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科研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

2021-08-23于甜

今日财富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

于甜

本文以某一科研单位为例,通过分析该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科研单位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一些思考和看法,力求使得科研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和提升。

近几年来,不少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都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也逐渐多层次和多元化发展。经费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国家对于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方法,因此当下大部分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并没有跟上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在科研预算管理中預算编制时间段,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约束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因此如何破解当下科研单位经费预算管理困局,优化科研单位的资源配置,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目前科研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下,不少科研单位的预算管理都存在不少问题,预算编制与管理缺乏科学性体现在预算编制时间段,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同时科研单位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中规范性缺乏,对于预算执行的不重视,使得其管理和执行都流于形式。

(一)预算编制时间短

现目前不少科研单位的预算编制通常是集中在年底仓促完成,草草编制,没有对整体进行周密的考虑,缺乏对于未来的预算支出的反复验算和思考,在以后的操作中,往往会发现这种潦草编制的预算方案的实际操作性与现实情况偏离,并不能起到对于科研单位实际支出管理的指导意义。

(二)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

科研经费的编制是一项专业且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去论证编制的合理性,但目前大部分科研单位的经费预算编制仅仅综合今年与去年的支出,不少单位新一年的预算编制计划仅仅是在去年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改。不仅如此,科研单位人员大都不熟悉财务知识,科研项目的申报时间往往又十分紧迫,这就导致预算编制仅仅依靠课题负责人的经验和估计,这也导致了科研收支的十分随意和草率。

(三)科研经费预算控制难度大

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众多且不少项目经费数额十分庞大。往往只能选取研究课题中的重点开支项目进行估计和控制,无法对所有项目开支进行预估。并且有些重大课题的项目周期经常跨越两三年之久,造成财务预算控制上的时间难度增加。不少军工科研单位的研究项目技术含量高,项目生产数量少,同时研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技术指标多变,使得预算方案确定难度大,很难一次准确完成,往往需要经常进行调整。此外,军工科研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导致项目经常出现不可预见因素,使得项目经费预算精确度不高。

(四)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约束力

不少科研单位的预算控制仅仅浮于表面,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客观公正的科研绩效,使得不少项目负责人往往要求财务去配合自己的项目预算编制,以求的我顺利结题验收,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得科研经费预算流于形式,缺少控制力和约束力,甚至还有大量的科研项目不结账,结余经费由项目负责人自由支配,成为项目负责人的“私人口袋”。

(五)定额基础不完善

由于科研事业单位承担的项目任务在研发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不确定因素,造成了科研单位中定额基础工作薄弱。尤其是对于科研和系统化及装备研究项目,因为其项目性质导致实施定额管理十分困难,面对小批量生产的装备项目而言,也对实施定额管理带来非常多的挑战。

二、关于科研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若干思考

基于上述科研单位中存在的预算编制和执行问题,本文对于如何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提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

提高预算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对于科研单位的持续良好运作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首先,在每年科研单位制定的年度目标下,须确保整体语段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贯彻性。因此推行科研经费预算模板,规范预算编制是确保预算项目的精准性和规范性的重要保障。对科研课题中申请的通用开支明细,材料费,试验费、能源费等都需要结合目前市场价格,测算开支标准中的数量和金额,单独列示,进而去确保编制预算科学的合理可行。尤其是涉及到政府采购时,就要严格落实国家对于采购的标准和要求;涉及劳务费用时,要充分考虑人员在完成科研任务时的可行性,合理编制参与人员数量;涉及到重大设备需要采购时,就更应综合考虑单位目前的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避免出现重复购置甚至出现闲置的浪费现象;涉及对外投资或合作投资时,要严格审核合作单位ID自制,严格透明招标过程,确保科研项目实施的公正性。

(二)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

若要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机制,则必须要加强监督力度。加强监督对于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有效保障预算控制责任的落实情况,可以借助于涉及到预算管理的每个主体,明确细化其职责和义务,落实到每个部分及个人,同时建立相对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对于落实完成既定目标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同时也要对没有完成既定目标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

(三)推动预算信息公开透明

因为科研项目具有种类繁多、项目周期跨度长等特点,所以设置专职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设置专职岗位人员,负责协助指导项目负责人进行预算编制计划的编写,对于已经在进行中的项目,对其提供具体的项目经费分配申报,预算执行进度通知,经费使用情况的定时公开等工作。同时对于非涉密的项目信息要进行公开和建立回访制度,通过科研单位信息公开网站,在科研单位内部组织专门的项目回访检查组,对于项目的预算批复,预算申报,经费支出和资产购置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回访复查。定期公开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情况,不仅能够督促项目人员积极完成各项项目进度,同时也便于单位了解每个科研项目的执行进度和情况,及时的发现解决问题,确保科研项目顺利完成。实行科研经费审计波高公开透明,对于不合规的情况立即责令进行改进,并且公开处理结果,全面提升预算编制工作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猜你喜欢

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科研经费
医院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应用探讨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浅谈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
利用知识管理提高科研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实践研究
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探讨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
这些研究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