面观测站,为中国空间物理地面观测奠定了好的基础。

“只要是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震动全世界。赵九章的血液奔腾起来,他开始写文章、作报告,在各种场合发表讲话,阐述人造卫星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1958年初,赵九章与钱学森、竺可桢一起向中央上书,建议开展人造卫星研制工作。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很快,中科院成立了“581”组,组长是钱学森。一天,相关人员找到赵九章,问他:“交给你一项新任务,要隐姓埋名,要中断所有科研,不能再发表任何文章,你能不能做到?”赵九章不假思索地说:“只要是国家需要,我就去做。”就这样,他担任副组长,负责卫星研制的各项准备工作。

10月,赵九章率代表团去苏联访问。苏方招待很热情,但只要代表团提出想参观有关卫星的内容时,他们表现得很谨慎,事事都要打请示报告。整个访问期间,代表团只看到了卫星外壳的构造,赵九章下狠心说:“靠天靠地靠不住,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必须有自己的卫星!”

赵九章带领团队回国后,开始踏上研制人造卫星艰难征程。他提出“中国发展人造卫星,自力更生,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重要建议:先从探空火箭搞起,再搞小卫星,第三步再搞大卫星。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赵九章与同事们一点点摸索、一点点研发。小到仪器舱各种仪器、大到无线电遥测系统、雷达跟踪定位系统……累了,他就趴在资料上睡一会儿,饿了,他就啃馒头。他有心脏病,有时心绞痛复发,就从口袋里拿出几粒药片服下应付。他有严重的失眠症,却常常和年轻人一起没日没夜地忘我工作。

举步维艰的卫星征途终于被赵九章和同事们撕开了一道口子。20世纪60年代初,他们研制出了人造卫星使用的多普勒测速定位系统和信标机。

1964年底,赵九章结合六七年来卫星预研工作的基础,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建议将发射卫星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这封信受到了周恩来的重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潘厚任对那段经历记忆犹新:“1965年4月22日,我正在厂里半工半研,突然接到电话,赵所长要我当晚到他家去。我蹬上自行车,赶紧就去了。”落座后,赵九章激动地说:“周总理已指示要提出设想规划,我们从1958年开始一直在作准备,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现在终于来到了。”

很快,中科院组织起最强阵容,开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就是后来的“651”任务,并成立了“651设计院”,赵九章任院长,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为钱骥。同年10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的方案论证会召开。会议一共开了42天,他们白天开会,晚上计算。连续紧张的工作使赵九章的心脏负担加重,心绞痛越发频繁。

经过集思广益,会议用4个方案、15万字的专题材料,勾画出这颗承载中国人梦想的人造卫星的雏形——1米直径的近球形72面体,播放《东方红》乐曲,1970年发射,名字叫做“东方红一号”。

接着便是攻坚克难的研制征途。不料,一场飞来浩劫砸进赵九章的人生,仅仅相差18个月,被“靠边站”的他没能等到“和原子弹一样重要的事”变成现实的那一天。1968年10月26日,赵九章不幸离世,享年61岁。

潘厚任还记得赵九章生命的最后时光。那是在原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小楼的门堂里,大木箱当桌,小木箱当凳,赵九章佝偻着身子写“检查”……即使是在饱受冲击的时候,赵九章对内心的孤独与苦楚只字不提,他心里想的,仍然只有人造卫星。

四下无人时,他曾悄悄问过潘厚任:“工作进展怎样?”

“还好。”潘厚任答道。

不敢多谈,也无需多谈。那呼啸着划破酒泉基地清冷夜空的“长征一号”火箭,已带着赵九章毕生的夙愿,一飞冲天,永载史册。

人们不会忘记这位把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事业的科学家。200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由中国科学家发现、国际编号为781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赵九章星”。

(责编/黄梦怡 责校/彭思贝、李希萌 来源/《赵九章传》,《赵九章传》编写组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1版;《赵九章:最是那一抹东方红》,丁佳/文,《中国科学报》2019年9月12日等)

猜你喜欢

人造卫星
苏联人造卫星计划(1950-1957):成功且长久的国家标签塑造
我国人造卫星工程的开拓者之一——闵桂荣
构建情境突破习题教学瓶颈的探索
美国推出AI国家战略 开启“人造卫星”时刻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星等分析
人造卫星第一宇宙速度
各类人造卫星自动旋转教具的设计及使用
例谈卫星的变轨问题
例析人造卫星的圆周运动及变轨问题
人造卫星变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