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021-08-23刘加庚钱广书樊兆德
刘加庚 钱广书 樊兆德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自古以来,国人始终将修心立德放在做人首位。弘扬传统美德,是在青少年学生中厚植“大爱大德大情怀”的重要一环。传统美德资源必须进行现代性创造与转化、真正熔铸在现代德育活动中,才能有效、充分地发挥作用。在具体实施中,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共进。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弘扬和现代转化课题研究,探索构建、完善三方协同的育人机制,不断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走深走实,富有成效。
续脉接链,推进教育者思想认识再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传统美德教育重视不够、认知不深,或存在偏差与误解,甚或因为传统道德观念中存在糟粕和不合时宜的东西就对其全盘否定,导致传统美德教育的弱化与缺失。在思想认识上,对传统美德教育进行续脉接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山东省济宁市地处孔孟之乡,儒家文化底蕴深厚,在传统美德续脉接链的思想提升工作中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自当勇立潮头、开拓创新。截至目前,济宁市已经构建起三项工作机制——
一是坚持“抓校长、校长抓”工作机制。济宁市教育局先后安排1600多名校长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国学经典教育高端培训和国际儒学联合会举办的海峡两岸“读论语教论语”师资培训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在校长的带动下,各校稳步推进传统美德教育,重视程度、实施力度均有了很大提高。
二是坚持教师“美德、师德共生共进”机制。将传统文化、传统美德融入班主任培训、师德学习等日常工作,闭环管理,以教师个人素养的提升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实施力度。如每年假期,积极开展教师读抄品《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活动,让教师在品读经典中修身立德、涵养师德。
三是实施“一校一导师”制度。为了加强国学经典教育,形成工作网络,济宁市要求每所中小学确定一名热爱并有志于推广国学教育的骨干教师作为国学导师。济宁市为了提高国学导师的国学素养,连续举办了11期国学导师培训班,参加培训的老师超6000人次。为每所中小学配备1—2名国学教育骨干;这些国学导师定期举办国学讲堂,组织传统美德讲座。
总的来说,以上三项机制解决了教育者们对传统美德教育的思想认识问题,树立起了主战场意识、主人翁意识,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弘扬的“工作链条”因此得以贯通、运行。
淘金铸器,转化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中能用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实践的思想资源极为丰富,也具有极强的再生力,能够与不断变化的现实高度结合。不过,令人忧心的是,虽然国家大力倡导要坚定树立文化自信,专家学者经典再阐释的数量与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将深刻的道德理念转化成适宜在基础教育推广普及的成果还非常稀缺,传统美德思想资源的转化与整合工作任重道远。淘金铸器,将传统美德教育资源以最优化的方式灌注教育各环节,通过革新教育教学模式,为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提供便利,是济宁市教育系统着力推进的工作。
一是转化学习资源,编制教材读本。市级层面,组织全市优秀专家学者和专业教师精心编写了《走近孔孟》系列丛书(共8册)。同时,鼓励各县区学校编制传统美德校本教材,汇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在众多国学经典中,整合挑选适合各年龄阶段的内容,进行通俗化、故事化创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为教育活动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体系。目前,国际儒学联合会与济宁市教科院正合作组织按年级编写“孝礼勤诚耻忠信义宽廉”十德教材。
二是优化地域资源,打造研学基地。济宁具有丰富的儒学资源和内含儒学精髓的红色革命资源,为青少年回归历史现场、体验美德养成的氛围环境提供了支撑。目前,全市确立了40余处研学旅行基地,培育建设了81所省市级传统文化体验教育实验学校,打造推出了以开展经典诵读、祭拜先师孔子为主的孔子研学游品牌和以探寻英雄故里、缅怀革命先烈为主的革命文化研学游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是挖掘课程资源,做好学科德育渗透。课堂教育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渠道,学科教学是传统美德融入学生心灵的主平台。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将这些教学现象进行理论提升,将教学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再反哺教学,二者形成良性互动,深化了传统美德教育的效果。
通过以上三项工作的推进,师生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时,有了读物、有了场所、有了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什么”的问题。
铺路搭桥,拓展实施途径与渠道
在德育一体化格局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协同共进。在拓宽学校教育途径的基础上,对这三方教育力量再整合,沟通课堂内外,使其统一在整体目标之下并保持“同频共振”,是传统美德教育真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的重要保证。
一是学校启蒙与习得,让传统美德以新的形式重回课堂。首先,根据学生生理认知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设定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一练一得的体系化目标,以利于分层教学,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提供空间。其次,教育方法上注重实效性。根据教育目标设置活动主题,实现学科渗透、情景模拟、研学实践、活动促进、比赛带动有机融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实现全过程监测。最后,探索德育实践的新形式。如通过编排美德故事剧、编唱美德歌曲、拍摄身边的美德故事网络小视频等方式,来增强教育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二是家庭承接与训练。首先,凝聚育人共识。学校传统美德教育主动延伸对接学生家庭,提高家庭美德教育指导水平,推动美德教育深化延续,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平台,实现孩子入学、家长入校,内外沟通,教育目标一致,家校良性互动,构建以家长为主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模式。其次,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实效。通过把班级家长会改为家长沙龙、办家庭教育小报、设定教育活动开放日等方式,提高家长参与传统美德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研究制定《家庭美德教育的指导手册》,使家庭教育指导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是社会完善与巩固。社会教育的实现,最终需要以家庭教育为主要途径。我们尝试“走进来、带出去”,定期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借助家委会平台,合理利用家长、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如参与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家庭、走访看望孤寡老人等活动。家校合作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运行机制,提升了育人效能。
总之,通过以上努力,传统美德教育的路径得以拓宽,合作共育效能得到了显著提高,解决了“传统美德教育怎样抓”的问题,实现了“学校习得,家庭练习,社会巩固”的共育模式,提升了育人效果。
筑峰拓田,强化典型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传统美德教育同样需要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工作中,我们注意发掘弘扬传承中华美德的典型,深耕美德育人的实验田、示范园,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精心构筑儒家传统文化推广新高地。
一是创建一批国学经典联盟校。先后遴选200所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学校加入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定期开展活动,实现动态管理。实践证明,这批联盟校成了济宁市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窗口和样板。
二是打造国学经典教育“一圈一带”。“一圈”即以孔子的出生地尼山为中心,将周边三个县市的三个乡镇20多所学校打造成济宁市儒家文化推广新高地。“一带”即以曲阜、邹城、泗水为代表打造孔孟文化传承体验基地;以嘉祥、鱼台为代表打造孝文化传承体验基地;以金乡为代表打造国粹文化传承体验基地,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传统美德教育工作带。
新时代为我们更好地实践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供了契机与政策支持。在各种便利条件下,我们将继续通过学校带动、家校联动、家校社三位一体互动,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能的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体制机制,从而促进学生优秀品格铸就与时代新人培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加庚系济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济宁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钱广书系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校长;樊兆德系济宁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员)
责任编辑: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