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漳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1-08-24梁聪耀王彦祥卢殿友于琴芝

长江蔬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南漳县高山有机

梁聪耀,王彦祥,卢殿友,于琴芝

(1.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北襄阳,441500;2.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站;3.桂林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南漳县板桥、薛坪、长坪、李庙4 个镇及巡检、肖堰2 个镇的部分区域,位于南漳西北部,受山地地貌条件的影响,区域内呈现冬长春短无夏、冷凉湿润的特点,素有“天然冰箱”之称,是发展高山蔬菜的风水宝地。专家经实地考察并论证后,于2007年提出应大力发展反季节高山蔬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南漳县高山蔬菜取得三大跨越式发展:面积拓展快、区域覆盖大、种植效益高,种植面积从2007年的0.8 hm2发展到2019 年的627 hm2以上;种植区域从板桥镇晏山村2 个组,扩展到全县薛坪、板桥、巡检等6 个镇47 个村,形成了“百里高山蔬菜长廊”;总产值从2007 年的10 万元发展到2019 年的亿元。

1 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1 高山蔬菜基地分布情况

2019 年南漳县高山蔬菜种植面积627 hm2。主要分布在5 个乡镇,其中薛坪镇373 hm2、板桥镇180 hm2、长坪镇45 hm2、巡检镇21 hm2、李庙镇8 hm2;从种植品种来看,辣椒300 hm2、番茄160 hm2、四季豆120 hm2、结球甘蓝等其他蔬菜47 hm2。

1.2 产业化水平

南漳县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共73 个,基地面积189 hm2,占高山蔬菜总面积的30%。截至2019 年5 月,南漳县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有2 家,有机认证面积共24 hm2,2 家企业均形成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根据会员提供的订单进行生产,产品经分级、冷处理、长途运输后,配送至上海、北京等地区客户手中。

1.3 技术应用推广模式

南漳县主要在培训指导和新品种推广两方面下功夫,从而提升技术应用水平。

①科学指导生产 为了科学有效指导高山蔬菜生产、合理引导蔬菜产业发展,2008 年,南漳县农业“专家大院”邀请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姚明华研究员为特邀蔬菜专家,为高山蔬菜种植大户进行从课堂到田间指导的全方位培训。10 a 多时间里,共开展培训50 多场次,高山蔬菜种植大户已基本掌握专业技能,能独立进行蔬菜种植管理,部分种植户还成为科技示范户及当地有名的“土专家”。

②注重新品种推广 每年重点示范三大类高山蔬菜品种。一是甘蓝喜冷凉十字花科蔬菜,2019在秦家坪村建设高山甘蓝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7 hm2,试验示范5 个甘蓝蔬菜新品种;二是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2019 年在薛坪镇秦家坪村建设高山番茄、辣椒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20 hm2,引进番茄新品种8 个、辣椒新品种4 个;三是特色蔬菜示范,2019 年在南冲村设施蔬菜基地建立1.3 hm2小冬瓜核心示范区,并引进5 个小冬瓜新品种。20 a间共引进番茄新品种64 个、辣椒新品种38 个、甘蓝新品种25 个、小冬瓜等特色蔬菜新品种18 个。

高山番茄

1.4 产业综合评价

纵向评价:南漳县高山蔬菜产业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667 m2产值从千元提升到万元,规模从0.7 hm2发展到627 hm2,总产值从万元发展到亿元,成为高山地区农民增产增收的支柱性产业。据统计,2019 年,高山蔬菜产业年提供5 500 余个工作岗位,使农民增收2 800 余万元。

横向评价:与相邻县市相比差异较大。在灌溉设施配套上,目前仅薛坪镇三景庄、八里川和薛家坪3 个村20~27 hm2蔬菜基地有部分灌溉设施,板桥镇竹坪村上膳源6.7 hm2设施蔬菜基地灌溉设施配套齐全,其他村则要用车从相距10 km 左右的地方拖水浇苗,灌溉十分不便;而保康县龙坪镇200 hm2精细蔬菜基地,整合烟叶水利等项目资金,排灌、水井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在产业发展上,目前南漳高山蔬菜农资没有得到有效监管,导致农资质量难以保证,蔬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而保康县龙坪镇成立了1 家蔬菜专业合作总社,实现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壮大、生产者使用农资优质优价、消费者食用蔬菜产品安全放心三赢。在风险抵御上,当遭受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后,南漳县受灾群众享受灾后补贴较少;而保康县高山蔬菜基地,每667 m2能享受400~500 元的补贴。

2 产业区域优势分析

2.1 地理位置优越,农产品运输便利

南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水以南,荆山山脉东麓,东临宜城,西接保康,东北与襄阳为邻,西北同谷城接壤,南依远安,东南与荆门毗连。交通便利,农产品运输通道畅通。

2.2 自然环境优越,适宜发展高山蔬菜产业

南漳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适宜栽培蔬菜。南漳县海拔800~1 200 m 区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7.6%,是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区。

