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1-08-24刘晓丹
刘晓丹
【摘要】叶圣陶曾经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教师表面的寓教于乐的同一性要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点尤为重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统一为一体,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上,按照教学目的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年来,很多学者提出教育理论知识法,根据相关的教学目标提供相对应的情景进行实际教学,以活跃教室气氛,更好地从中获取知识。它不仅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具有深刻的教育价值,但在教学中这个办法的落地也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小学数学与游戏的融合非常感兴趣,从教育本质探索,从现实的角度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从实际的应用中发现问题,找到现实与理论相融合的方法。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随着时代的变化,课程改革的内容在逐渐地深入,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在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如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大难题。不断有学者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想要打破这一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甚至讨厌数学,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改革,从而选择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容易脱离互动,不注重实际的教学质量,不能更好地利用现在的多媒体资源,从而脱离了实际问题,无法达到教学目地,从而使得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热情,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而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使用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性思维,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的意义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中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游戏具有情境性、趣味性等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游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游戏化教学方式主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教学的游戏化,让学生的身心特点得到展现,这种教学方式很适合处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小学数学游戲化的研究有助于小学数学与游戏的融合,对小学数学教育和游戏的结合提供了一些理论的基础。
2.实践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了解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可以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
二、游戏化教学的含义
游戏化教学,它是由娱教的理念发展来的。在课堂中,引用一些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并通过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教材的难度选择教育游戏把它融合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环境下能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应对策略
1.正确认识游戏化教学及其作用
教师对小学数学游戏化的不理解直接影响了小学数学游戏化的应用情况。游戏化教育是游戏性和教育性的融合,并且更加注重其教育性。爱玩游戏是学生们的天性,他们更容易接受游戏中蕴含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不要对游戏教学产生误会,要认识到游戏对教育的作用。
如,之前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通常采用的是口诀法,让学生记住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但是学生掌握起来并不是很顺利,那么,这节课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学生实现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与掌握。如,采用“解救公主”的游戏,学生需要解决层层问题,突破关卡,才能救出公主。
2.合理安排游戏化教学时间
教师的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主,创造出更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实际体会到教学的乐趣以及课堂上的知识乐趣,进一步参与进来,从而获取其中的知识,达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时,笔者设计一个“碰球”游戏来巩固新知。笔者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回答:“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的数一定要与教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很快就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短短5分钟,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
当然,游戏的同时,教师必须要做好对游戏的控制,一旦忽略了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只是在情景中知道了抽象的知识并不能具体化运用,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这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无法提升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创造能力,没有办法进一步的探索,导致学生不能完全参与到课堂中来,达不到教学的目标。这一步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氛围也不够放松,影响了目标的达成,这也不是教师希望发生的情景。
3.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为了达到教学活动的目标,学生在进行游戏操作时可以自己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操控权是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否则教学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开展丰富的活动、加强家校教育。在小学阶段,学生以具体的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事物进行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可以增强记忆点,能够更好地体验科学现象,进行实际操作,接收课堂的科学知识,对于创新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获取更进一步的提升,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亲自预设并反思探究活动。在课堂上,教师在创设实验情景和游戏情景时要注重设计具有实际操作过程的实验和游戏带来的趣味和实际性,能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这对缓和紧张的课堂氛围起到一定的作用。学生在这个氛围下可以获取新知识,激发探索的兴趣,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到课堂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及时总结与反思
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的指导与总结至关重要。游戏中没有出现的有关内容,教师要组织学生查看课本、网上资料或请教家长。并针对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与总结,帮助学生理清真相。教师在游戏化教学结束后,要对本节课的课堂进行反思,通过反思发现缺点、改进缺点,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总之,教师先通过系统的培训,接着在实践中不断寻找游戏与教学的最佳融合点,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通过反思,从而提升实施游戏化教学的能力。
四、结语
我国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仍需进一步的进行研究,本文对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实施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完善。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来研究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洪文秋.我国教育游戏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2):70.
[2]赵瑜,宋维红.教育游戏国内研究现状概述[J].教育技术导刊,2018(8).
[3]余英.教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刘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