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到自己的 “容器”

2021-08-24倪江

作文新天地(高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诗篇博尔赫斯容器

倪江

博尔赫斯有一个短篇《镜子与面具》,讲的是国王与诗人的三次约定,国王希望诗人能够写出极致的诗歌来。

诗人曾经是个艺匠,他深通韵律学、寓言,隐喻、讽刺……然而,他的杰作并不能感动人心。一年后,他带来几乎颠覆了自我的诗篇,原先的陈套消失了。然而,国王要的是不朽的诗篇。于是才有了第三年的会面,诗人这次空手而来,没有手稿,他念出来的诗篇只有一句,却一下子让国王大惊失色。因为这首诗触及了“禁止人们问津”的“美的罪孽”。

博尔赫斯的小说与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有着某种内在的契合,也暗合于苏轼的“绚烂平淡”说。写作的最高境界,常常是简单的、纯粹的,伟大诗歌中被消洗掉的,正是烦琐的“技艺”。

“技艺”正如某种标记,是升堂入室的证明。很多才华横溢的少年,都能将语言技巧玩弄于股掌之上。但博尔赫斯笔下的诗人最终却回到了几近“原始”的状态,甚至撇去了承载文字的纸张。

年少者痴迷“十八般武艺”没有错,只是这些武艺大抵会沦为屠狗之术,于是在虚张声势中耗费掉了杂花生树般的才情。其实“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一段慢慢消解掉技艺执念,并进而寻找到自己的“容器”的过程。见过多少人?走过多少路?读过多少书?碰过多少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种文字的自觉,本質就是自我的、心灵的自觉。

在我们用技艺的容器装载心灵的时候,心灵也在寻找最好的容器。

猜你喜欢

诗篇博尔赫斯容器
童心里的诗篇
对话
静待绽放
进入时间的神秘
那个在地铁里读博尔赫斯的人
难以置信的事情
雪峰山诗篇
美好的开始
博尔赫斯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出版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