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影响

2021-08-23杜建秀

今日财富 2021年24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贷款部门

杜建秀

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有企业由国家统一调配,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资金往来,盈利或亏损都由国家承担,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已经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国有企业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国有企业现采用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盈利或亏损都由企业负责,国家不再掌握国有企业的经营权,并经历了初步探索、制度创新和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合理化,治理结构逐渐全面化,而无论国有企业获得了多少成就,都离不开金融发展。金融行业的发展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国有企业通过融资、吸引投资、民间借贷、金融机构借贷为自身改革提供了充沛的资金,这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势必要对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进行整改,也就意味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而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国有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变的更为灵活和多样,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并依据现状论述金融发展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的影响。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

(一)采取了分类改革方式

我国国有企业主要对企业制度、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治理结构进行改革。原有的企业制度过于落后,并未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进行明确,只是对国家层面的法律规定进行重复说明,对企业发展目标、内部资源的处理方式、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企业员工的运行机制等方面并未明确规定,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方式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国家审批,但随着经济模式的不断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改为自负盈亏,当企业的资金流出现断裂时,不再需要国家进行拨款,而是通过金融借贷、吸引投资、融资等方式获取充足的资金,从而帮助企业度过困难。组织机构是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和信息传递的一个系统,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各个部门是相互独立的,由国家统一分配任务,但改革后的各个部门在相互独立的基础上,也进行相互联系,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当生产部门接到生产任务后,会根据派工单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后的产品运输到销售部门,销售部门将订单需求反馈给生产部门,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部门的生产需求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是随时进行的,并且是循环往复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指在改革后,企业高层所形成的发布生产决策的权力机关,例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等。

(二)促进了国有企业结构调整

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对国有企业结构进行了重点调整,从原有的各个管理部门逐步形成统一的规范化处理,完善了企业的基础部门,例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经营预算部门等,使国有企业的基础部门实现业务独立,工作内容互不干扰,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传达的决策进行统一执行,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除基础部门外,国有企业还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审计部门、审计委员会、股东大会等治理机构,这些治理机构的存在,提高了国有企业决策的有用性。这些部门的存在,是为了约束企业所有者、企业管理者、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实施的管理决定,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制约发展的关系,企业发生的重大变化都会通过这些部门的公平投票进行决定,包括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实行的绩效激励制度、重大经营决策等。在这个过程中,国有企业通过金融行业所获取的一些资产或是保障都会通过这些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例如企业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融资或投资、企业是否可以通过金融行业进行贷款、企业是否需要为资产或经营行为购买金融保险,简单来说,这些部门所进行的任何一項行为都是为了企业拥有更好的发展。

(三)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得以改善

在1978年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经营权是归政府所有的,任何经济活动的进行以及各项制度的制定都是由政府制定,企业进行实施,国家政府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企业是国家政府的下设部门。与此同时,政府向企业提供经营资金,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企业获取的利润归政府所有,由政府进行支配。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革,企业根据现代化的发展思想制定了管理制度,国有企业产权进行了转让,不再由政府控制,而且实行独立法人的制度,企业实行自负盈亏,不再由政府拨付营运资金,当国有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时,由企业自身向金融机构贷款,寻求金融服务。相比较改革开放前的管理模式来说,由于金融行业的发展,国有企业得到了充足的流动资金,解决了企业很多的金融问题,同时为企业带来了多种经营方式,改善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除经营关系改善外,公共管理职能也得到了改善。政府不再为国有企业提供人才,而且由国有企业通过公开测试招聘相关人员,避免了政企人员的混用。就监管关系来说,政府对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监管关系,但已不是通过实施经营进行监管,而是通过采取和其他企业相同的方式进行监管,防止国有企业出现问题。

(四)促进了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机器设备、管理制度可以在不断的发展中循环使用,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共计包含五个内涵,即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高效发展和多维发展,共计包含三大主要内容,即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国有企业的经济投入符合企业进行持续经营的目标,而不是通过高投入获取低收益,国有企业通过经济型消费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金融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和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相匹配,通过资金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指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废料、废气、废水不能随意排放,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不能违背保护环境的目标。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企业活动的公平与公正,是以保护企业人员的合法利益为基础,使社会形成稳定健康的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国有企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发展具有重要联系,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业务的出现应当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为目标,是为了促进整合社会的经济进步,而不是单纯的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因此国有企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同性。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贷款部门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旧信封
俄气从中国银行获得20亿欧元贷款
长白山农商银行一季度贷款实现开门红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
你会贷款出国留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