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探析

2021-08-23刘雨萌

决策探索 2021年1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路径探析

刘雨萌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管理;路径探析

一、国内外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回顾

(一)国外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泛指在教育体系内的社会工作服务实践,英美国家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比较成熟,大体上经历了萌芽与建立、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迁模式等阶段。日本学校社会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背景是当时的日本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等。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嗝嗝老师》等可以看到,很多国家都在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教育者虽没有社会工作者之名,但是在工作中利用的却是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方法。

(二)国内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

香港的学校社会工作包括民间开展、政府推行、整合实施、综合模式四个阶段,在学校设置专门负责青少年各项事务的办事处,帮助问题学生解决个人问题。内地的学校社会工作发展较为缓慢,从理论研究层次来看,分为宏观和微观研究;从实务模式研究来看,分为体制外聘任模式、体制内并存模式和体制内整合模式三种。学者王思斌谈到,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还没有制度化,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负责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学校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二、高校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的了解情况

本研究针对河南省5所高校500名学生展开调查研究,问卷收集情况见下表: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分析

1.所学专业分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的专业分布为:财务管理占10.7%,旅游管理占21.6%,工商管理占7.9%,市场营销占4.2%,会展经济与管理占12.1%,会计占21.4%,社会工作占22.1%,调查结果倾向于文科,明显受到所调研主题的特殊性影响。

2.性别分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分布为:男生占23.43%,女生占76.67%,这个受专业背景影响明显,文科类专业女生偏多是普遍现象。

3.所在年级分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的年级分布为:大一占73.13%,大二占14.76%,大三占8.28%,大四占3.84%,可见参与调研的意向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大一学生刚入学对参与各种活动都比较积极。

4.年龄分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的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占2.22%,18~20岁占79.39%,21~23岁占18.18%,23岁以上占0.2%,可见参与此次调研的学生年龄集中在18~20岁,与年级分布相呼应。

(二)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情况

1.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中听说过社会工作专业课的占43.64%,没听说过的占56.36%,可见社会工作专业近年来逐渐被大家关注到。

2.对所在学校是否有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学生中对所在学校是否有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情况分布为:知道学校设置有社会工作专业的占29.7%,没有设置的占11.92%,不清楚的占58.38%,与22.1%社会工作专业的调查对象了解专业设置的情况基本一致,学生多关注自己的专业情况以及发展趋势。

三、高校学生管理现状分析

(一)环境层面

1.学生刚入学时对新学校环境的适应程度。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能够通过自身调整适应新的学校环境,但是有6.47%的学生一开始完全不适应,还有个别学生过去很长时间仍不适应。学生整体适应性较高,但是也需要及时关注部分适应困难学生,这些学生往往会诱发心理危机。

2.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近90%的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顺利通过考试。但是仍有近12%的学生跟不上节奏,出现挂科甚至放弃的情况。

3.进入大学后与父母的沟通程度。从调查结果看,经常與父母沟通和偶尔沟通的学生占比基本各一半,沟通变少的原因很大部分在于大学是发展自我的阶段,学生自主意识增强。3.43%的学生与父母基本不沟通,可见这部分学生与父母的关系紧张,需要引起注意。

(二)个人层面

1.学生的情绪状态。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也有部分学生产生郁闷、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学生个人状态多是对某种事件产生的应激反应,比如参加比赛、考试等。这时如果学生的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疏导,则会诱发心理问题。

2.进入大学后有过的偏差行为。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但是逃课、夜不归宿、网瘾这几项偏差行为相对明显,这是大学生常见的违规行为,往往也是辅导员平时较多关注的方面,正确的引导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并改正这些错误。

3.个人社交能力评价。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进行人际交往,36.77%的学生认为某些方面需要提高,3.64%的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不强,这部分学生一般相对内向甚至自卑,需要及时得到关注。

四、学校社会工作的具体应用

(一)个案工作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辅导员还是管理人员,每天都在与学生打交道,怎样实现有效沟通,这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学生做咨询其实就是个案工作的最直接体现。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的特色在于通过具体的活动或者游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持续的小组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偏差行为,使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提升。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其实就是小组工作的最直接体现。

(三)社区工作

对于高校而言,社区的概念可以聚焦于学生宿舍、大学校园这类微型社区。辅导员多深入学生宿舍,是与学生建立和谐、信任、友爱师生关系的渠道,及时解决集体性问题,有助于班集体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多研究并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使学生习得自我调节的技巧和方法。

五、学校社会工作“可行性嵌入”模式分析

(一)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的理论并不是一种“纯理论”,而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更多借鉴的是西方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容易运用到的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这些理论有助于分析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找到问题解决对策。

(二)工作原则

社会工作在开展服务时坚持的个别化、接纳、尊重等原则对于学生管理有一定借鉴意义。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不一,首先要意识到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遇到伦理困境时,应该遵循保护生命、差别平等等原则。

(三)工作方法

在此主要探讨教育工作者如何学习和获取相关知识,在高校范围内的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应该利用文化节等节点宣传社会工作,邀请专业学者大家莅校讲学,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组织活动,逐渐从“外嵌式”向“内嵌式”发展。

六、结论与建议

(一)社会工作专业的认知度逐渐提高

近年来随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政策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社会工作的存在以及这个职业给居民带来的便利。通过高校的宣传和努力,越来越多的文科类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报时,会跨专业选择社会工作,比较看重该专业的发展前景。

(二)社会工作可以参与解决高校学生管理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虽然多是针对儿童、青少年行为改变开展服务,但是社会工作的目标正在从着眼于个人发展到推动社会的变迁,是微观到宏观的转变。大学生已成年,但是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新生入学适应、学习行为偏差、违反校规校纪、人际交往障碍等,社会工作可以从小范围的问题学生入手,使学生得到改变,减少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特点针对广大学生开展系列社会工作服务,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三)高校学生对社會工作介入持积极态度

高校社会工作介入学生管理,以学生为中心,有益于学生个人发展,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当然,这需要每一位社会工作者的努力,在专业认同的基础上宣传专业理念,尽可能运用专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管理层看到社会工作的实际成效,以实现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可行性嵌入”。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积极促进我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18(28).

[2]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2011(2).

[3]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从嵌入性发展到融合性发展之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4]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李亮.社会工作介入民办高校学生管理路径初探[J].科技风,2019(34).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路径探析”(2020-ZDJH-4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商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路径探析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大学生人格权的保护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
心理学视角下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路径探析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人性化管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