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肠道菌群有益预防慢性腹泻

2021-08-23钱琦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过路菌群机体

钱琦

肠道固有菌以共生的形式定居于人体肠道,形成一个天然防御屏障,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如果机体内外环境变化,使肠正常菌群的生理组合遭到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称之为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但此往往易被忽视。人类刚出生时,体内无菌。但在出生2~4个小时后,就会有微生物进入身体定居繁殖。在人体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皮肤、口腔、鼻腔、咽喉腔、眼结膜、肠道及尿道等部位,都有它们的身影。

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微生物大部分都生活在肠道里,其中的大多数就是细菌。据估计,在人的肠道中栖息着大约500余种、约1 014个细菌群。有科学家曾开玩笑地说:“我们身上有个细菌动物园!”

人体与菌群的“相互依存”

常驻菌,也称原籍菌群,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适应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相对固定的细菌菌群。它们有规律地定居于身体一些特定部位,如链球菌主要在咽喉部,而大肠杆菌就定居于肠道。“常驻菌”群不同种类之间,与寄生的人体之间,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实际上,常驻菌就是我们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和肠道细菌是共生的,离开它们,我们很难维持正常的营养、免疫、消化等功能。

细菌寄生在我们的肠道内,利用我们摄取的食物中的某些物质,以及消化道分泌的各种成分作为营养,进行新陈代谢,而某些細菌的代谢产物,恰好就是我们人类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比如,不能被我们人类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是肠道细菌的好“食物”,细菌“吃进”了膳食纤维,将其酵解,产生出供自己生命所需的能源;而肠道细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及丁酸等)又对我们人体极为有用,它们可以“抑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所以,胆固醇高者,要多食膳食纤维。再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的代谢产物,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K、烟酸、泛酸、叶酸等。有的肠道细菌能合成天门冬氨酸、丙氨酸;还有的细菌可以帮助降解乳糖,缓解机体的“乳糖不耐症”等。

肠道菌群还能和肠黏膜共同构成一道保护屏障,阻止有害细菌、病毒和食物抗原等的入侵;并刺激肠道的免疫器官发挥更强的免疫功能。有的还可通过其优势生长,竞争性地消耗潜在致病菌的营养素,让致病菌难以存活或发挥作用。有的还可以帮助防止肠炎的发生。为什么那些发生溃疡性结肠炎的人群,需要补充益生菌?就是因为益生菌能保持肠道微环境的正常秩序,以防止肠炎的发生。

人体内除了有正常菌群外,还有一些“过路菌”群,又称“外籍菌”群,它们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人体)其他地方,在宿主身体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多数情况下,人体内的“原籍菌”和“外籍菌”会“和平共处”。原因是,菌群之间存在生态平衡关系,它们之间有一条特殊的生物链,正常菌群通过产生细菌素、抗生素和其代谢产物,以及争夺营养、空间以阻止过路菌群入侵,保持自身体系的稳定性(和平共处),这样我们人类就不会生病。但是,如果正常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导致我们生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腹泻。

肠道菌群失调的形成

有一种情况是“细菌感染”,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吃了不洁食物,拉肚子”了。细菌,尤其是致病菌,在适宜的温度下,再有得当的培养基(食物),它们就可大肆生长,造成食物中细菌成千倍、成万倍地增多。如果我们进食了这样的食物,就使得进入肠道的“过路菌”数量远远地超过了“常驻菌”,这样就打破了原来菌群间的平衡。这些过路菌得势后,通过侵袭肠道黏膜、释放细菌毒素使机体的体温升高、消化道水的渗出增多,从而导致腹泻。例如:常见的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就是这类细菌。沙门氏菌主要在畜肉、禽肉、蛋类、奶类等食品中生长,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在海产品、凉拌菜中增殖,且主要的增殖时间为夏、秋两季。尤其是小满过后,机体出汗增多,肠道的黏液分泌减少,使正常细菌生存艰难,加之饮食不当,加剧了肠道正常细菌生存的难度,如果再吃了不洁食物,就更容易引起腹泻。

有时食用了冷藏于冰箱中的食物,也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造成呕吐、腹泻,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有些细菌在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繁殖。比如,4℃冰箱内,李斯特菌能缓慢地生长,释放毒素,故食用冰箱冷存的食物(尤其是乳制品、肉制品),如果吃以前没有彻底加热,也可致食物中毒。

空调吹得肚子着凉了,多吃了冷饮等冰凉食物,也会造成腹泻,原因是肠道的微环境发生了改变。肠道的“常驻菌”群在生长时,还需要利用肠黏膜分泌的黏液作为能源与碳源。当机体着凉或贪吃了凉的食物(如冷饮)后,使肠道血管痉挛或收缩,肠道分泌的黏液减少,正常细菌赖以生存的能源与碳源也随之减少,造成生殖降低,拮抗与竞争力减弱,抑制不了过路菌的增殖,过路菌便会借机大兴风浪,导致机体出现异常,产生腹泻。例如:有些旅游者因气候和环境的改变,从旅游区摄取的水和食物不适应自身体内正常细菌繁殖的需要,也会发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俗称:水土不服。

研究人员发现,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大多数敏感菌和正常菌群被抑制或杀灭,使肠道出现了无菌状态,此时如有过路菌经过,这些菌就成了肠道内的主要菌,它们产生的肠黏膜侵袭作用、产生的毒素,就会诱发腹泻。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腹泻,或原有腹泻加重,极有可能出现了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下,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

肠道的正常菌群失调后,最直接的就是补充有益菌。在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一些含乳酸菌、双歧杆菌的酸奶、奶酪等,也可适当饮用一些益生菌饮料。一般来说,细菌按照对数分裂的速度进行繁殖,每15~20分钟一个细菌便可一分为二,如果一开始有1个细菌,12小时后就会有515亿个细菌……再则,进食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这样可以为常驻菌提供充足的能量与生长物质,有利其繁殖。这类食物有:大麦、燕麦、豆类(整粒)、胡萝卜、苹果、柑橘等。

如果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需立即停用原抗生素,及时就医。

(编辑 凤池)

猜你喜欢

过路菌群机体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勤奋的民族
三月雨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不当过路神仙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探究