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民歌在音乐剧教学中的运用
2021-08-23王杨
王杨
摘要:本文将桑植民歌与音乐剧教学进行结合,使桑植民歌走进音乐剧课堂教学,推进桑植民歌元素音乐剧的创作,促使音乐剧本土化发展,进一步创新音乐剧教学的方式,丰富音乐剧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剧表演的兴趣,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今后走民族性的音乐剧发展道路奠定基础。同时,将桑植民歌元素加入音乐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桑植民歌这一优秀民间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桑植民歌 音乐剧 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05
音乐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喜歌剧,随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绚丽多彩、艺术内涵丰富的特点。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音乐剧进入中国市场,并逐渐趋向于本土化的发展。人们的艺术审美也在随之变化,中国音乐剧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中国本土文化及审美,通过挖掘本土音乐剧的审美规律以满足当前环境中人们对音乐剧的需求。在音乐剧本土化发展的进程中,艺术内涵、表演形式、舞台审美都需要结合中国本土音乐元素,以最大程度的发掘音乐剧的艺术魅力与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的公开发言中强调“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根基在于理解、认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精髓来形成民族的精神。桑植民歌是湖南省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化之一,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一、桑植民歌概况
湖南省桑植县地处西部,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生活条件相對落后,在独特的地域环境影响下保留了大量传统的民俗文化,桑植被誉为“民歌之乡”,桑植民歌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丰富的艺术内涵成为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植民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民歌的理论研究与演唱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桑植民歌在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桑植民歌在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当中的地位。桑植人民生活在“十年九灾”“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恶劣自然环境中,内心依然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在长期的劳动与生活中,桑植人民用歌声倾诉内心的情感,表达生活、描绘环境等。
(一)桑植民歌的类型
桑植民歌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山歌。山歌大都用来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音色高亢明快,爽朗奔放。代表作有《大河涨水小河流》《好郎好姐不用媒》。(2)小调。小调一般用来表达欢庆场面以及描绘离别的悲伤情绪,旋律优美动听,婉转细腻。代表作有《花大姐》《懒人愁》《上四川》。(3)花灯。花灯是逢年过节时期人民群众最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节奏活泼跳跃、作品短小精悍,具有浓郁的民族音乐风味,代表作品有《十送》《四季花儿红》。(4)革命歌曲。桑植地区可以说是红军长征的起点之一,是开国元帅贺龙的故乡,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丰富的革命歌曲。桑植地区的革命歌曲具有独特的调式结构,传达向上的精神。代表作有《马桑树儿搭灯台》《红军来了做主人》。
(二)桑植民歌的艺术特征
桑植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是当地人们智慧生活的结晶,在民歌的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审美、习俗对其艺术特征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桑植民歌具有独特的风韵与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多样的曲体结构。桑植民歌结构较为自由,曲式结构多样,有单句、双句、三句、七句等不同的形式,曲式结构属于中国传统曲式结构,以一段体、二段体、多段体为主。通过不同的节奏、调式来表达不同的歌曲内容。其中在句子的结构中,常常也形成了不对称的句式结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桑植人们对数字“三”较为崇拜,因此在音乐的创作过程中也结合了三句来表述歌曲。
第二,民族化的演唱特色。其一,运用民族语言进行演唱,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独特的民族语言,特别是在桑植地方语言体系中,zh、ch、sh、r 四个卷舌音被广泛应用,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儿发音的地方语言体系与民歌演唱进行融合。其二,演唱中大量衬词的使用。经常使用“哦”“哇”“嘿嘿”“黑啦”等,在山歌的结尾处通常使用“哎喂”作为结束语。其三,独特的民族润腔。在桑植民歌的演唱中,结合独特的民族唱腔对音域进行美化、润色的效果,润腔的演唱技巧与民族音乐的形成与发展密不可分。
第三,丰富的表演形式。桑植民歌的表演形式有文化灯、五花灯、跳花灯、懒花灯等之分。从题材的内容出发可分为唱灯调、花灯赞以及爱情歌三类,多样的表演形式为桑植民歌的艺术效果增色不少。
二、桑植民歌引入音乐剧教学的意义
(一)推进“民族”“本土”的音乐剧教学模式
在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中开设了音乐剧课程。音乐剧的课程教学大多以国外的经典剧目为主,多元化、民族化是音乐剧教学的重要特色。从目前的教学状况来看,通过湖南本土的民歌形式桑植民歌与音乐剧教学的结合,能够拓宽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今后走中国民族性的音乐剧道路奠定基础。桑植民歌是桑植特有的地理环境与封闭半封闭的生存状态的产物,至今保留着较多反映原始宗教(如傩腔、薅草锣鼓)的歌谣。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桑植民歌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将其运用于音乐剧的教学,能够创新音乐剧的教学方式,丰富音乐剧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桑植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
桑植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桑植民歌走进音乐剧教学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湖湘地域文化,而且能创新桑植民歌的传承方式,更好地保护发展桑植民歌,因而具有较大的文化价值。通过对桑植民歌的田野调查,走访当地的文化部门,深刻了解桑植民歌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同时,将桑植民歌、音乐剧与当地的旅游发展结合,打造本土化的音乐剧,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三)推进民族音乐剧创作,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
