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格列汀对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2021-08-24马惠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沙格列汀糖脂胰岛素

马惠

(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糖尿病中的常见类型,多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发,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还可引起眼、肾、心等多器官损害,危害患者健康。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T2D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威胁极大。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段对初诊T2DM合并MS患者进行治疗尤为重要。对于初诊T2DM合并MS的患者,临床多采用胰岛素、二甲双胍来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有研究显示,受相关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的疗效不理想[1]。沙格列汀为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在控制患者血糖方面有较好的效果[2]。结合沙格列汀的作用机制和初诊T2DM合并MS的发病原因,考虑沙格列汀对初诊T2DM合并MS患者可能有更好应用。本研究选取80例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格列汀对初诊T2DM合并MS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36~70岁,平均(53.40±5.26)岁;T2DM病程7~15个月,平均(12.50±2.25)个月;地域农村19例,城市21例;体质量指数25~29 kg·m-2,平均(27.12±1.13)kg·m-2。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7~71岁,平均(53.60±5.30)岁;T2DM病程6~15个月,平均(12.61±2.30)个月;地域农村18例,城市22例;体质量指数25~29 kg·m-2,平均(27.15±1.14)kg·m-2。两组性别、年龄、T2DM病程、地域、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商丘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2型糖尿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9)》[3]中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②首诊为代谢综合征,体质量指数≥25 kg·m-2,空腹血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7 mmol·L-1;③临床资料完整;④肝、肾功能正常;⑤依从性较高。(2)排除标准:①变态反应体质;②入组前3个月服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③合并甲状腺等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④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⑥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二甲双胍治疗。在控制饮食、合理锻炼的基础上,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699)治疗,每次0.5 g,每日2次,随餐服用。可依据血糖水平增加剂量,每周增加0.5 g,但每日剂量不得高于2 g。治疗3个月。

1.3.2观察组 接受沙格列汀片治疗。在控制饮食、合理锻炼的基础上,口服沙格列汀片(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008)治疗,每次5 mg,每日1次,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1)血糖水平。采用悦好Ⅱ型血糖仪(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小时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水平,采用KH-101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深圳市凯特生物医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2)血脂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Mindray,BS-220)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血脂水平,包括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恶心、上腹部不适、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血糖水平治疗前,两组FPG、HbA1c、2 h 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HbA1c、2 h P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LDL-C、TC、TG、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DL-C、TC、T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LDL-C、TC、TG均低于对照组,两组HDL-C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MS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发生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也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T2DM合并MS患者典型的病理改变为糖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2 h PG、FPG水平升高,循环血中脂质运输和分解能力下降,TC、TG水平异常升高,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初诊T2DM合并MS患者意义重大。

二甲双胍是治疗初诊T2DM合并MS患者的常用降糖药,可增加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胰岛素介导葡糖糖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血糖水平[4]。二甲双胍还可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的输出。此外,二甲双胍可抑制肠壁细胞摄取葡萄糖,进而调节机体血糖水平。但受个体及外界因素的干扰仍有部分初诊T2DM合并MS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不利于控制糖脂水平。沙格列汀为治疗糖尿病的新型药物,有调节肠促胰液素的作用,在降低患者血糖方面有一定效果[5]。结合沙格列汀的特点,考虑其在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中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HbA1c、2 h PG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说明沙格列汀在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二甲双胍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机体血糖水平。沙格列汀可通过选择性抑制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的降解,延长二者在机体内的作用时间,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进而降低FPG、HbA1c、2 h PG水平,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6-7]。沙格列汀还可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减少肝糖原的输出,进而降低机体血糖水平。此外,沙格列汀还可升高胰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从而调节机体血糖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两组LDL-C、TC、TG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沙格列汀在初诊T2DM合并M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沙格列汀可通过调节胰高血糖素样肽-1水平,升高肝脂肪酶水平,提高脂质代谢水平,降低患者的LDL-C、TC、TG水平[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沙格列汀不会增加初诊T2DM合并MS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沙格列汀的半衰期较短,口服利用率较高,人体内70%的沙格列汀会经尿液排出,对机体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本研究数据可能存在一定偏倚,临床下一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进行论证。

综上所述,沙格列汀可改善初诊T2DM合并MS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沙格列汀糖脂胰岛素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总胆固醇水平影响评价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180天长期密闭环境对志愿者骨代谢、糖脂代谢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糖脂代谢及骨密度特点
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用药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作用分析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