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2021-08-24曹顺立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椎弓经皮螺钉

曹顺立

(郑州牟州医院 骨外科,河南 郑州 451450)

胸腰段骨折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且多见于中老年人群[1]。胸腰椎骨折AO分型中B1型为脊椎后方韧带结构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2]。临床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方式是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但开放术式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3]。微创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易被患者接受。本研究分析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对AO-B1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牟州医院收治的92例AO-B1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6例)和联合组(46例)。对照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31~52岁,平均(41.85±4.83)岁;车祸23例,高空坠落14例,重物砸伤9例。联合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31~53岁,平均(42.04±5.12)岁;车祸22例,高空坠落13例,重物砸伤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X线检查诊断为胸腰椎骨折;②符合AO分型中B1型;③新鲜骨折;④病历资料完整且准确;⑤符合手术指征且接受手术治疗。(2)排除标准: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②心、肾、肺等器官功能异常;③麻醉禁忌证;④全身炎症反应;⑤全身多处骨折;⑥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全麻,取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做切口,露出关节突,定位进钉点。伴椎体滑脱者,先复位后减压。骨折移位明显,先进行全椎板切除减压。于C型臂X线透视下,将导针置入伤椎上下位椎弓中,内置椎弓根螺钉固定。固定椎弓根螺钉系统前,注意恢复伤椎高度和脊柱生理弯曲。

1.3.2联合组 接受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全麻,取俯卧位,于胸部与髂部放软垫,确保腹部悬空,可适当给予按压手法复位。透视并确认伤椎与邻椎双侧椎弓根于体表投射,经网状定位器定位,并于6处做标记。于定位点外约1 cm位置做小切口,后用穿刺锥穿刺,正位透视显示左侧椎弓根外10:00、右侧椎弓根外2:00位置状况,侧位显示穿刺锥方向与终板平行,在椎弓根中上约1/3交点位置,调整、推进穿刺锥至椎体。侧位透视椎尖已超出椎弓根底部,正位透视已超出椎弓根内壁,做长1.5 cm的纵形切口,切开皮肤,后依次钝性分离腰背肌,经导丝内置工作套管,用中空丝预备钉道,内置空心椎弓根螺钉,待透视确认正确后,将连接棒内置椎弓根螺钉内,用撑开器撑开复位。

1.3.3术后处理 待C型臂X线透视确认伤椎高度已恢复且内固定满意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常规应用24 h抗生素,对照组术后每日引流量小于50 mL时,将引流管拔出。

1.4 观察指标(1)手术效果。包括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2)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疼痛程度,由数字0~10组成,其中0为无疼痛,10为剧痛。(3)腰椎功能。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腰椎功能,共计50分,分值越高,表示腰椎功能越差。(4)影像学指标。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椎间隙、伤椎Cobb角。

2 结果

2.1 手术效果联合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2.2 NRS评分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NR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NRS评分对比分)

2.3 ODI评分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ODI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联合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ODI评分对比分)

2.4 影像学指标两组不同时间、组间、交互作用下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联合组椎间隙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椎间隙、椎体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对比

3 讨论

脊椎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其中胸腰椎骨折相对较常见[4]。以往治疗方式为开放性固定术式,可发挥良好三维固定效果,但手术创伤较大,术中输血量较多,极易损伤椎体邻近肌肉,加重应激反应,影响预后[5]。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存在固定节段少、可保存更多运动节段等优势,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内固定失败率和残留后凸畸形发生率[6-7]。故需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随微创技术的逐渐完善,微创经皮椎弓根锁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是治疗脊椎骨折的一种新型微创手术,关于其临床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后3、6个月联合组NR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联合组椎间隙大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比高于对照组、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相较于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可避免腰背部结构、脊神经后支、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损伤,利于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且经伤椎置钉内固定可避免术后椎体畸形等并发症,能有效确保脊柱稳定性、强度,避免内固定松动或断裂,利于腰椎功能的恢复。故微创经皮椎弓根锁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可优化手术效果,减轻术后疼痛,改善骨骼形态,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AO-B1型胸腰椎骨折,可改善手术效果,缓解疼痛程度,调节骨骼形态,增强腰椎能力。

猜你喜欢

椎弓经皮螺钉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健康国人腰椎三维结构数据分析*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脊柱手术机器人在胸腰段窄小椎弓根后路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