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2021-08-23蒋小武
蒋小武
摘 要:现代学徒制育人改革最重要的工作是现代学徒制下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展开了对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指出当前情况下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从多方面来促进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课程体系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of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Based 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Jiang Xiaowu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education reform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launched a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moted the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from many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is to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teaching, and then improves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modern apprenticeship, electr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1 引言
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对原有的课程组成部分重新组合,并根据相应的岗位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构建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也就是说将所学内容真正的用在专业上,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正能体会“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课程体系改革有所建树,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以及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 现代学徒制的特点
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企业中以老带新的学徒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相结合,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现代学徒制度的核心是校企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同时为培养适合岗位的专业型人才,制定合作方略,如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教育资源各自分工、共同培养,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这种方式有利于彼此克服在培养新人中的教育瓶颈。其次对于学校来说,现代学徒制度下需要重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快的适应学徒的角色,教师设计教学内容会把岗位工作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中的理论核心。教学中的“职业性”无形中被扩大了。再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校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教学方式需要改善。最后,学徒制下学生既是职员又是学生,教师也是师傅,双师资培育模式学生既可以取得与能力相适应的学历,也能传承技术,与传统学徒制相比,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习者。
3 现代学徒制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3.1 职业性强
学徒制模式出现之初就是为了传承技能,同样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也是为了培养新入职人员的职业能力。只不过新时代学徒之下职业能力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如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职业性向更高层面拓展,表现在工作实践中就是学生要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思想,能灵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员不仅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自主学习能力强。所以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要对接新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要着眼于职业发展前景,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 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要采用“双标”的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机制能有效激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性。现代学徒制下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评价主体和课程体系都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采用一个标准评价来综合评价。因此在教学探索中应该按照教学价值的变化,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学校理论学习中一般采用定量为主,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企业学徒制模式下,应参考企业用工的评价指标、行业技术标准及学校毕业标准综合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在评价方式上一般以定性为主,结合其他评价方法。
3.3 教学注重互动性鼓励创新探索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空间、内容被拓展,学校和课堂不是唯一实施教学的环境,企业和社会成为学生接受更多知识的第二教学空间。雖然教学情景发生了改变,教学主要内容由理论向实践应用过渡,学生的角色也转变为学徒,但是教学核心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没有转变。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训练必须注重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进行创新探索。
4 当前高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4.1 课程开发与岗位需求不匹配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优点是就业面广、岗位繁多。也恰恰是这些优点导致高校无法制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能只针对某一个岗位或者每一个岗位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导致高校课程的设置不能具体到每一节课程的设置上,同样的也不能有侧重点的去进行授课。在高职院校授课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专业的院校毕业,直接在学校教课,对于实际工作中所进行的工作流程不甚了解,从而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传授;另外还有一些校外聘请的教师,由于脱离社会工作时间较久,对现场实际的工作内容或者工作流程有所遗忘,导致高校所进行的课程无法与实际工作完全结合。
4.2 课程内容落后不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从课程内容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课程是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也是依据学科的逻辑来进行,完全忽略各科内容的相互联系,同时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也完全忽略。对于学习任务的开发,围绕的是某一知识点的教授,与实际工作内容毫无联系,以致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对于岗位工作也不能很好的适应。
4.3 忽略课程体系整合,理实教学内容相脱节
从课程体系来看,一些高校采用的是“三段式”课程,顾名思义,在一年级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二年级、三年级分别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只能单纯的依靠记忆,对实际工作中的内容毫无可知,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对于具体实际时,由于理论知识掌握不佳,在进行实践时缺乏理论知识作为指导,导致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
5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5.1 构建双师制教学队伍
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专业的指导队伍,由其全程参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专业的指导队伍需要由专业的教师、企业的专家(必须是用人单位的专家)以及学校的专家组成。高校教师要深入一线,对企业的岗位要求、职业能力、实践技术等内容进行详细调查,结合调查内容确定现代学徒制下技术人才的培养方案。此外,学校要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对一线生产模式有详细了解,以此来保证落实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深入一线调查学习等形式,使教师们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要求。
5.2 组织专家团队整合课程体系
校企联合要以工作任务为主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需求,由企业专家全程参与课程的开发、研究与具体实施。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以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为依据,并根据国家相应的维修电工职业标准来加以确定。课程内容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仅要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节课的学习,也要以工作内容为主导来组织学生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摒弃传统教学的不足,以新的课程体系为指导,坚持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以此来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整合课程体系需要职教专家、合作企业专家组、专业教师组成考察委员会,制定整合措施要考虑综合意见。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前途,也关系到一批年轻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所以委员会不仅要参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开发,课程建设、确定人才培养方案,而且要参与协调、评估人才培养实施的综合结果的全过程。
5.3 校企紧密合作,精准对接岗位需求
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并以崗位的需求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一定要理论与实际交替进行。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要注重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化以及相应的岗位认知。通过短暂的体验,使学生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初步认识,以及学习专业人员身上所特有的精神。对于二年级、三年级的学生,安排一定时间的实习工作,在相应的岗位挑选专业的人员进行“一带一”的具体工作学习,从观察专业人员具体工作开始,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白具体的工作内容、操作方法以及工作技巧,之后由专业的人员指导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岗位转换,实习结束,由每一位指导过的专业人员给学生做具体评价。
加强定岗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有专业师傅统一分组,让学生完全融入企业生产之中,对于简单的工作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对于复杂的工作,先由学生讲述工作步骤和要点由师傅具体指导后进行,促使学生快速提升。同时将职业素养融入其中,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
5.4 拓展课程资源要注意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我们日常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中有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目标是显形课程体系。与之相对的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对于学生成长素质提升有帮助的、间接的、隐含的课程内容。隐性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互动中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影响等方面,教学个体之间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育方式。学生在学校期间教师会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同样学徒在企业中也会被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职业道德影响,这些潜在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下逐渐成为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6 结语
构建现代学徒制下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要分析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及现代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规律,总结现阶段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为构建现代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关系到他们未来职业发展。所以要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及职业教育专家的综合意见,通过科学严谨的考察审核程序重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红军.基于现代学徒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