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初中英语微主题教学

2021-08-23王芸芸

求学·教育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措施立德树人初中英语

王芸芸

摘 要:本文对立德树人在初中英语中的渗透意义进行分析,并对英语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进行分析,包括主题设计、情境设置、课后练习与评价等方面,最后分别从“微情境”“微阅读”“微写作”等方面着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英语教学与品德培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品德涵养,使其在德智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英语;教学措施

在新课改实施后,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用新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尝试开展微主题教学,如将学习重难点汇总讲解,以提高此类知识的得分率。但此举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听课不积极。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对题目似懂非懂,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显著提升。对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实际开发与设计微主题课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立德树人在初中英语中的渗透意义

党的十八大会议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知识,还要引导其如何做人,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突出英语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能够具备正确的是非价值观念,并在德智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目标。当前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往往缺乏毅力与吃苦耐劳的品质,所以在三观树立方面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强立德树人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德智全面发展的下一代。从整体来看,立德树人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教会其如何为人处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

二、初中英语微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一)以教材为基础设计主题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对教学主题有明确的认知,那教师在设计微课内容时,便要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提炼出重难点知识,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设问、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究主题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设计视频字体,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同时,教师还可以在微课中反复呈现主题内容,以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使学生在回忆内容时能够快速想到是课本中哪部分的知识。

(二)利用微课程创建学习情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英语能力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使其具备听说读写看多项技能。在微课程设计时,教师还应以声情并茂的方式为学生创建学习情境,使其在特定情境下学习和感受,从而对句子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学习译林苏教版七年级下册U5 Amazing things 中的Its a UFO时,一些学生对该部分知识非常感兴趣,但因UFO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较少,且学生没有真正接触过,故对此类知识缺乏了解。为使学习方向更加准确,教师可借助微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关图片、在大屏幕上展示UFO信息,以及播放UFO访问地球的短片等,以此加深学生对UFO的理解。在观看完毕后,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一段人类与UFO之间的对话,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导入微课内容

在初中英語教学中,可将微课程应用到导入环节,将学生要学的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呈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频率,利用多媒体呈现微课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实现对知识的扎实记忆。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阅读内容划分为多个部分,再利用短视频展现文章的具体内容,以此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认知与理解,使其真正进入到学习情境中,并能在学习中主动思考,由此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果。在初中阶段,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还要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学生可在多媒体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获得简单的知识后再逐渐延伸。而教师可布置小组合作翻译某篇文章的任务——先以微课的形式展示翻译的基本框架,再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以此打破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三、立德树人下初中英语微主题教学措施

(一)“微情境”营造

情境模拟可帮助学生具象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引导其构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意识,提高社会价值认同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日常情境作为对话内容,引导学生即兴或者有剧本地互动表演。以译林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教师可邀请多名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在情境模拟中让学生了解在受伤时该如何处理,培养其互相帮助的精神品质。这些日常情境的演绎,可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社会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微阅读”教学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属于重要内容之一。译林版教材从八年级开始便有意增加阅读量。所以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能与方法,使其成为具备独立阅读能力之人,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微阅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微技能,从而理清思路,形成整体概念框架,再通过深入分析阅读材料中的细节,激发阅读兴趣。

1.示意图法。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 trip to the zoo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绘制出游览路线图。为节约时间,教师可事先为学生分发打印好的各个景点的图片,再引导学生根据文中内容,将游览路线用箭头串联起来,且在各个箭头上填写时间。通过该图的绘制,学生很快便充分掌握了游览活动。

2.主题句导读法。在阅读文章时,可尝试让学生在每段中寻找一个主题句。该句可将本段的主旨与作者的意图表现出来,同时也是该段的概括句,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要义。对此,在细致阅读文章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略读的方式准确寻找主题句,并让学生以此对文章内容做出推断。

(三)“微写作”训练

一方面,以仿导写。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仿写作文专题活动,如在网络中采集语句,引导学生思考句子的特点与含义,并让他们按照要求进行仿写。例如,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教师要求学生用英语来表达对教师的情感,由此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英文诗歌仿写活动中,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经典作品,如“You like my mum,You gave me confidence”等,以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仿写大赛,最后将仿写后的句子制成卡片送给老师,以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与感恩意识。另一方面,以图创写。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感官体验,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活动的过程,由此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品德培养与知识教学相结合,从“微情境”“微阅读”“微写作”等方面着手,将微主题开发渗透到主题设计、情境设置、课后练习与评价等方面。教师巧妙的引导可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英语水平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培养出德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建辉.立德树人视域下中学全程育人的内涵与策略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9(06).

猜你喜欢

教学措施立德树人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