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城乡养育观念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1-08-23王小源张蕊杨建滢杨婧然

决策探索 2021年14期
关键词:人力资本

王小源 张蕊 杨建滢 杨婧然

【关键词】城乡养育观念差异;人力资本;赫克曼曲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瓶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而人力资本开发的关键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养育观念是指生育后在儿女抚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父母所采取的观念。父母的养育观念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养育观念也随着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力资本的开发与投资的关键点在于儿童早期(学龄前)的智力开发。基于赫克曼曲线所得结论,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点为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教育投资回报最大的是早期和学龄前的智力开发。并且在早期和学龄前教育中,家庭养育观念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教育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方式及行为,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故研究人力资本投资视角下城乡养育观念差异及影响因素对于强化父母合理的早教意识,提高教育产出回报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一)教育对成人生命周期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对美国成人收入进行了回溯性分析,分析受教育程度对于个体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笔者从1994年美国人口普查数据库中提取了美国成人收入数据集。数据集包括职业、年龄、国籍、受教育程度等匿名信息。数据总数为32562个,该数据集具有分类的、连续的特征。根据美国成人收入薪金“>50K”或“≤50K”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发现受教育程度和收入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根据逻辑回归分析、决策树决策预测结果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因素,收入较高的人需要更高的教育水平,需要更多的教育投资。故为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回报率,促进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城乡父母养育观念存在差异

在中国城乡二元制的背景下,城乡父母的养育观念受到当地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等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关于城乡父母的养育观念的差异,相关研究表明,在生育观方面,城乡父母的生育动机存在明显差异。丁运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村父母中,“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生育动机较强,而城市父母的生育动机多表现为情感需求为主。对于男女平等观,目前农村父母普遍遵循“重男轻女”“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存在程度不同的性别偏见。在教育观方面,城乡父母的早教观念存在明显差异,程杨等学者的研究表明,城镇父母更加注重子女幼儿期的发展过程,注重儿童潜能的开发,武金满等学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农村父母忽视幼儿教育,缺乏早期教育的意识;同时,城乡父母对专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城市父母更注重科学的儿童教育观的培养,而农村父母大多依赖长辈经验;城乡父母对沟通重视程度不同,城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较农村父母更频繁。

基于以上研究理论基础,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第一,城乡父母在生育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生育动机、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观上。第二,城鄉父母在教养观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体现在儿童教育观中的早教观、专业培训程度和沟通重视程度上。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养育观的内涵十分丰富,目前学术界对此概念的界定也没有统一。本研究综合前人研究结论的同时结合本研究需要,将养育观从宏观上定义为生育观和教养观的总和。

本文采用周长洪关于生育观的定义,即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对生育现象的认知。本文沿用该定义,并具体研究城乡父母的生育动机、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观。教养观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过程中,在儿童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期望及儿童教育方面所持有的看法和认识。张莉将教养观念分为父母观、儿童发展观、儿童教育观、父母期望观四个方面。本文沿用该分类,并重点关注城乡父母教养观中的儿童教育观中的早教观、沟通重视程度、专业培训程度。

问卷调查对象是西安市农村城市区域1~18岁子女父母,问卷的内容包括家庭基本信息、父母的生育观(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观)及教养观(沟通重视程度、专业培训程度、早教观)。

本次研究共回收线上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47份;回收线下问卷60份,有效问卷53份,共计有效问卷300份。运用SPSS26.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此次调查对象中,162位家长为农村户口,138位家长为城市户口,家长的受教育情况分布较为均匀。

问卷中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观、沟通重视程度、专业培训程度、早教观各部分调查的信度分别为0.783、0.796、0.894、0.832、0.862,均在0.7以上,CITC值均大于0.5,删除题项后Cronbachs α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问卷信度较好。

本研究采用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对21个项目进行因子抽取后,提取5个因子,5个因子累积解释总变异的68.022%,可解释大部分的方差。因子旋转后的题项分配与问卷结构的理论设想相一致,问卷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三、研究结果

