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2021-08-24杜粉娥
杜粉娥
河南灵宝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灵宝 472500
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polyps,EMP)是由子宫内膜局部增生过度所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其中恶变率为1.0%~1.6%[1-2]。内膜息肉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如何预防EMP术后复发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课题之一。本研究通过对62例行宫腔镜电切术EMP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线分析,以探讨宫腔镜联合地屈孕酮治疗EMP的临床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11—2020-01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的62例EMP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1)术前均经阴道超声、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确诊。(2)符合宫腔镜息肉电切术指征,暂无生育要求。(3)近6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激素。排除标准:(1)合并循环、呼吸、血液、内分泌等系统严重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2)非EMP导致的阴道出血、生殖泌尿系感染。(3)妊娠、哺乳期妇女,以及随访资料不全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宫腔镜电切除术联合地屈孕酮口服组(观察组)和单纯宫腔镜电切除术组(对照组),各31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1.2方法宫腔镜电切除术:患者入院后均及时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待月经干净后3~7d施术。选择硬膜外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扩张宫颈,置入宫腔镜,直视下选用环状电极从息肉基底部实施电切。切除息肉后应用刮匙对宫腔搔刮,电凝止血后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学检查。具体手术方法见参考文献[3]。地屈孕酮口服方法:于宫腔镜术后第2天开始联合服用,1粒/d,连服21d。此后于月经第5天口服,1粒/d,连服21d。共3 个月[4]。
1.3观察指标(1)观察术前及术后6个月、12个月时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改善情况。(2)随访12个月期间的复发率。
2 结果
2.1手术前后的Hb、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2组患者术前的Hb、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上述指标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2组患者的Hb、子宫内膜厚度和月经量比较
2.2随访情况观察组随访期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EMP复发3例(9.68%),对照组阴道不规则出血或EMP复发8例(25.8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2,P=0.00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EMP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与炎症持续刺激、手术及机械性刺激、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5]。传统诊断性刮宫术治疗EMP等疾病,具有创伤大、术野差、术后宫腔粘连及狭窄等并发症风险高,以及息肉易残留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宫腔镜和阴道超声等诊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因具有操作简单、微创、视野清楚、子宫内部直观性好和对内膜息肉等病灶的定位精确,以及子宫内膜完整性保护性好等优点,获得临床上医生和患者广泛认可和接受。但由于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息肉生长的根本病因难以彻底消除等原因存在,从而引起治疗后复发率高等现象。本研究中我们对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后予以服用地屈孕酮3个月。经与同期单纯实施宫腔镜电切术的患者比较,术后症状改善更为显著,且复发率更低,与李燕[6]等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效果肯定。其原因在于:(1)EMP的发生与雌孕激素分泌失调有关,持续的高雌激素水平者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术后常因局部内膜孕激素水平过低或雌激素水平过高而增加病情复发风险。因此及时补充孕激素可有效拮抗子宫内膜增生,延缓息肉形成,能够有效降低复发风险[7-8]。(2)地屈孕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口服孕激素,但无雌激素活性,且能够对抗雌激素功能。能通过直接将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内膜厚度得到有效降低,生长因子的合成受到有效抑制,从而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可有效避免因局部增生而导致的EMP复发风险[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