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效能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2021-08-24孙锦华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消极条目效能

孙锦华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死率较高,需及时治疗。临床上针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采取吸氧、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方式,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病死风险[1]。但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因担心病情、治疗效果等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进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预后。因此,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2]。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接受临床治疗及干预措施的积极性越高,越利于病情恢复。由此推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效能可能与应对方式存在一定关联性。本研究选取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自我效能对应对方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 例,女31 例;年龄45~77岁,平均(61.28±4.39)岁;COPD病程1~10 a,平均(5.74±1.14)a。本研究经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第9版》[3]中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可自主完成相关调查问卷;③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②心、肝等主要器官衰竭;③合并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等精神疾病;④参与本次研究前6个月经历重大人生变故;⑤合并其他类型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对症治疗,包括营养支持、经鼻导管吸氧等,吸入氧体积分数为28%~30%,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01),每次5 mg,每日3次,雾化吸入布地奈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987),每次1~2 mg,每日2次。

1.4 观察指标

1.4.1应对方式 治疗1个月后,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4]评价患者的自护能力,SCSQ问卷共2个维度,20项条目,每条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1~4分),即积极应对(12项条目,48分)和消极应对(8项条目,32分),应对倾向为积极应对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标准分之差,应对倾向>0为积极,<0为消极。

1.4.2自我效能 在治疗后1个月,采用COPD自我效能量表(COPD self-efficacy scale,CSES)[5]评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CSES量表共5个维度,31项条目,每项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1~5分),即呼吸困难管理(11项条目,55分)、情感波动(7项条目,35分)、环境与温度(6项维度,30分)、体力活动(5项条目,25分)、安全行为(2项条目,10分),总分155分。CSE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效能越好。

1.4.3问卷质量控制 在进行相关问卷调查前,需告知患者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并指导患者独立完成相关问卷评估,问卷完成后进行现场收回,收回率为100.00%。

2 结果

2.1 应对倾向状况7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积极应对倾向46 例,占65.71%(46/70),消极应对倾向24 例,占34.29 %(24/70)。

2.2 一般资料两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性别、年龄、COPD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应对倾向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3 自我效能积极应对倾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管理、情感波动、环境与温度、体力活动、安全行为各维度评分及CSES总分均高于消极应对倾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应对倾向患者的自我效能比较分)

2.4 logistic回归分析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对方式作为因变量(消极应对倾向=1,积极应对倾向=0),将CSE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消极应对倾向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诱发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多采用低流量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但COPD急性加重期存在反复发作、病情严重、再入院率高等特点,患者易产生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进而产生消极应对方式,影响临床治疗[6]。因此,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对临床治疗的顺利实施以及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倾向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管理、情感波动、环境与温度、体力活动、安全行为各维度评分及CSES总分均高于消极应对倾向患者,提示自我效能可能与COPD患者的应对方式存在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对上述结果进行如下分析。(1)呼吸困难管理。COPD病程长,且急性加重期的COPD病情易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患者在病情反复发作时不能良好应对,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因病情反复,患者易产生消极、甚至拒医行为[7]。临床应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应对急性发作期的方式,以提高呼吸困难管理水平,进而改善其应对方式。(2)情感波动。情感波动较大的患者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耐受性较情绪稳定的患者差,易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其应对方式[8]。临床上应注重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心理干预,告知其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病情转归的积极意义,引导患者进行正向的情绪排解,以改善其应对方式。(3)环境与温度。COPD急性加重期的主要诱发因素为呼吸道感染,而处于较低温度、较差环境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会增加急性发作的次数,导致患者产生消极应对倾向[9]。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保持居室空气新鲜,注意通风,并坚持户外活动,以提高患者耐寒能力。(4)体力活动。相较于稳定期患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功能更差,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产生消极应对倾向。临床上应告知患者重视呼吸功能锻炼,如采取散步、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等方式提高呼吸功能,改善应对倾向。(5)安全行为。安全行为较低的患者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的防护意识较弱,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COPD急性加重期的发作次数及频率,增加患者痛苦,致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产生消极应对倾向[10]。临床上应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工作,纠正不良生活行为,告知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对病情转归的积极意义,以促进患者提高安全行为意识,改善应对方式。

综上所述,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自我效能低下可能会导致患者消极应对,临床上可据此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改善应对方式,进而促进疾病转归。

猜你喜欢

消极条目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让自己发光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