2.3 依托有机谷核心区,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漳县地处“中国有机谷”核心区,在紧紧咬住“打造中国有机谷产业第一县”这个奋斗目标不动摇的同时,紧紧抓住“中国有机谷”省级战略机遇,以核心区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农民参与的原则,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引导市场主体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相对集中连片的有机种养基地;以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有机精深加工;以“中国有机谷”大品牌为统领,培育提升南漳自主有机品牌;以市场为导向,规范完善有机谷电商物流平台,探索“互联网+”营销模式,开拓国内外市场。

2.4 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为蔬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018 年南漳县通过了“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的验收,为蔬菜产业发展鼓足了信心。南漳县同时以“中国有机谷”建设为契入点,积极发展有机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中国有机谷”建设纳入了省级“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更是得到空前重视。南漳县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要求,以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二品一标”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市场抽样监测、市场准入准出、体系建设等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蔬菜产业保驾护航。

2.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有利于提升蔬菜产值

2015 年11 月,南漳县被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对提升农业和旅游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全县从事休闲旅游的市场主体已超过1 000 家,日接待能力突破5万人次。节假日期间,印象老家、芈月桃岭、染坊湾、麻城河等乡村旅游点游客量较多,周边农家乐爆满,成为拉动旅游经济的主力军。借助旅游和休闲农业,初加工蔬菜等农产品可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损耗,有效提升了蔬菜产业效益。

3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协调、监管组织缺乏,市场风险大

由于强镇富民侧重点不同,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和重视程度上有不平衡现象,高山蔬菜产业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协调、监管组织。在生产环节上,无统一的发展区域和品种布局规划,种植大户们各自为政,独自带领散户发展生产,极易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或不足的现象;在收购环节上,市场行情好时,大户纷纷高价抢收散户产品外销,行情不好时,散户产品无人问津,造成蔬菜产品价格低下,甚至滞销积压卖不出去,严重挫伤散户种菜积极性;在市场销售上,无产地产品认证、无统一的品牌和商标,产品一般销往大中城市农贸市场,走的是低端路线,制约产业的提档升级。

3.2 基础建设滞后,抗灾能力弱

近几年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但投入重点主要是粮食生产,受惠地区主要是丘陵平原,山区特色产业享受国家的扶持政策不多,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抗御旱灾、涝灾、风灾、冰雹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据调查了解,薛坪镇373 hm2蔬菜基地仅有20 余座小型抗旱水池,仅能满足苗期生长及移栽所需水分。如2019 年,番茄、辣椒进入开花坐果期后,遭遇长达1 个多月的高温干旱天气,生产上无水可用,严重影响了坐花坐果,致使番茄、辣椒比正常年份减产20%~30%。

3.3 生产全程缺指导,科技含量低

在品种选择上,缺乏科学依据,盲目选购,致使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在施肥种类上,存在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重施大量元素(N、P、K)、不施中微量元素(Ca、Mg、Mn、Zn 等)的现象。在施肥方式上,存在不合理性,肥料均作为底肥一次性施入,不追肥,此施肥方式不符合蔬菜需肥规律,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还影响蔬菜品质。在病虫害防治上,采取的措施不及时、不恰当,一旦延误最佳防治期,易导致病虫害肆虐和流行。在农药使用上,存在盲目性,农药使用频繁,无法保证蔬菜安全性。

4 高山蔬菜高质量发展思路与建议

4.1 成立蔬菜产业协会,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政府引导,成立以南漳、保康、谷城、宜城4个县市区为主的襄阳市蔬菜产业协会,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改变过去无组织、无秩序的行为,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建成后重点抓好5 项工作:一是实行订单生产。由协会会长带领团队与北京、上海等市场对接,签订协议后,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制订种植规划,按需生产;二是规范物资供应。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提供优质优价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信息,督促种植大户建立完善的生产资料购、销台账,自觉接受监管;三是提供技术支撑。协会聘请专家为协会成员提供培训指导,教授蔬菜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经验、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提高协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四是创建统一品牌。积极开展、绿色、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注册商标,培育品牌,扩大高山蔬菜的知名度;五是统一包装上市。协会各成员生产的产品按照统一分级、统一质检、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的方式包装上市,抱团开拓市场,目前主要意向为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生产能力

一是通过整合相关项目,完善高山蔬菜基础设施建设,铺设输水管道,修建蓄水池,改善排灌条件,提高高山蔬菜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利用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减少病虫害发生,从而提高农产品安全指数,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因夏季雨水充沛,病虫害繁殖迅速,目前每667 m2农药投入成本1 000~2 000 元,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存在农产品安全隐患。可利用南漳丰富的森林资源,在较为平坦的区域搭建简易避雨大棚,在陡峭区域搭建类似葡萄架的避雨带,降低农药投入成本、提高农产品安全指数。

4.3 注重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科技含量

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由涉及种植业、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10 个涉农部门组成。围绕“农技推广,为民服务”这一宗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传播者、引领者。为更好发挥职能作用,使科技落地,南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一步将整合项目资源,充分利用有机谷核心区优势,在高山蔬菜区域选择试验基地作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试验示范窗口。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真正使项目落地生根,让科技人员有发挥作用、展示才华的舞台,让种植户有零距离接触新科技的机会,让南漳蔬菜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南漳县高山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彩色笔动起来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高山从何而来?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高山台防雷实践
南漳县城区幼儿园健康体检情况分析
南漳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