桑植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瑰宝。它有小调、礼仪歌、傩腔等,涵盖了传统民歌的所有曲种。让其走进音乐剧教学课堂,不仅可以推动桑植民歌音乐品牌——民族音乐剧的打造,而且可以加强高层次音乐人才和桑植民歌演艺人才的培养。通过桑植民歌与音乐剧课程的结合真正突破了传统学者对桑植民歌和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而具体探讨桑植民歌在音乐剧教学中的运用,真正将桑植民歌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剧结合起来,有利于推进民族音乐剧的创作,培养本土化的专业人才。
三、桑植民歌在音乐剧教学中的策略
(一)探索音乐剧的民族发展道路,构建湖南本土化的教学路径
音乐剧进入我国开始,得到了多元的艺术发展,音乐剧本土化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路径之一,也是中国音乐剧的发展趋势,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可以将其与中国多样戏剧艺术形式融合起来,桑植民歌与音乐剧专业进行融合,通过让桑植民歌走进校园走进音乐剧专业,不仅可以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还有利于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从而振兴学生的文化自信。
桑植民歌本土化的音乐剧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1)继承和吸收本土化,将桑植民歌引入校园,桑植民歌作为湖南省的优秀民族文化,拥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将桑植民歌与校园音乐剧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在演唱上借鉴民族音乐的形式,更可以实现表演形式的创新。(2)教学中融合与创新本土化。将桑植民歌与音乐剧教学进行结合,可以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实际特色出发,充分围绕舞台打造艺术人才的宗旨,以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桑植民歌培养基地为基础,以湖南省桑植民歌的传承为出发点,通过资料整理编写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通过完善课程资源,进而提升音乐剧的课堂效果,并找到桑植民歌与音乐剧艺术特征的契合点,创作具有桑植民歌特色的舞台剧目。(3)将桑植民歌式的音乐剧与丰富的演出资源结合起来与企业合作,在推广教学本土化成果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打造相關文化品牌,实现教学与发展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将桑植民歌推出湖南,从而走向世界。
(二)探寻歌剧创作的民族元素,推进桑植民歌式的音乐剧创作
在中国歌剧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需要一直在将民族元素融入其中,并且还要加入时代发展的精神。中国目前的歌剧融入表演形式有多种,第一种是歌舞剧的形式,第二种是音乐剧的形式,第三种是传统小调的形式,还有一种是秧歌。在中国的歌剧里,人们始终将社会生活与创作相结合。在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创作进程中,将中国民族元素与音乐剧的创作进行紧密结合是体现音乐剧本土的重要方式之一。
桑植民歌作为湖南省优秀的民歌代表,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与艺术形式,在桑植民歌式的音乐剧创作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探索民族元素:(1)借鉴桑植民歌的表演形式丰富音乐剧的舞台。音乐剧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属于声台形表,包括声乐、台词、舞蹈、形体。桑植民歌的演绎也具有多样形式。(2)结合桑植民歌的创作题材丰富音乐剧的创作内容。桑植民歌题材多样,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中国原创音乐剧如《蝶》《五姑娘》均是中国民族题材的音乐形式,桑植民歌的山歌、小调都可以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丰富的音乐元素。通过将桑植民歌与音乐剧的创作进行融合,将其与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的音乐剧教学进行紧密结合,能够推进桑植民歌式的音乐剧创作。
(三)创新桑植民歌的传承方式,建立民族音乐剧人才培养机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人”是主要依托,“人才”的培养是传承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播通过人的声音、技巧、手段来进行展示,只有在专业人士的传播下,民族文化才能得以更好的扩大。桑植民歌是当地人们千百来年的艺术精华,目前桑植民歌的传承主要靠培养传承人的方式。桑植民歌与音乐剧的发展相结合,需要建立民族音乐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体系。发展到目前为止,桑植民歌与学校艺术教育进行融合,需要有专业的音乐剧人才以及桑植民歌的传承人。
在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上,可以充分的发挥湖南省艺术职业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如可以组织校内的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管理培训,对有专业底蕴的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教师可以优先培养,使他们成为民族音乐剧的人才。如可以聘请桑植民歌的传承人来我校,做桑植民族音乐剧课程的兼职指导老师。又如,可以与周边的艺术团体进行合作,通过邀请相关专家领导到学校来开设讲座等,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机制,来实现桑植民歌式音乐剧的发展。
四、结语
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持与推广。湖南省各高校艺术教育成为了湖南本土民族文化传播、传承的主要路径之一。将桑植民歌融入学校的艺术教育,将桑植民歌与西方音乐剧形式紧密结合,是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深入了解桑植民歌与音乐剧教学的基础上,分析桑植民歌与音乐剧的内在联系,思考音乐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将桑植民歌有效融入音乐剧教学的对策和建议,从而推进民族音乐剧的发展和创新,构建本土化民族音乐剧人才培养模式,保护和传承桑植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西麒润.高校音乐剧教学的探索研究[J].教育艺术,2021(02):41.
[2]韩曦.本土化、典范化、国际化——美国音乐剧发展史的分期与特征[J].戏剧艺术,2020(06):91-100.
[3]陈庆梅.音乐剧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戏剧之家,2020(31):85-86.
[4]王宇.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J].明日风尚,2020(20):121-122.
[5]彭玉屏.新形势下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7(05):91-92.
[6]杨和平.桑植民歌传承现状有喜有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7-04(006).
[7]李尚.浅析桑植民歌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少年,2015(23):156.
[8]金平.桑植民歌文化变迁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9]舒达.桑植民歌的音乐特征探析[J].音乐创作,2010(06):173-175.
[10]舒达.论桑植民歌[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16-18.
[11]侯碧云,彭梦麟,谷晓华.桑植民歌的艺术特征[J].艺海,2006(02):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