(一)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根据户籍和生育意愿等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分析,结果发现,p值皆小于0.005,农村与城市父母在生育意愿、男女平等观、沟通重视程度、专业培训程度、早教观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市户口父母在五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农村户口。这说明城市与农村家长养育观念在生育意愿、沟通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城乡养育观念差异分析

城乡家长的养育观念存在众多差异,主要表现在生育意愿及考虑因素、男女平等观、儿童养育培训接受情况、沟通重视程度与表达方式等方面。

一是城乡父母意愿中的性别偏好与考虑因素存在差异。调查结果表明,参与此次调查的对象中,30%的城市父母、20.4%的农村父母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这说明城乡父母的男女平等观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在逐步减小。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对男女平等观念的大力宣传,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互联网在社会大范围的普及。在生育意愿的考虑因素方面,农村父母主要将“传宗接代”“老年生活有保障”作为生育动机,生育考虑因素主要集中于经济与居住条件上;城镇父母主要将“对孩子的喜爱度”作为生育动机,在生育中不仅考虑经济状况,还会考虑个人精力和个人意愿等因素。

二是城乡父母在早教重视程度、养育知识专业程度、沟通重视程度方面存在差距。调查数据表明,仅有25.9%的农村父母对早教机构有所了解,而较为了解早教机构的城市父母可达32.6%。大多农村父母缺失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规划和执行,早教重视程度低。而城市父母对早教的重视程度高且投入较高,对孩子早期行为干预引导较多,有利于其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三是在接受专业养育培训的程度、父母对沟通重视程度两大方面,农村父母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社会生活条件和各方面的限制,相较于城市父母,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与孩子产生矛盾后主动交流的农村父母仅占21%,而产生矛盾后积极与孩子交流的城市家长可达34%。

四是农村父母对于儿童教育更多依赖于口耳相传的生活经验,而城市父母具备更为丰富专业的育儿知识。仅有16%的农村家长了解育儿知识的相关获取渠道,而较为了解专业育儿知识相关渠道的城市父母却高达32.6%。

四、建议

农村父母文化素质的限制使其在子女养育方面缺乏科学的养育观念。应转变儿童主要靠传统照养的养育观念,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养育行为。对于儿童的早期教育,要提高农村父母的重视程度,引导其加大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的投资。同时,对于养育知识的获取,农村父母不应再偏信口口相传的传统经验,除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外,还要向农村父母普及基本育儿知识,加大乡村教育宣传力度。

针对育儿渠道单一、设施不足的问题,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尤其加大早期教育配套设施投入力度来减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各地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健全配套设施建设,在乡村投资建设早教机构与一般教育机构,进一步强化农村父母早教观念以迎合赫克曼曲线中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规律,加大教育回报率,由此创造更加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大环境,不因农村经济、文化环境条件的制约错过农村人才培养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乌日乐,黄伟,关鹏,等.遼宁省父母生育观念及养育理念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7,34(01):131-134.

[2]王树青,张文新,陈会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02):126-132.

[3]丁运.城乡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

[4]韩晓雨.全面二孩政策下城乡生育观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报告——基于重庆北碚部分城乡居民的调查[J].商,2016(26):58-59.

[5]程杨,吴雪影.0-3岁儿童父母育儿观念和行为的城乡比较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06):143-146.

[6]武金满.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研究[J].学周刊,2014(17):226.

[7]周长洪.生育观念的概念逻辑模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2):5-7+47.

[8]张莉.当前家长教养观念错位现象原因探究[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55-5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人力资本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浅析人力资本出资法律问题
企业培训模式下的投资选择研究
基于CGSS2013调查数据的我国区域间收入不平等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改革研究
企业人力资本会计计量方法的新探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贵州经济发展的研究
浅析人力资本的经济权利与企业剩余分配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