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扩招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8-23雷鹏娄方玉

时代汽车 2021年15期
关键词:高职扩招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雷鹏 娄方玉

摘 要:高职扩招是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以高职汽车类专业2019年扩招为例,在充分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扩招学生的教学模式:線上教学、送课到企业、双导师教学以及实行灵活、严格的评价方式等。以某一教学点部分课程的学习成绩为例进行了教学效果分析,为下一步的扩招教学工作开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高职扩招 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Lei Peng,Lou Fangyu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nrollment expans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aken by the state to relieve employment pressur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ers,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expansion of auto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2019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full academic analysis, extensive research is carried out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the expanded students of this major: online teaching, sending classes to enterprises, dual tutor teaching, and Implement flexible and strict evaluation methods, etc. Taki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some courses at a certain teaching point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hich laid a ric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next step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teaching work.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nrollment expansion, teaching mode, teaching effect

1 高职扩招的意义

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更多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报考就读高职。高职扩招承载着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素质、多元化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任,是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劳动者技术技能,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扩招学生,重返校园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的技术技能,考取相关证书,帮助其到达职业发展更高的一个立足点,为个体的职业生涯与社会的进步创造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高职扩招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充足的具有专业技能水平的高素质技术型工人,从而为我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而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生源结构、年龄结构不同的学生,要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才能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2 扩招生源学情分析

2.1 扩招生源年龄和学历结构分析

高职扩招的四类人员,有不少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这次政府为他们提供了重返校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以我校汽车类专业为例,2019年共计招生四类人员学生235人,绝大部分为本地区汽车行业员工。分析年龄结构(如图1):扩招生源中年龄最大的为48岁,最小为18岁,25岁-29岁人数为81人,占比最多,为35%。分析学历结构:初中学历人数为117,占比50%;中职学历人数为67人,占比28%;高中学历人数为51,占比22%。

扩招学生大部分年龄在30岁以下,他们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较高,但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历则以初中为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较薄弱,所以在设计课程时,应尊重他们的学习经历,充分发挥其优势,合理安排学习方式。

2.2 扩招生源教学意愿调查情况

为了了解扩招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教学模式,在开课前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了调研,参与调研学生人数为166人,占总学生数量的70%。在学习方式上(如图2),52.41%的同学选择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20.48%的同学选择定期到企业联络点学习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到校集中学习,大部分同学比较排斥。

在教师分配问题上(如图3),80.12%的同学选择企业老师和学校老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遴选企业实训指导老师,在工作中完成学生实训课程的讲授,学校老师则完成通识课程和专科课理论知识的教学。

在考试方式上(如图4),通过调研显示,73.49%的同学倾向于线上考试,其次是在企业联络点组织开展考试。

3 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上述学情分析不难发现,扩招生源呈现多元化面貌:年龄差异大、教育背景不同,这些差异最终体现在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和需求也不同。按照傳统的“大锅饭”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要求高质量的教学为前提,面对多元化的生源结构,汽车工程学院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结合、校企双元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行“弹性学制、标准不降”的原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1 开发线上课程

根据前期的调研结果,汽车工程学院将疫情期间积累的线上课程开发经验延伸应用到四类人员教学中,利用“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线上考勤、分组、课堂讨论、布置作业,学生在手机端完成签到、观看教学视频、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测试等。将部分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理论部分通过信息化方式开展(如表1),促进教学在时间、形式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能根据个人情况,灵活地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进度。

3.2 送课到企业

针对扩招生源集中在董公寺、龙坑、新蒲三个教学点的情况,汽车工程学院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联系企业开设授课教学点。统筹利用学生下班、周末等时间,在不影响员工正常工作和占用企业场地的前提下,灵活利用企业的会议室、职工学习场所等开展线下教学,将部分不适合线上教学的内容送到企业,在企业密切的配合下完成教学。

3.3 校企合作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借鉴已有的现代学徒制成功经验,实行“理论+实践”、“学校老师+企业导师”的灵活培养模式。在遴选企业导师时,以企业技术能手、优秀管理者为主,将思政素质放在首位,重点考核企业导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汽车工程学院严格企业导师遴选程序,在3个教学点共计遴选企业导师11名。第一学期完成《汽车构造》、《经济学基础》、《汽车商务礼仪》、《汽车文化与鉴赏》、《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课程5门564学时实训教学工作。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由学校老师完成,将实训教学与考核授权给企业老师,让学生在岗位上提升技能的同时,完成该门课的实训教学内容。

3.4 制定灵活、严格的考评方式

在采取灵活的教学模式的情况下,保证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于建立严格规范的评价标准,严抓学校出口端。基于多样化的扩招生源现状,利用传统的学习+考试的考核方式显然不能直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汽车工程学院对接企业技术岗位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采用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企业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对学员进行打分,作为实训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为了积极推广“1+x”证书制度,制定了技能证书与学分的转换和认定标准,使学生在在岗位上通过技能提升就能够完成专业课程教学,少做无用功,实现课证融通。

4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选取董公寺教学点部分课程,列举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优良率等数据(见表2)。

通过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所有班级均存在部分同学未按时参加考试的情况,且成绩分布不均匀。整体及格率在70%以上,优良率在13%以上,大部分同学能够通过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并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5 结语

本文以高职汽车类专业2019年扩招生源为例,研究和实践了适合本专业、本地区扩招生源的人才培养模式,综合学情分析,精心设计了线上教学、送课到企业、双导师教学以及灵活、严格的评价方式等教学模式,并对某教学点部分课程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实施扩招学生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基金项目:2020年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高职扩招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以汽车工程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20(1-ZZKJ-202001)),主持人:雷鹏。

参考文献:

[1]何波,谭海中.高职扩招背景下多元混合教学模式改革[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2):103-104+88.

[2]薛秋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扩招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07):72-73.

[3]王姣,李春平,王桂娟.高职扩招背景下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0,29(06):40-44.

[4]祁顺彬,陈扬,李永红,杜成仁.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多元教学模式[J].高教学刊,2021(02):108-111+115.

[5]梁赞,吕春丽.高职汽车专业扩招生源分类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0):179-180.

猜你喜欢

高职扩招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从政策杠杆到关系嵌入:对高职扩招的初步分析
推进高职扩招的几个关键着力点
中高职专业衔接的问题分析及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提质”一样都不能少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